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分明月--当代扬州女性/社会文化系列/扬泰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为了解当代中国女性生存状况而设计的一个个案研究,作者希望通过对一个具体生活区域内女性人群方方面面的研究,来透视当代中国女性在21世纪初所面临的处境,她们的成功与失望,她们的生活与工作,从而清楚地看到当代扬州女性的独特的生活轨迹。

内容推荐

在古诗词里,最美的还是扬州的月色,像梦境一般的月光。盛唐,“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杜牧,念念不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后世诗人干脆断言:“天下三分明夜月,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遂以“二分明月”著称于世。清代扬州才女陈素素就自号“二分明月女子”。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文化底蕴极其丰厚。今天的扬州女性,也一样无愧于“二分明月”的美誉,她们不像太阳那样灼人夺目,却与太阳一起轮值于天宇,默默地向人间洒着清辉。今天各行各业的扬州女性,她们的生活生存状况如何?在暂时还是传统男性文化深刻影响着的扬州社会,她们怎样打拼、奋斗,流着汗和泪?

目录

绪 论

第一编 历史透镜中的扬州女性

第一章 历史上的扬州女性

 一 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扬州女性

 二 “扬州美女”的城市记忆

 三 扬州女性历史人物

 四 扬州瘦马:病态的美女经济

 五 郭坚忍——扬州妇女觉醒的先驱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与扬州妇女地位的变迁

 一 基础单位制下的扬州女性

 二 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社会转型期的扬州妇女

 三 妇女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编 当代扬州女性面面观

第三章 扬州女性的政治参与

 一 游离于政治之外的传统扬州女性

 二 扬州女性的政治参与

 三 扬州女性参政的制约瓶颈

 四 提升扬州妇女的参政水平

第四章 经济地位与妇女贫困

 一 妇女经济参与

 二 “半边天” 

 三 妇女贫困

 四 妇女反贫困

第五章 扬州女性的教育环境

 一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女性教育

 二 扬州女教师

 三 扬州女性的基础教育

 四 扬州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性别分析

第六章 女性医疗卫生与健康

 一 传统社会扬州女性的卫生保健

 二 妇女保健机构及卫生行业的女性

 三 扬州女性的健康扫描

 四 女性与计划生育

 五 沉默的文化——生殖健康的传统性别意识

第七章 扬州女性的传媒环境

 一 媒介真实与两性形象

 二 传统传媒中的扬州妇女素描

 三 传媒变迁与扬州女性

 四 当下扬州女性发展的传媒环境

 五 直面传媒的扬州女性

 六 纠正扬州传媒中性别偏差的方略

第八章 扬州女性的婚姻家庭

 一 传统婚姻家庭文化

 二 稳定的扬州婚姻

 三 温馨的扬州人家

第九章 妇女与暴力

 一 暴力文化溯源

 二 家庭暴力

 三 暴力犯罪

 四 对妇女暴力的控制

第十章 社会性别平等与发展

 一 进步与发展

 二 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

 三 挫折与阻碍

 四 未来之路

附 录

 一 扬州女性生存状态问卷调查统计

 二 扬州市2003年度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报告

后记

试读章节

古扬州是一个地域与今相比更为广阔的区域,传说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扬州即其一。《尚书·禹贡》称“淮海惟扬州”,其地域在淮河以南直至大海,大致相当于今天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和江西省东部等数省范围。今天的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河,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为苏北水陆交通的门户。大约在距今5000~7000年前,淮夷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并已经开始水稻栽培。春秋时期这里称邗,属吴国。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在扬州建筑邗城以屯兵马,开凿邗沟以通江淮。从那时算起,扬州已经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建广陵城。扬州在汉代称“广陵”,取自“广被丘陵”之意,先后为荆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吴王刘濞开山铸铜,围海簇盐,开凿运盐河,发展工农业生产,聚集了惊人的财富,创造出震古烁今的工艺精品,从而奠定了古代扬州的交通和产业基础。六朝诗人鲍照,站在荒芜的广陵城废墟上,感慨万千,回想起昔日广陵的盛况,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芜城赋》。赋中有“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辖,人架肩,廛闸扑地,歌吹沸天”繁荣景象的描绘。

隋炀帝凿运河,接黄河、淮河、长江,客观上使扬州成为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对三大流域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扬州空前繁荣的基础。唐代扬州有“扬一益二”之美名(益州即今成都),拥有大量工场和手工作坊,是拥有47万人口的粮、盐、铁的漕运中心和海外交往的重要港口、“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

北宋时期扬州又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1129年,金兵占领扬州,扬州城仅余数千人。此后100多年中,扬州一直是抗金、抗元的战场。韩世忠、刘琦、岳飞等南宋名将在这一地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在文化上,欧阳修、苏轼、秦观、杨万里等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元明时期,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扬州成为两淮盐务管理和盐运中心及南北物资集散地,城市的经济地位加强,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于是在城东与运河一带,开筑新城:区内多为手工业作坊、商店和居民住宅,水陆交通码头分布运河沿岸。明清时期,更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和文化繁华之地。尤其是清代,河工、漕运、盐务三大要政均集中在扬州,铸就了今人所谓“落日的辉煌”。

P3-4

序言

在历史上,扬州、泰州地区曾是蜚声遐迩的东南重镇,具有襟带淮泗、控引江南的地理优势,利尽四海、民生所系的经济地位,磅礴郁积、精光勃发的文化积淀。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苏中、江淮地区,也是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津。山川形胜,人文氤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影响力赓续至今而经久不衰。

《扬泰文库》是扬州大学“扬、泰文化与“两个率先”重点学科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审美文化、扬州学派、经济管理、社会文化4个系列,80余种学术专著,共计2000余万字。文库汇集了众多学者的智慧和学识,体现了将扬、泰地区优秀的古代文化与灿烂的现代文明有机交融,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发扬光大的理念。文库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历史上,扬州、泰州地区曾是蜚声遐迩的东南重镇,具有襟带淮泗、控引江南的地理优势,利尽四海、民生所系的经济地位,磅礴郁积、精光勃发的文化积淀。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苏中、江淮地区,也是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津。山川形胜,人文氤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在商业文化、政治文化、管理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法制文化、学术文化、审美文化、语言文化、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辉煌的建树,对于当地及周边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力赓续至今而经久不衰。

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江苏省肩负着“两个率先”的神圣使命。在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和江泽民同志先后到江苏代表团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两个率先”,这是党中央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战略部署的高度对江苏作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对江苏提出的殷切希望。而扬州、泰州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在江苏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的整体目标中起着纽带和传导的关键作用。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终究需要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同时也必须得到文化的凝聚和引领,才能进入良性循环;需要在开发物质资源、经济资源之外开发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借助文化的巨大凝聚力和吸引力来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经济强省最终必须建成文化强省,经济发达地区最终势必成为文化发达地区。在这一点上,正如江泽民同志题词:“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扬州、泰州地区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无疑是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提升本地区文化品位必不可少的前提和背景,这种促进和提升的作用和意义甚至超出了本区域的范围而具有更为广阔的辐射空间,从而成为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方面。

扬州大学作为扬州、泰州地区惟一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借全国高校体制改革之东风,逐步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显著特点,深感有责任也有义务集中人文社科多学科的精干力量,发挥融通互补、协同作战的优势,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扬、泰文化进行综合研究,挖掘、整理其丰厚资源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阐扬其独特蕴涵并寻找与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变革相结合的生长点,对于地方乃至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江苏省人民政府在“九五”对扬州大学进行重点投资建设的基础上,于“十五”期间继续予以重点资助,主要培植能够充分体现学科交融、具有明显生长性且预期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五大重点学科,其中从人文社科诸学科中凝练而成的就是酝酿已久的《扬、泰文化与“两个率先”》重点学科。这一重点学科的凝成体现了将扬、泰地区优秀的古代文化与灿烂的现代文明有机交融,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发扬光大的理念,也符合扬州大学人文社科诸学科以往的专业背景、研究基础和今后的学术追求、学科发展。该重点学科包括了扬州、泰州地区审美文化研究,扬州学派研究,扬、泰及苏中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研究,扬、泰社会文化形态研究等4个研究方向。

《扬、泰文化与“两个率先”》重点学科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就是形成一套《扬泰文库》,其中包括4个系列80种学术专著,共计2000万字。这是一项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型文化工程,它汇集了众多学者的智慧和学识,体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可以期待,这套文库的出版,将对当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扬泰文库》出版之际,我们要向始终支持和关心《扬、泰文化与“两个率先”》重点学科建设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要向负责审定书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各位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筹划编辑出版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所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付出的智虑和辛劳,是这套文库得以问世不可或缺的前提和保证。

                 《扬泰文库》编辑委员会

                     2005年4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分明月--当代扬州女性/社会文化系列/扬泰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伟芳//杨慧//余大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08469
开本 32开
页数 4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1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442.7
丛书名 社会文化系列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