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故事/对影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对影丛书”,是以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来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感受,体验一种异样于前的愉快的感受。处于一册中的两个人,虽然内容甚或形式不尽贴切,但是,也正是在这“隔”中,触发读者主观地去把它们“合”起来。关联,本来关联的两个东西放在一起,就没有趣味;把隔膜的两个东西合起来,就有趣味——这种趣味,是启发读者的深入思考,引发更多的想象和问话。

本书是系列之一,为鹤菁的散文与丁立人画作的结合。鹤菁的文字,与丁立人先生的画声气相求,互为表里,兼合并美……

内容推荐

鹤菁的文字,最见性灵,简短干练,却味淡而旨,韵味微茫,那纯属有愤之作,不是无病呻吟,独抒感发,不拘格套,故其精神所为,可谓寂寥虚豁,单绪幽情,一往而深,所到处皆天趣,虽世俗常见,迥然证入神髓。我喜欢读鹤菁的文字,有意思,而不只是万花筒般的好看。

所谓“对影”,亦非止可作二人之读,后面还有更多的自我与他我作支撑。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两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来阐发一个共同关心的大命题,堪称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鹤菁的文字,与丁立人先生的画声气相求,互为表里,如此,兼合并美。

目录

立春·炎帝

雨水·大禹

惊蛰·夏桀

春分·孔子

清明·介子推

谷雨·吴王僚

立夏·屈原

小满·刘邦

芒种·韩信

夏至·曹操

小暑·吴道子

大暑·刘伶

立秋·陶渊明

处暑·姜子牙

白露·孟姜女

秋分·李白

寒露·吕马童

霜降·荆轲

立冬·关羽

小雪·秦琼

大雪·李元霸

冬至·武松

小寒·秦桧

大寒·朱元璋

试读章节

我能想像他在山中的日子,他的形体,随着植物的优劣,丰腴和消瘦。

我设想了一个关于炎帝老了的情节,就在立春这天,在大泽。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野。那时候这里没有洞庭湖,没有君山岛,没有湘江、汩罗、桔子洲等一系列美丽的名字。这里只有荒野、泥淖和杂木丛生的坡地。

炎帝来到这里,举目四望。灰蒙蒙,雾沼沼,残雪和萧疏的杂树布满眼底。

这一天风很大。从北部高原刮来的风夹带着浓重的黄土气息。炎帝倚在沙丘之上,他觉得有些气力不接。

远处的草坡上隐现出绿的意思,树在风中颤动着枝桠,变得柔软的枝条已透出花的气息。炎帝知道这些树开花的颜色,以及它们果子成熟的味道。

这时候,炎帝忽然觉得有些饿了,他把手伸向行囊。这行囊中盛满了植物的种子。这是他多年来心血的结晶。他知道这些种子能给后人带来什么。

风依然在刮,吹在脸上能嗅出泥土的味道。炎帝咽了一口唾沫,把伸向行囊的手又抽了回来。

“多么肥沃的土地呀!”炎帝感叹了一句,随即阖上眼睛。

太阳落山的时候,炎帝睡去了。他身边的种子随风飘散,洒落在大地上,生根发芽,长出五谷。

P2

序言

乐常的鹤菁 崔自默

我非常喜欢“乐其日用之常”这句话。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中记述孔夫子对曾点所言的这一看似最简单最平常的志向非常叹赏,其原因何在?朱熹的体会是:“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合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而自见于言外。”(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然而,正是这种“乐其日用之常”,却因着其平常之极,便立即又与大多数的、普通的、一般世人生活着的“平常”拉开了距离,显得极不平常起来,所谓超群拔俗正是此意。

鹤菁的学问,或者说他做学问的兴趣所在,也正在乎此。其实,在朱熹的思考基础上,还有一个基本的值得思考却未必能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叫“常”?

一个人最诚最实最真的时候,他便接近了道,此时他眼中所有的物,即便最平常最普通的日用东西,都是最有意思的,也是最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着的人,离土最近,但是对于脚下的土地的认识和理解,却并不一致。鹤菁虽然不是农民,但他的心贴近了土地,听到了大地发出的呼吸声。天籁,那是多美的声音,有方有圆,有阴有阳。

二十四节气演义,就是鹤菁献给大地的歌,或者说是他与大地一起唱的歌。虽然视角也许只落实在了几个人物身上,但那毕竟不是一般之流,那是人群中的高个子。他们真实,曾经真实地存在于土地上,最后真实地消失在土地上;除了这块土地,大概没有人再想起他们的容貌和声音。土地上的节气,发生着风云变幻,与地上行走着的人几乎是同步的,同步到与每个人的脏器相和谐、相融通。从细微的皱纹和波动里,鹤菁察觉并体会到了历史的踪迹,在那早已湮灭了的尘埃里面,仍然回荡着不绝的声响。

心之真者,性灵也。鹤菁的文字,最见性灵,简短干练,却味淡而旨,韵味微茫,那纯属有愤之作,不是无病呻吟,独抒感发,不拘格套,故其精神所为,可谓寂寥虚豁,单绪幽情,一往而深,所到处皆天趣,虽世俗常见,迥然证入神髓。我喜欢读鹤菁的文字,有意思,而不只是万花筒般的好看。

敬而能净、静,其澄则若镜,因之可资观照,自觉、自省、自策。所谓“对影”,亦非止可作二人之读,后面还有更多的自我与他我作支撑。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两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来阐发一个共同关心的大命题,堪称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鹤菁的文字,与丁立人先生的画声气相求,互为表里,如此,兼合并美,余唯唯曰:善哉善哉。

2005—3—2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故事/对影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鹤菁
译者
编者
绘者 丁立人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448932
开本 16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32
17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