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调查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对于内部控制设计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规范性研究;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要素构成、目标与功能定位、控制效果、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专门分析了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为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序言

内部控制是古老而又年轻的研究课题。说其古老,因其几乎伴随私有财产的产生而产生;说其年轻,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内部控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与特征。理论与实务界对其基本内涵与整体框架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从理论角度讲,内部控制是基于什么原因产生与发展的,尤其是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系统,其控制主体与客体及其层次结构如何,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应运用何种方式实现这种目标,如何构建内部控制的运行机制等,这些问题的研究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致使在实践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约束与激励的功能作用。

巴林银行作为一家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英国著名银行,经过近200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财力,但1995年2月26日,尼克·利森参与日经指数期货交易,违章逃避内部控制,导致该行4亿英镑的巨额亏损,最终被迫宣布破产,引起世界金融界的极大震惊。

巴林银行的倒闭直接原因是尼克·利森越权进行日经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导致失败,但根本原因是巴林银行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1995年7月18日,英国银行监督理事会经过五个月的调查得出结论:巴林银行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的管理失控及其他最基本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失灵”。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会计造假似有愈演愈烈之势。琼民源粉饰会计报表的严重作假行为,制造了一个“中国股市的大骗局”,给众多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渤海事件”、“东北药事件”、“红光事件”等又何尝不是造成了这样类似的恶劣后果?尤其是震惊整个社会的银广夏案件,使得虚假会计信息成为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财政部从1999年起每年对全国不同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进行抽查表明,会计信息失真大有逐渐加重之势,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忧。在美国,几个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也接连曝光,从安然到世通,从施乐到默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给社会造成极大震动。

会计造假案件的产生固然缘于多种原因,但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恐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注意在其年报中披露有关内部控制信息,其内容包括某一环节或事项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情况、监事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结果、董事会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说明等,有的上市公司公布年报后专门发布了有关说明。

内部控制在监督上述舞弊问题中可发挥其重要作用,这是微观层面上的;从宏观层面上讲,内部控制是两权分离后基于所有者对经管者、经管者上层对下层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作为所有者对经管者、经管者上层对下层进行监督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属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人员缺乏自主权,会计人员因其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决定了内部控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下,公司作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经济组织,内部控制的目的拓展至保证公司政策的贯彻和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上。公司经营管理的形式与内容包括很多,但归根到底是通过价值链管理的形式实现价值最大化。内部控制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约束与激励的角色,成为公司价值链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内部控制应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角度与价值链管理角度进行,分析其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等,而不应局限于公司日常管理角度。内部控制是我国当前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进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保证,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我们应突破现有内部控制研究的局限,科学设计内部控制系统,并构建其有效运行机制。

本书在提出问题后,首先回顾内部控制的形成过程,阐述内部控制的功能作用,探讨了内部控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动因。只有明确内部控制是基于怎样的历史原因与内在需要产生与发展的,才能找出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理论依据。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与客体、控制目标、控制方式等内容的设计与运行机制的构建,正是从内部控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动因这一逻辑起点展开的,并由此形成逻辑主线,这一主线就是由符合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特定控制主体运用合理有效的控制方式实现控制目标,围绕这一主线构成了内部控制系统设计与有效运行的整体结构。无论是切入点,还是其逻辑主线以及立体结构,都将控制目标作为核心内容来论述。内部控制目标的根本内核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主要是所有者财产价值最大化。所有者财产价值最大化是整体概念,它涉及所有者的多个性与经管者的多层性,存在所有者与经管者内部以及所有者与经管者之间为共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链条关系。所以,本书在讨论控制目标及作为一种控制方式的目标控制等问题时运用了价值链管理理论。价值链管理理论既强调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也强调内部控制各环节或要素作为链条上的内容而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

在上述研究思路下,本书确定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调查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对于内部控制设计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规范性研究;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要素构成、目标与功能定位、控制效果、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专门分析了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研究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与客体、控制目标、控制方式等内容的具体设计,以及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的构建时运用了相应的实证调查结果与结论。另外,还运用了比较法,在讨论公司法人治理中的约束与激励功能,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问题时,介绍了国外情况和信息,进行了有关问题的比较分析,为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本书的完成,得到我的导师阎达五教授和耿建新教授的诸多点拨与指导,在此,深表敬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乃至错误,恳请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赵保卿  

2005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保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849099
开本 32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