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藏着的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了现代中国对古代中国曾经的无数历史细节的一次从头打量,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会集了当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且情节是根据同名电视片的解说词改写而成,具有较高的参考及翻阅价值。

目录

神奇的呼吸 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00l

我们活着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004

寒来暑往  天津自然博物馆/008

瞬间古老  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011

姚江渡   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015

红山遗踪  辽宁省博物馆/019

陶彩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023

天圆地方  北京·中国古钱币博物馆/027

雾中王国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031

金沙彝魂  四川·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036

中原    河南博物院/040

周原行   陕西·宝鸡市周原博物馆/043

车行千载  山东·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048

故城古事  山东·齐国历史博物馆、淄博市博物馆/05l

汇纳百川  四川省博物馆/055

阙里圣人家 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059

凤凰涅檠  湖北·荆州博物馆/062

大冶之火  湖北·黄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065

高山流水  湖北省博物馆/068

埋伏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072

神话不朽  湖南省博物馆/076

衣带汉风  陕西·汉阳陵博物苑暨考古陈列馆/080

两个中山国 河北省博物馆/084

大象无形  河南·南阳汉画馆/088

冥土安魂  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09l

帝国的边缘 广东·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095

铜鼓金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100

千古一人  山西·运城市博物馆/104

十朝围城  江苏·南京市博物馆/108

河西往事  甘肃省博物馆/112

来自北方  山西·大同市博物馆/116

围屋主人  江西·赣南中华客家博物馆/120

稻谷扬花  江西省博物馆/124

十里扬州路 江苏·扬州博物馆/129

秦地寻踪  陕西历史博物馆/133

法门因缘  陕西·法门寺博物馆/136

乾坤之间  陕西·乾陵博物馆/140

石上墨韵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143

守望福田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147

鸣沙流年  甘肃·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151

丝路流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155

西行西行  青海省博物馆/159

西藏传说(一) 西藏博物馆/162

西藏传说(二) 西藏博物馆/165

龙井问茶  浙江·中国茶叶博物馆/169

花是主人  河南·千唐志斋博物馆/173

彩云之南  云南省博物馆/177

呦呦鹿鸣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181

梦华东京  河南·开封市博物馆/185

大庙塑彩  山西·双林寺彩塑艺术馆/189

光之城(一) 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3

光之城(二) 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7

坐标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201

文明的传递 北京·中国印刷博物馆/205

一纸风行  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209

回望西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213

砚墨书香  安徽省历史博物馆/217

画中临安  浙江省博物馆/220

釉之光   浙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224

景德文华  江西·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228

马上天下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232

中亚风   宁夏·固原博物馆/236

燕山下   北京·首都博物馆/240

天地一线  北京·中国长城博物馆/244

天子人生  北京·定陵博物馆/247

日夕有食  北京古观象台/250

钟鸣前世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254

水映江南  江苏·南京博物院/257

天下藏书  浙江·天一阁博物馆/261

十万进士  南京市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265

鸿雁演绎  江苏·高邮盂城驿博物馆/268

衣被天下  江苏-苏州丝绸博物馆/272

都市山林  江苏·苏州园林博物馆/276

步虚    湖北·武当山文物珍品陈列馆/280

四水归堂  安徽·潜口民宅博物馆/284

吾土吾民  安徽·黄山市博物馆/288

“脸子”  贵州·安顺蔡官村地戏博物馆/292

白山黑水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296

满洲旧话  吉林·伊通满族民俗博物馆/300

清风乍起  辽宁·沈阳故宫博物院/304

秋猎时代  河北·避暑山庄博物馆/308

家国之间(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312

家国之间(二) 北京·故宫博物院/316

家在闽南   福建·厦门华侨博物院/319

岁月鎏金  广东民间工艺馆/323

雪记春秋  浙江·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327

在中堂   山西·祁县民俗博物馆/331

香格里拉  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335

记忆    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339

百昧之祖  四川·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343

衙门内外  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347

九河下梢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351

物是人非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355

曲终人未散 天津戏剧博物馆/360

人神游戏  天津杨柳青博物馆/:364

白衣民族  黑龙江·龙井朝鲜民俗博物馆/368

博物百年  江苏·南通博物苑/372

海上霓虹  上海博物馆/376

风吹过   香港艺术馆/380

望妈阁   澳门博物馆/383

浮岛浪影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386

后记/390

试读章节

中国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但文明的脉络能贯穿古今,并且还在延续的,只有中华文明。

出现在青海柳湾出土的浮雕彩陶壶上的,是一个大约四千多年前的裸体人。

从山东诸城出土的战国人形铜灯上,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的铜人脚踏盘龙,双臂举起巨大的铜灯……

人类已经能清晰追溯自己一万年的来踪去迹。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能看到中国历史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形态,文物几乎来自中国所有的省市。

天地间最大的秘密,可能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几乎随时随地,我们都有可能被拨动内心的好奇: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何以生活在这里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而遥远的以后,我们会不会成为后人眼里解不开的谜?

很长一段时间,“龙骨”只被民间当作一味中药。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发现,上面的文字,其实出自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巫师之手。在河南殷墟,曾出土16万片甲骨文。研究认为,中国的汉字就P001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三千个甲骨文字,至今认识的只有一千个。

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了目前中国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人们一直认为,立足中原的商朝是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顶峰时代。

然而,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次出现的八十多个青铜面具,却证实,远在四川成都平原的古蜀国,甚至有了更高的青铜铸造技术。

据说四川大凉山彝族人的长相,就有点像古蜀国青铜面具。三四千年前的古蜀国青铜文明,何以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

20世纪80年代,彝族文化学派认为在彝族历史里,还藏着一个更久远的秘密。他们相信彝族的“十月历”,其实就是商朝以前中国的一部官方历法,而这个历法源于一万年前的伏羲氏。

一万年至今,还有多少幕后玄机无人识破?

考古学诞生至今,只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地下的挖掘,空中的俯瞰,海底的探索,那些曾经被久远的岁月湮没的,正在一点一点重现。

1991年以来,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队多次在渤海和南海海域寻找宋元时期沉船的遗址一。公元10到14世纪,在这条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航道上,曾有各国商船穿梭往来。

水下发掘的文物,叫“出水”。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件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瓷罐,就出水于辽宁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

瓷器是古代中国最好的出口商品。其中,最被后人珍视的,是宋代瓷器。然而,中国的制瓷技术为什么不在别的朝代,而恰恰在宋代炉火纯青?

北宋都城开封的大部分,现在被埋在厚厚的黄土下,但黄土无法掩盖我们对这个朝代的好奇。一千年前开封的繁华,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城市相比而毫不逊色。

宋代文物大多带有私人标识。务实的姿态使宋代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别开生面。和宋代在席卷而来的游牧民族铁骑前表现的软弱同样出名的,是他们对中国物质文明的贡献。中国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出现在宋朝——为什么会是这样?P002

后记

人的记忆多半是不可靠的。人类自己成长的经历,也因为太久远而变得模糊起来。不知道人们的考古意识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第一个人弯腰拣起第一件先人用过的遗物,他的这个动作本身,便有了探寻的意味。

博物馆的产生,正源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储存着前人生活的种种信息。

今天,人类生活正在经历从没有过的爆炸性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文明趋同大势下,我们需要回头再看自己来时的路。

在中国,有一千八百多个博物馆散布在各个省区,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生活的所有方面。

从1997年开始,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深圳市委宣传部和广厦海韵文化有限公司,投入巨资,用3年的时间,在中国一千八百多个博物馆中精选最具魅力的100个博物馆,拍摄完成了一部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中国博物馆——源自100个博物馆的往事》。这部片子在1999年试播时,即获得“第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纪录片优秀奖”,2001年,又获得了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

这是现代中国对古代中国曾经的无数历史细节的一次从头打量。一百个博物馆,一百个关于古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话题。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汇集了当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也是一次中国国宝级文物精品的大展示。其历史跨度上至恐龙时代,下迄1840年,镜头所至,中国最好的、最有特色的博物馆无一遗漏。

这本《藏着的中国》,就是根据这部电视片的解说词改写而成。在这部片子播出的过程中,独特的解说词风格,曾引起观众很大的关注,多家报刊转载,并受到好评。

这个书名原本是全片第一集的片名,在整理文稿的过程中,我们确认,没有比“藏着的中国”更能妥帖地表达我们走进博物馆的感受:中国其实一直在这里,在玻璃展柜后,在聚光灯下,在汉画像的线条里,在六朝人的笑容上,在唐塑的色彩和宋瓷釉面上冰片般的裂纹中……

我们有幸看到了她。在为全片写拍摄稿的过程中,撰稿人几乎跑遍了这一百个博物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古人拥有的,永远超出了我们今天了解的和想象的。而更多的时候,历史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

感谢国家文物局、深圳市委宣传部和广厦海韵文化有限公司,没有他们的决策和巨大投入,我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感谢刘奇光先生,作为制片人和总导演,他的眼光、决心和支持,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感谢余秋雨先生,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得到过他的很多启发和指导。更要感谢他接受邀请来做这本书的主编。

对为我们提供学术支持的历史专家和博物馆专家,我们也始终心怀感激,首先,这100个博物馆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最终选定的,所有的文稿,也经过他们鉴证,以避免出现硬伤。

要感谢的,还有所有进入本书的博物馆,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非常具体的帮助。

该片及本书的总撰稿为吴晓梅、马小娟,她们负责全部的文稿创作计划和最后的润色、统稿工作。

参加影片分集撰稿的有:吴晓梅、马小娟、刘梦琳、洪路、吴春浩、华武等。

  吴晓梅马小娟

  2002年3月2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藏着的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秋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2122
开本 32开
页数 3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5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69.26
丛书名
印张 12.375
印次 9
出版地 天津
210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