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竹木牙角器收藏知识30讲/我爱收藏
内容
编辑推荐

  竹木牙角器的收藏涉及面广,器形、技法多样,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为了便于初学者对竹木牙角器的收藏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本书以问答的方式,对竹木牙角器的发展概况、风格特点、工艺、流传情况、收藏行情等作了介绍,并配有许多图片供欣赏。读一读这本浓缩着与竹木牙角器收藏相关知识的书,能帮助你理解、体味竹木牙角器妙处之所在。

内容推荐

凡以竹、木、象牙、犀角质地的材料雕刻成的小件,供观赏或兼做实用的雕刻品,人们习惯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看成一类。不仅如此,它们在雕刻技法、装饰题材、造型构思,甚至发展时代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竹木牙角雕刻应该是中国雕刻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书为“我爱收藏”系列中的一本,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竹木牙角器收藏的知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目录

1.你了解简单的竹雕发展史吗?

2.嘉定竹刻的风格怎样?“嘉定三朱”指哪三位竹刻家呢?

3.金陵竹刻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4.留青作为竹刻的一种技法,它的工艺是怎样的?

5.在竹器收藏中,你了解封氏家族与竹根雕刻工艺吗?

6.各类竹雕技法及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7.明清是竹刻艺术的鼎盛期,其雕刻技法都有哪些?

8.什么是“贴黄”?

9.你了解明清竹木牙角雕的密切关系吗?

10.你知道明清竹木牙角器多文玩吗?

11.你了解简单的木雕发展史吗?木雕流派有哪些?

12.明清木雕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

13.明清木雕常用的珍贵木材有何特点?

14.你知道牙雕的悠久历史吗?

15.江南牙雕与广东牙雕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16.皇家宮廷“官作”与民间作坊的情况怎样?

17.明清两朝牙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18.牙雕中的雕刻工艺有哪些?其特点是怎样的?

19.如何鉴别牙与骨?

20.你了解犀角雕刻的简史吗?

21.如何鉴別犀角的优与劣?

22.犀角的杯形与药用价值有关吗?

23.明清犀角艺术品的发展概况怎样?其特征有哪些?

24.明清犀角雕常用的题材有哪些?

25.明清牙角器的雕刻名家有哪几位?他们的特点和作品有哪些?

25.对竹木牙角器如何辨伪与断代?

27.怎样保养竹木牙角器?

28.竹木牙角器有哪些专著和图录供我们学习和参考?

29.有哪些博物馆藏有竹木牙角文物呢?

30.如何判定竹木牙角器的市场价值?

试读章节

  你了解简单的竹雕发展史吗?

竹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专门艺术。由于不易保存的缘故,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甚少。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彩漆龙纹竹佃(图1),是现在已知较早的竹雕器。竹勺以龙纹及编辫纹为饰,并用浮雕、透雕两种技法,精美而珍贵。《南齐书·明僧绍传》记载齐高帝赐明僧绍竹根如意笋箨冠。北周庚信《奉报赵王惠酒》诗有“野炉燃树叶,山杯捧竹根”的诗句,可知当时雕竹制器的概况。唐代竹刻在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中记载颇详,当时的竹刻技艺及作品与当时之金银镂鏨、石刻线雕同一意趣,并已出现“留青”的刻法。宋代竹刻家詹成所造鸟笼“四面花板,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其雕艺之高、做工之细、构思之妙,堪为后人楷模,影响深远。

历史悠久的竹刻艺术,发展至明代中期成为专门的艺术。明中期最初仅仅是少数文化水平较高的艺术家致力于竹刻,以后竹刻技艺日臻精湛,他们或父子相传、或师徒授受、或私自仿效,涌现出既具较高文化修养,又颇有艺术造诣的竹刻家,并雕刻出代表明代最高水平作品,从而使竹刻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产业。

竹刻之所以能在明代中期成为专门的艺术,一是竹材廉价易得,二是竹刻名家的出现并形成流派。廉价的竹材欲想与质地高贵的紫檀木、象牙、犀角一比高低,只有在雕刻技法上创新,在器型、装饰题材上求变、出异,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这个过程正是诞生竹刻名家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在当时也形成了两个竹刻中心,一个是浙江的嘉定(今上海嘉定),一个是江苏的金陵(今南京)。后人按地域冠以派别,因而就有了以朱鹤为代表的嘉定派和以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

专家把竹刻艺术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明、清前期和清后期。

明代竹刻的技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嘉定派以深刻表现高浮雕或圆雕的刻法,代表人物为朱鹤、朱缨、朱稚征,人称“嘉定三朱”或“朱氏三松”;二是金陵派以浅刻或略施刀凿即可成器的刻法,代表人物为濮仲谦;三是以留青作阳文花纹的刻法,代表人物为张希黄。

清初至乾隆(1644—1795)划为竹刻的清前期。单从时间跨度上说,此清前期包括了人们习惯上所分的清初和清中两个时间段。清前期竹雕十分发达,竹刻艺人继承了明代的刻法,同时又有不少创新。吴之墦创“薄地阳文”浅浮雕,封锡禄及其…门的圆雕,周颢用刀如运笔阴刻山水、竹石,潘西凤随意刮磨而得自然之趣。他们在当时即颇有影响,技艺皆达到了极致,后人效法,无人企及。乾隆时期仿古之风盛行,在竹刻中亦出现了仿青铜器的竹雕,多见巧思,已毕肖古铜器为能事,鼎、卣、尊、壶,无所不备,从清竹雕提梁卣(图3)可窥见一斑。贴黄器,穷工殚巧,突破了竹材固有的圆筒形状,使器物形状丰富多姿,质地有了象牙的感觉。因此可以说清前期是竹刻的鼎盛期。

清后期可能是刻竹者自己不能自画自刻,须请画家代为画稿设计,刻与画分离,刻竹者成为单纯的刻工,只能在竹材的表面落刀做文章,不可能刻去一层求人再画一层。故此,清后期的竹刻作品,大都是低而浅的阳文或阴文,器型多臂搁、扇骨。相反,昔日流行的圆雕器物,透雕、高浮雕之笔筒、香筒却难觅踪影。所以说,清后期的竹刻艺术日渐衰落。

清后期载入史册的竹刻家较清前期多,但堪称大家的罕见其人。造诣较高的有善刻留青的尚勋和使用“陷地浅刻”的方絮。

一些未刻署款之竹刻作品,只要其历史、艺术价值很高,同名家名作一样,在竹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P5-P6

序言

凡以竹、木、象牙、犀角质地的材料雕刻成的小件,供观赏或兼做实用的雕刻品,人们习惯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看成一类。不仅如此,它们在雕刻技法、装饰题材、造型构思,甚至发展时代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竹木牙角雕刻应该是中国雕刻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竹木牙角到了明清时期,才真正成为独立的雕刻品种。它是既与其他雕刻种类有别,又有联系的雕刻品种。竹木牙角雕刻艺术家的辈出,雕刻技法的多种多样和完善,品种的丰富,题材的广泛,造型的丰富和艺术流派的竞相出现,构成了这个时期的特点。竹木牙角雕刻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雕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后记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完成了此拙作。其中难免有谬误之处,望广大收藏爱好者指正。

此书的面市,首先感谢杨玲女士、韩占明先生的鼎力帮助;感谢田晓先生为文物的拍照付出的辛苦劳动。作为北京艺术博物馆的文物工作者,在编撰本书的工作过程中,得到了馆领导及周围同事的热心支持,深表谢意。对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公司等兄弟文博单位的无私帮助一并感谢。

        作者  2005.3.3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竹木牙角器收藏知识30讲/我爱收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展//靳彦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荣宝斋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308256
开本 24开
页数 1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2
189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