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我相信我能)
内容
编辑推荐

  1999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基本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本书的问世恰好为“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了父母与教师读本。当然,本书也可以亲子共读,因为与以往任何世纪都不相同,21世纪是两代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

内容推荐

本书是“走进学习时代丛书之一”,它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在中国的一项后续活动而编写的。丛书编写目的是结合中国优秀的教育思想传统和丰富的现实教改经验,阐发《报告》关于教育四大“支柱”的内涵,向广大学子传播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21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

目录

学会求知

一、时代变了,学习也在变化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求知欲:学习的原动力

四、学习方式知多少

学会做事

一、从知到做,学以致用

二、21世纪是能力的社会

三、精诚服务与智能化劳动

四、培养创造力,适应未来变化

学会共处

一、机遇与挑战:合作化时代的到来

二、学会关心,学会负责

三、发现他人,完善自己

四、和而不同——学会沟通与交往

学会做人

一、认识自己是学会做人的起点

二、社会是一所学校——在社会中学会做人

三、现代人应当具有的基本价值观

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会做人

后记

试读章节

几年前,一位日本教授讲到在日本社会广为讨论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评价儿童。事情的起因是,一位父母写信给《朝日新闻》报社,要求讨论教师对儿童两道考试题的判分。其一是小学的自然考试题,题目是:“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有孩子答道:“雪化了以后是水。”可也有孩子富有诗意地答道:“雪化了以后是春天。”后一种答案,教师判为错误,其理由是与标准答案不相符合。另一起是小学历史考试,试题内容大致是:“某地的木塔是由谁建造的?”标准答案是由某朝代的某帝王建造的。可是有许多孩子却答道:“木塔是由木匠建造的。”自然,又是与标准答案不符,也被判为错误。

这项讨论引起了日本全社会的关注,讨论非常热烈,但是讨论的重心不是什么样的答案是标准答案,而是我们如何教育和评价儿童?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是层出不穷,学生们无论多有创意的答案,只要不符合“标准答案”,就是错误的。因此,无论是做父母、做学生,还是做教师的,都应该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育和评价是以儿童为重,还是以标准答案为重?我们的教育如何保护儿童的创造性?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许多非常有创造性和好奇心的孩子,就是在这一道又一道的标准答案的包围之中,学会了按教师和标准答案的要求去学习。却慢慢失去了学习中最宝贵的品质——探究和创新,而这是学习中最宝贵的。现在,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做作业时,父母愿意贡献点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答案,但是孩子们坚决不答应,甚至对父母的另类答案都不好奇,哪怕是一秒钟,其根本原因是标准答案至高无上。无论是归纳段意,还是解数学题,都不容有另一种答案,活脱脱把科学的学习变成了宗教教义的学习,成为“唯上”、“唯师”、“唯标准答案”的书呆子!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评价学生和儿童,这首先就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在具体的做法上,我们建议:

——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错误,只要答案是他探究和尝试的结果,就应予以鼓励,标准答案永远低于学生的创造性答案。

——重视儿童的经验和儿童的立场,例如,在“雪化了以后是春天”的答案中,成人知道什么是自然科学、文学和历史之分,但是儿童的世界是整体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明白同样的“雪化了以后是什么?在不同的课上就有不同的标准答案。同样,他们也不可能真正明白明明是木匠建造的木塔,为什么要说成是帝王建造的。

P35-36

序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是中国古代《礼记·中庸》中的一句名言,大意是说,任何事情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可以断言,对于走在人生十字路口上的中学生来说,是否预先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就意味着是否会走向成功道路。

大量的事实早已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据2005年10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著名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经过良好训练的毕业生的短缺,可能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较先进的产业无法获得更大发展。这份研究报告突出表明,中国经济正在从制造业向以服务和研究为基础的产业转型,却难以招收到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和语言技能的毕业生。某撰稿人甚至感叹:“中国大批量的毕业生中,没有几个人能够在服务输出产业顺利工作。”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如果你关心自己的未来,就不能不关心这条信息。这条信息说明了什么呢?开放并且正在腾飞的中国,为人们实现梦想提供了无数机会,但是,如果你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再好再多的机会也可能与你失之交臂。许多大学生求职困难的原因之一,不也与自身素质不高有关吗?

那么,当代中学生应该作好什么样的充分准备呢?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什么是21世纪的学习?什么是21世纪的教育?2l世纪的人们应当怎样学习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套《我相信我能》丛书值得一读。

为什么说这套丛书有相当高的价值呢?

第一,本丛书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在中国的一项后续活动而印行的,其目的是结合中国优秀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现实教改经验,阐发《报告》关于终身学习和教育四大“支柱”的内涵,向广大莘莘学子传播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21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

第二,四本“学会”由我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唯一的中国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高级官员,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南照研究员共同主编。《2l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由我与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博导郑新蓉教授主编。本丛书作者卜卫研究员是中国社科院大众传媒与青少年发展中心主任、贺评是原《人民日报·海外版》著名记者、金大陆是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等等。一流的作者阵容保证了本丛书是上乘之作。

第三,本丛书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及北京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与同类丛书不同的是,作者们虽然拥有丰富的数据,但考虑到中学生及其教师与父母朋友的阅读特点,列举了大量形象生动的具体案例,并提供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走进学习时代》丛书曾于1999年9月出版发行,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如今,应读者请求,修订再版该丛书《我相信我能》自会有其新的意义,因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到了关键时刻,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面临新的挑战。

后记

本书是根据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和“走向新世纪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调查研究的结果写成的,并以广大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力求既科学严谨又通俗易懂。孙云晓、郑新蓉两位课题组长担任主编,作者均为课题组成员。

全书共四大部分,学会求知部分,一、二节作者为郑新蓉教授,三、四节作者为易进副教授;学会做事部分,作者为孙云晓研究员和孙宏艳副研究员;学会共处部分,一、二、三节作者为康丽颖副教授,第四节作者为刘秀英副编审;学会做人部分,一、二、三节作者为魏曼华副教授,第四节作者为刘英健讲师。全书由孙云晓主编策划和统稿。

“走向新世纪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在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江西、陕西、河南、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实施调查时,得到各级教委、少工委以及有关机构和广大学生、家长、教师的大力协助;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周南照先生多次对课题组热情指导;北京出版社总编辑钟制宪女士、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先生、北师大教育学院劳凯声教授、厉以贤教授等,均给予宝贵的支持。北师大教育学院韦小满副教授承担了问卷抽样的设计和数据统计工作。对此,我们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们特别感谢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感谢雅克·德洛尔主席,感谢他们对中国教育的非凡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我相信我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云晓//郑新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37784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12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75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