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追望大道--陈望道画传/上海现代文化名人画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照片加叙事文字结合的方式,记录了陈望道先生平凡而又辉煌的一生,从读四书五经,练武当功夫,到成为上海地方党组织的第一任书记,再到成为复旦学园里普普通能的一个园丁,陈先生都兢兢业业,克勤克俭,以一位共产主义者的要求去要求自己。

目录

序章望道路

第一章求道

l 故居坐落在山村/8

2 父亲的开明和母亲的仁爱/11

3 读四书五经,练武当功夫/13

4 从绣湖书院到之江大学/14

5 东渡扶桑/16

第二章播道

6“五四”钱江潮/20

7 翻译《共产党宣言》/24

8 编辑《新青年))/27

9 在“开天辟地”的日子里 /29

10 上海地方党组织的第一任书记/3l

11 春天的快乐/35

第三章履道

12 学术多面手,古今中外法/40

13 白话作文法的第一部/43

14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者/44

15 站在鲁迅一边为新文艺而战/47

16 “大众语”论战/49

17 《太白》:灿烂的星光/51

18 发动文法革新,提倡功能学说/53

19 “孤岛”上的“中国语文展览会”/56

20 “普通话”定义的推敲与斟酌/58

21 高校中最早成立的语言研究中心/60

22 接任《辞海))总主编/62

23 生命不息,攀登不止/63

第四章师道

24 在上海大学/66

25 出任中华艺术大学校长/68

26 桂林山水间的新文化波澜/70

27 “上海的抗大”/73

28 嘉陵江畔风和雨/75

29 “记者之师”/78

30 不教学生做绵羊,要教他们做猴子/83

31 驱走黑暗,争取光明/86  …

32 倡导新的学风和校风/88

33 复旦园里一园丁/92

第五章存道

34 大家都称他“望老”/l

35 “我信仰马克思主义”

36 秋天的喜悦/110

37 深情怀念周恩来/112

38 在党旗下安息/115

39 典型永存/l18

试读章节

在大众语的论战中,鲁迅十分支持陈望道。陈望道也常同鲁迅联系,并且商量着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建立一个实践大众语的阵地,要建立一 个跟林语堂们提倡"幽默"、"性灵"的"闲适文学"相抗的文艺阵地。

1934年9月,陈望道在鲁迅的支持下,创办了《太白》半月刊。为什么叫"太白"呢?这是陈望道提出来与鲁迅商量后命名的。意思是--

其一,"太白"的"太"有"极"、"至"之意,"白"即"白话",合 起来就是:极白、至白的白话,即比白话还要白,旨在提倡大众语;

其二,"太白"两字笔画简单明了,合起来不满十画,易识易写,便于杂志的普及;

其三,是更深层的含义,即为"启明星"。我国传统上把天亮前后出 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称作"启明",又叫"太白"。寓指当时处在黎明前的 黑暗之中,意在鼓励人们为迎接胜利的曙光而努力。P51

陈望道办学冶校有一个鲜明的理念和态度,那就是:把关心人、爱护 人、培养人放在第一位。他真诚地奉行"尊师爱生"之道:他尊重关心复 旦的每一位老师,他爱护关心复旦的每一名学生。办好大学,充分发挥专 家学者尤其是名家名人的作用很重要,但同时一定要充分调动所有复旦人的积极性,这也就要关爱所有的复旦人。这是陈望道的一种办学思想。

所以,他对于关系到复旦师生日常利益的事,时时摆在心上,尽力去解决。

复旦地处上海北郊五角场地区,是在城乡接合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职工宿舍大多分布在邯郸路南侧。当时,这里的商业网点的布局、 副食品的供应、道路交通的管理以及一些设施,都落后于市区很多;同时,户口又归属郊区,在当时生活物资计划供应的标准上与市区差距很大,粮票、油票少,点心票几乎没有。他 作为一校之长,对此真是牵肠挂肚!他一再地向有关部门反映复旦员工生活的实际困难,呼吁能尽快;帮忙解决,并提出将复旦划为市区的要求。尽管所有事情不能很快如愿,但大家看到了老校长在为他们操心,也就有着一份感激之情。P92

序言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王荣华

独特的社会构成,多元的文化样式,繁荣的商品经济,光荣的历史传统——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构筑了上海现代文化的绚丽景观。由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编纂的“上海现代文化名人画传”书系,显示出了这一景观的斑斓多彩。

广义的文化几乎无所不包,狭义的文化基本限于观念形态领域,而这套书系对“文化”的界定,似乎中和于广狭之间,凡思想学术、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多个类别和层次,均在范围以内,同时又把选题的提取,落实于功业卓著、久负盛誉,或者在某一方面形成广泛影响的“名人”,以期在界别交叉、点面结合及相互联系的意义上,对现代上海的文化风貌,特别是新中国诞生以来上海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阵容风采,获得整体性的观照。

由于全套书系在总体规模上的限制,以及因“画传”特点所决定的对图片资源的特殊要求,或者还有一些名人的传记读物已经较多等缘故,列人这套画传的传主,当然远未包括上海现代文化名人的全部。然而具体地观察,他们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的人生旅途,反映了上海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他们的业绩成果,折射出上海现代文化形态的多维结构、基本特点和时代风貌;他们在各个专业领域里的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和开拓创新,不仅从各个侧面展示出上海现代文化所特有的与时俱进、恢宏开放的整体气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现代 上海“文化人”的某些特有的素质。又直该特别指出的是,他们不但在事业上奉献卓著,成就斐然,而且在政治上都怀着一片真挚深沉的爱国之心,他们中间,既有新文化运动的前辈先驱,也有站在当代文教科技前沿领域的大师菁英;既有忠诚的共产党员,又有长期与党风雨同舟的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而且多是人民政协的一员,不少人还担任过各级政协的领导工怍,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协自身的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其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同他们在上海现代文化发展历程中 的创造性劳动一样,都是一份有益于国家、有益干人民、有益于青年的可贵精神财富。这一点共性,可以说是这套画传的另一层重要意义所在吧。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事业的组成部分,“上海现代文化名人画传”书系的策划、编纂和出版,一方面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于文史资料工作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又是站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使其“资政、存史、团结、育人”的传统功能在新世纪上海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多作用的一种尝试。我衷心祝愿它在今后分批推出时,能不断克暇尝试过程中难免的不足之处,越出越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追望大道--陈望道画传/上海现代文化名人画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光磊//陈振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83962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5-64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8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