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玉器的辨识与收藏/古玩艺术品辨识与收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工艺品,而且形成了一种玉器文化,此现象惟中国独有。本书由故宫博物馆专家主审,深入浅出的讲解,150幅精美插图,堪称玉器辨识与收藏之宝典。

内容推荐

古玩文物艺术收藏品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以其数量广泛和自身独具的魅力诠释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这套《古玩艺术品辨识与收藏丛书》就是介绍古玩知识,提高大众收藏艺术品辨识能力、鉴别眼光。本书是该套书中的一本,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玉器文化以及玉器的材质、造型、流派、工艺、鉴别、收藏等知识,是玉器爱好者的理想选择。

目录

玉文化的发展概述

玉器艺术的起源及各时期发展概况

古代玉系及各时期玉器的特征

玉器的材质

玉器的造型

玉器的流派和工艺

玉器的鉴别、收藏与保养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收藏与保养

古人讲养玉,一个“养”宇,不仅道出了玉乃有生命的物质,而且其中包含了许多学问。有关玉器的保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要点:

1.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其实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了。

2.尽可能避免灰尘。日常玉器若有灰尘的话,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器表面,应以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液。

3.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是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擦花或碰损。如是高档的翠玉首饰,更勿放置在柜面上,免积尘垢,影响透亮度。

4.尽量避免与香水、化学剂、肥皂和人体汗液接触。玉器如接触太多的汗液,佩戴后又不即刻抹拭干净,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有的鲜艳度。尤其是玻璃地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

5.避免阳光长期直射。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暴晒,因为玉遇热膨胀,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芙蓉玉、水晶、玛瑙等受到高热甚至可能发生爆裂。

6.佩挂件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不宜使用染色布、纤维质硬的布料擦拭。镶有钻石、红蓝宝、祖母绿等宝石的玉首饰,也只宜用干净的白布揩擦,将油脂、尘埃等抹掉,这样有助保养和维持原质。

7.玉器要保持适宜的湿度。玉质要靠一定的湿度来维持,尤其是水胆玛瑙、水晶类的玉器,周围环境不能过于干燥。

         P193

序言

古玩文物艺术收藏品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以其数量广泛和自身独具的魅力诠释着特定的历史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古玩市场和艺术品拍卖蓬勃兴起,全国收藏队伍:迅速扩大,民间收藏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2005年3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在北京大钟寺广场、北京东侧高碑店明清家具一条街分别举办了两场古玩艺术品义务鉴定会。会场人头攒动,最多时全天达1.2万人次。

对古玩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不仅可以使人漫步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之中,而且能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近年来,不少收藏爱好者投身到古玩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之中。从市场经济角度上说,这是一种“艺术经济”,是以艺术品为对象,进行设计、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模式。古玩市场的兴起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活跃民间收藏活动,还在于有益于挖掘、壮大民族文化宝藏。中国应成为艺术经济大国。

古玩、骨董是建立在对古代珍宝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有一种解释,认为骨董是古代遗产的精华所在,就如同肉腐之后留下了骨头,而“董”者,是明白、知晓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骨董”是“古铜”的转音,而古铜器往往是文物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明代的书中称“骨董”或者“古董”,这是因为“古”和“骨”是同音字,这在当时是一种刻字、印书的失误,但近现代以来,这两种叫法都被广泛认可,因为“古董”与“古物”有着很多共同的意思。“古玩”是对古代文玩的简称。

古玩艺术商品和现代科技生活用品有着本质的差别。现代科技产品产量不断攀升但价格逐步下降,如电视机、手机、计算机等;艺术经济的主体产品恰恰与之相反,它具有独特的优势,价格在逐年上升。古玩艺术经济的独特之处在于艺术商品投入产出比高,具有极高的附加值。因为其凝结着独特创造的劳动,其销售价格比其物质载体、加工材料的价值要高出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在产品存在的时间与价格的比率上,现代科技产品与时间成反比,生产出来的时间越长,产品的价值就越低。而艺术商品生产出来的时间越长,价值就越高,且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增值,其原因是文物古玩的不可再造性、艺术品的独创性和艺术品的精神欣赏性。但是,古玩艺术市场的“假冒伪劣”问题十分严重,仿品、赝品充斥市场,一般收藏者很难加以鉴别,就是鉴定专家有时也会出现失误。古玩无价,有真有假,鉴定者的眼力不一样,看法自然有别,有人看真、有人看假,买主看真、卖主看假都有可能。文物古玩的收藏、传承与交易,最重要的基础是辨识,而满足一般人的需要,提高大众收藏艺术品辨识能力、鉴别眼光,是本套丛书编写设计的初衷。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研究中心在2004年,与故宫博物院学者、专家一起,开始组织本套《古玩艺术品辨识与收藏丛书》的编写工作,历时近两年,始见端倪。

丛书的主编,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小组,其中有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文物研究所、厦门大学、山西大学的教授、研究员。本册编撰者是几位从事历史、考古、文物专业的高校教授,初稿撰写出来后,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秘书长、华龄出版社常振国社长、编辑室张三杰主任以及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卢祥之教授等人的指正和审改,又经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广文先生审订,得以增色很多。

另外,参加收集、整理资料、图片的助手还有林祝富、杨果、乔楠等三位同志,所参考的书目文献,在本书的后边都做了罗列,值此出版之际,一并致以诚挚谢意。

         作者        2005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玉器的辨识与收藏/古玩艺术品辨识与收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宏芬//单洪雪//李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83097
开本 32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6.84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