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深受宗教文化影响的当代作家作了比较全面的整体性的研究,特别强调了宗教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构成了本方向宗教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学科比较研究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链。
图书 | 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人文精神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深受宗教文化影响的当代作家作了比较全面的整体性的研究,特别强调了宗教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构成了本方向宗教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学科比较研究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链。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汪曾祺、韩少功、张承志、北村、史铁生、阿来、扎西达娃等著名作家作为范例,详细地梳理了中国当代作家与宗教文化的复杂关系,深入探讨了宗教文化对当代文学创作的主题、人物、意象等方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总结了宗教与文学这种密切关系住新的文化语境中所呈现的时代特征、作者认为,宗教文化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影响力明显加强,这是中国当代文学摆脱文化沿境单一性而追求文化语境丰富性的一种努力,我们应用理性的眼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引导当代中国文学创造性地继承与转化宗教文化这一丰厚的传统资源。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汪曾祺:佛性与人性的 江流 一、乡风浸染与家学 承传 二、暮鼓晨钟里的虔敬 之思 三、以人本的立场观照 佛性 第二章 韩少功:巫风浸染中的 浪漫寻根 一、“寻根”宣言中的 巫楚文化情结 二、巫性生命形态的审美 观照 三、浪漫神秘的巫性思维 方式 第三章 张承志:回归真主的心路历程 一、精神浪人的家园寻找 二、比较文化中的宗教释义 三、从文化寻根到血缘寻根 第四章 北村:人性救赎的生命律动 一、现代文学中的救赎主题 二、寻父与弑父的心理悖反 三、从恐惧走向救赎 第五章 史铁生:精神圣者的仰望之路 一、生命本相的诘难与澄明 二、救赎之路的神性之光 三、由佛入耶的文化思考 第六章 阿来:藏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织 一、傻与灵的生存反讽 二、藏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织 三、傻子原型的诗学意义 第七章 扎西达娃:坚守永恒的生命之魂 一、历史流变中的生命异化 二、文化冲突下的困惑与寻觅 三、时空交错间的皈依与坚守 第八章 马丽华:藏传佛教文化的诗性写意 一、高原风景的灵魂触摸 二、藏传佛教的人文观照 三、文化融合与宗教沉思 第九章 民间宗教与当代小说中的神秘叙事 一、楚巫文化与湖南乡土小说 二、民间佛道与贾平凹的创作 三、巫性思维与残雪小说 第十章 朦胧诗:现代禅心与诗心的结合 一、现代文学中的禅踪佛影 二、朦胧诗的禅性思维 三、禅与朦胧诗的精神渊源 第十一章 雅俗相融的台湾佛理散文 一、娓娓而叙佛家故事 二、在禅意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三、精神承继中的时代流变 第十二章 宗教文化与当代的中国文学研究 一、寻找和确立文学史的依据 二、剖析人格建构中的宗教影响 三、指证方法与比较眼光 四、课题研究深化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人文精神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谭桂林//龚敏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6569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6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11 |
宽 | 147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