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粉彩,绘画精湛,凸显妩媚娇艳;
色地粉彩,彩上加彩,更显华丽富贵;
仿生粉彩,惟妙惟肖,有如鬼斧神工。
本书是“老古董丛书”的一册,所收乾隆粉彩瓷器300余件,按不同的色彩及施彩方式分为近30种。同时对其施彩工艺、纹饰、款识亦酌加介绍,使读者对乾隆粉彩瓷器有一全新的了解。
图书 | 清代乾隆瓷器(粉彩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白地粉彩,绘画精湛,凸显妩媚娇艳; 色地粉彩,彩上加彩,更显华丽富贵; 仿生粉彩,惟妙惟肖,有如鬼斧神工。 本书是“老古董丛书”的一册,所收乾隆粉彩瓷器300余件,按不同的色彩及施彩方式分为近30种。同时对其施彩工艺、纹饰、款识亦酌加介绍,使读者对乾隆粉彩瓷器有一全新的了解。 内容推荐 乾隆时期白地粉彩与色地粉彩并行,同时取得了重大成就。白地粉彩器质地如雪,施彩艳丽,绘画精益求精。色地粉彩品种繁多,利用多种色地的不同组合,形成彩上彩的新品种。而同时出现的仿生粉彩,更是大规模移植姐妹艺术于瓷器、铜器、玉器、漆器、织绣、竹编、牙雕及干鲜果品,名珍海鲜无不以瓷代之,质感足以乱真。本书所收乾隆粉彩瓷器300余件,按不同的色彩及施彩方式分为近30种。同时对其施彩工艺、纹饰、款识亦酌加介绍,使读者对乾隆粉彩瓷器有一全新的了解。 目录 乾隆粉彩瓷器概述 白地粉彩 青花粉彩 胭脂红地粉彩 珊瑚红地粉彩 粉青地粉彩 豆青地粉彩 绿地粉彩 松石绿地粉彩 天蓝地粉彩 浅蓝地粉彩 孔雀蓝地粉彩 霁蓝地粉彩 黄地粉彩 米地粉彩 金地粉彩 酱地粉彩 茶叶末地粉彩 粉地粉彩 黑地粉彩 仿古铜 仿木 仿石 仿竹 仿掐丝珐琅 仿铜胎画珐琅 仿珐华 试读章节 乾隆粉彩彩绘 在用彩方面的又一特色是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而造出仿生或仿品瓷器。粉彩料有各种不同的色泽层次,能准确细致地仿制出石、木、各种工艺品和各种动植物等物质的色调和质感。尤其乾隆粉彩的仿生瓷的形态、色泽与实物比较几可乱真,在制瓷装饰工艺上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可谓空前绝后。乾隆粉彩秀丽淡雅,凡胭脂红花朵大多勾茎,改变了以前简单的渲染手法。锦地、蓝地、黄地开光的制作逐渐增多。由于粉彩所用彩料多为进口料,用油调彩也属于“洋”法,因此从乾隆起又有“洋彩”之称。寂园叟《陶雅》所载洋彩大盘:“四周黄地碎锦纹……工细殊绝,背面相同,盘心画海屋添筹之属,仙山楼阁,缥缈凌虚,参用泰西界画法。” 在玻璃白的使用上,官窑与民窑亦有差别。官窑玻璃白的使用视纹饰内容而定,或涂地法,或掺入法,或罩粉法,或单独法。民窑施彩较厚,因涂地法费工费时,对工匠的技术要求较高,故多采用掺人法绘画,以至颜色的过渡较为生硬,色彩层次变化不多。乾隆民窑玻璃白单独使用法也是色彩生硬,缺乏必要的过渡。乾隆民窑有制作精细者可媲美官窑,粗糙者粉质较厚,绿釉泛黄,色彩混浊,画工草率,又将这类称为“糙粉”。 乾隆粉彩纹饰 在粉彩的图案纹饰方面有严格规定,必须按照皇帝的旨意和内务府送的图样进行设计,不得随便改支动。如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太监传旨,烧造“年节用三阳开泰,上元节用五谷丰登,端阳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鹊枨仙渡,万寿用万寿无疆,中秋节用丹桂飘香,九月九用重阳菊花之类,寻常赏花用万花献瑞,俱按时令花样烧造。”这些都是乾隆粉彩常见的纹饰。结合瓷画内容通常都配有乾隆御题诗,诗文字体有真、草、隶、篆、行等不同字体。 乾隆粉彩大量采用缠枝宝相花或洋花做主题纹饰,加饰夔龙、夔凤、鸳鸯、蝙蝠、八仙、八吉祥、三友、桃以及由磬、鱼、盘肠、方胜、璎珞组成的八宝纹饰。纹饰具有寓意喜庆、祥瑞表现出盛世景象,这些富有寓意的纹饰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如铜钱和蝠寓意福在眼前;桔子和荔枝寓意大吉大利;天竺和白头翁寓意天祝白头;牡丹和绶带鸟寓意富贵添寿;牡丹和锦鸡寓意锦衣富贵;莲池和游鱼寓意连年有余;鹭鸶和莲花寓意一路连科;万年青和象寓意万象更新;绣球花和锦鸡寓意锦绣前程;松竹梅为岁寒三友;牡丹、荷花、菊花、梅花为四宜图;凤凰、仙鹤、白头翁、鸳鸯、燕子象征五伦图(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1鹌鹑和菊花寓意安居乐业;瓶和象寓意太平有象;石榴百子寓意多子多福;喜鹊和梅花寓意喜鹊登梅或喜上眉梢等。但由于纹饰过于精致,繁缛则显得过于浮华。另有百鹿、西洋人物、仕女图、课子图、仕女婴戏、百子图、缠枝莲、八宝、渔樵耕读、三秋、三果、百花、四季花卉、花卉草虫、山水人物、牧牛图、渔乐图、高仕图、三星人、万寿无疆、山高水长、海屋添筹、歌舞升平、进宝图、佛日常明、松鹿、御题诗句、艾叶灵符、重阳菊花、丹桂飘香、万花献瑞等体现出喜庆、祥和表现出太平盛世的一派繁荣景象,影响至清代晚期的官窑与民窑纹饰。 P3-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清代乾隆瓷器(粉彩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铁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龄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78306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6.3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2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