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繁花泣露
内容
编辑推荐

闭上眼睛倾听风夹杂着一季季的故事在我耳边娓娓诉说,花开的声音用心也可以听到,它们用盛大的美丽和枯萎对我讲述轮回,满山谷的树叶绘画出的浓重油彩。河边溪流翻转出的大朵浪花,优美的音乐……除了诗歌或剧本等说起来好像是不搭调的东西,青夏的《繁花泣露》里的确是包含了足够多的文体。小说、童话、生活随笔……相比之下,游记形式的散文应该是作者最擅长的,也许还是最热衷的,但其中最能够体现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并足以凸现出作者非常的写作天赋的,其实是书中那篇仅有的小说。

内容推荐

这本薄薄的册子,太过随意与无谓。就像孩子的信手涂鸦,与阅者分享的,不是文字的稚拙,也不是内容的空泛,只是在涂抹时的心情。写作,是很私人化的事情。一旦公布于众,便学了好似藏私时的愉悦,只有那份独一无二的宝贵情感,能够在多人看到时,显现它的别致光芒,可能不耀眼,不瑰丽不出众,但它出自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出自一个人最真实最质朴的方面,所以,它总归是独特的,与众不同。这里面,收录了散文,小说与游记。杂杂碎碎,摆拼在一起乱无章法。但我很喜欢这种不加修饰的状态,我甚至希望我的文字以手稿的形式出现。让每一笔的改动,让那潦草的划痕无声地将一份感触,更加完备地全盘托出,这种毫无保留,是需要勇气的。

目录

序言

去西藏

野百合的春天

谁的心被杀死在五月

青春的颜色

无题

假期偶感1

假期偶感2

外面的世界

游青城山

都江堰

飞驰的孩子

找到天堂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前有这么一个小孩,他总是一个人托着腮透过被灰尘蒙得斑驳的玻璃窗看向灰色的天空,呆呆地想。天,总是阴沉的铁灰色,有时,连灰色也没有了,就是一团污浊的空气混着不知具体是什么的色彩。这天空不知压抑了什么,总是有种让人喘不过气的感觉。没有阳光,终日只瞅见一个惨白了无生气的圆形东西半遮半掩地挂在天上。在这个城市里,谁又能知道,阳光究竟是什么呢?

孩子们不管这些,他们不像大人们永远挂一脸疲惫,皱紧眉头,迈着急促的步伐走在拥挤的大街上,在等红绿灯的短暂刹那,抬头不出声地咒骂这该死的鬼天气。天是灰的,没有阳光。不过没有关系,至少从孩子们嬉戏的身影里、忘形又天真的大笑里,可以嗅到一丝生机。孩子们永远没有梦想,啊不,他们的梦想就是在监牢般的城市里,玩得再开心些。

可他不。

这个孩子太不同寻常了。他的梦想蕴存在他小小的心里,逐渐瑰丽并清晰起来——“去西藏”。这个梦想让他变得更莫测深沉了。至少,大人们都这么认为。可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其实很单纯,并应拥有与其他孩子同样的快乐。可他不能,因为他是个白血病儿童。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城市太过恶劣的空气造成了这个孩子的悲剧,可他不知道。小小的年纪,还没有学会怨恨,更不明白应该怨谁,但他有种本能的渴望,渴望逃离这个地方,虽然他心里不清楚为什么。

孩子很乖,爸妈叮嘱他平时不能随便出门,他默默地点点头,清澈的大大眼睛里有种让人不忍对视的天真。于是,他就被囚禁在了这个大监牢的又一个小囚室——他的家。爸妈不可能有时间陪他,这点他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他们要在这个城市里不停地奔波、工作,来偿还用来治他病的那一笔近乎天文数字的债。所以看电视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单调又假惺惺的卡通片在他的眼里变得无聊。世界各地的风景介绍是他的最爱。只有在面对电视,面对这些如画般的风景时他才能忘却身边的一切。包括这个冰冷的城市、空荡的家和身上无时不在的病痛。他曾“跳”出过这个城市,游览过许多与这里太不一样的地方。而有一天,这是改变他信仰的一天,就像书中神奇的注定一样。那天下午,当他准时把电视机打开,调到旅游频道时,他被惊得目瞪口呆,一种感觉在他的身体里很深很热地震荡了一下,一个念头刹那间像强电流一样传遍了他全身。屏幕上,湛蓝的天,上面白得很有层次的云朵离大地好近。金色的太阳,那是真正的阳光。温暖的,柔软的,每一根草尖、一道细微的波浪都反射着太阳耀眼眩目的光芒。

一种声音,以他从来没有听过的高亢重复着一个婉转的调子。他牢牢记住了片尾打出来的最后几个字“西藏风光”。他的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敞亮,里面有种悄悄升腾的喜悦,他也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肯定一个想法:对!我要去那个地方,那个属于我的地方,叫西藏。

三个月后,他去了西藏。这个梦想实现得近乎残忍,因为他是由爸妈捧在手里,装在骨灰盒里,送到了他梦寐的地方。黑白照片上的他,笑容甜甜的,目光灼灼。

骨灰被人们的手送上了高原的纯净天空,随着轻风浸入了西藏阳光的细点中。

爸妈回到了那个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悲痛欲绝,心里哭喊:“我可怜的孩子!”

而在另一个世界,却分明响起了一个轻轻的声音:“不,我是幸福的。”

后记:

这是我在几年以前就写下的文字,也是我钟爱的一篇文字。因为我觉得它在不经意间悄悄把我的梦想用另一种形式流淌了出来。流淌得那么不经意,仿佛连我都不曾察觉。但它就这样,可爱似乎又有点无耻地把我完完全全的秘密都剖析了出来。的确,我故事里的小主人公是幸福的,因为他可以永远留在那个他爱得刻骨铭心的地方,直到与那片高贵的土地融为一体。我爱他,爱他天真的眼神、清澈的笑容、鼻尖耸起的有如阳光的细小皱纹。我爱他,他在小小年纪就抱病死去了,但他没有怨恨,苍白的嘴角扬起一道漂亮的红润弧度,这是他临死时的姿势,没有抗拒,没有悲凉,没有死亡的颓废气息,只有干净的微笑,以一种迎接的态度;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也可以不是一种悲剧,这使他有机会去体验另一个世界,去感受另一种生活——用心去感受、以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又或许,他小小的大脑和涉世未深的年纪并没有允许他想得如此深入。他也许只是为自己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无法体会到的。他可以结束自己无边的痛苦,要结束只能靠他自己,他的贫穷的家庭无法帮助他以另一种在别人看来完美的方式结束这种痛苦。那么只剩这一条路,在父母和其他人眼里无比悲伤但在他心里无比雀跃的道路。这就是我爱他的地方,面对死亡,只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生。孩子天真心灵里的哲学,是很多古稀老人所无法比拟的。

多好!我替他感到欣慰,毫无污染的一个灵魂重生在这个神圣又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西藏。你相信轮回吗?如果你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个孩子最终会完成他心中的愿望,那么,在命运之轮再一次因为被毫无瑕疵的梦想感动而转动起来的时候,在长着雪白翅膀的天使们温柔的注视下,在这个永远阳光普照的高原,很快就会多了一个拥有天真眼神、清澈笑容的孩子,你会看到他黑亮的头发和脸颊边两团健康的“高原红”,你会看到他自由奔跑的身影追逐着西藏圣洁的阳光……P12-15

序言

这本薄薄的册子,太过随意与无谓。就像孩子的信手涂鸦,与阅者分享的,不是文字的稚拙,也不是内容的空泛,只是在涂抹时的心情。写作,是很私人化的事情。一旦公布于众,便没了好似藏私时的愉悦,只有那份独一无二的宝贵情感,能够在多人看到时, 显现它的别致光芒,可能不耀眼,不瑰丽不出众,但它出自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出自一个人最真实最质朴的方面,所以,它总归是独特的,与众不同。

这里面,收录了散文,小说与游记。杂杂碎碎,摆拼在一起乱无章法。但我很喜欢这种不加修饰的状态,我甚至希望我的文字以手稿的形式出现。让每一笔的改动,让那潦草的划痕无声地将一份感触,更加完备地全盘托出,这种毫无保留,是需要勇气的。

我是个随性的人,太随意,有些漫无目的的感觉。喜欢照顾花草,却不喜欢与动物相处。养了两只小小的巴西龟,只是爱它们的沉默和闲适,在它们吞食时获得给予的满足。可能是因为感情脆弱的缘故,不愿意与通人性的宠物呆在一处。狗的吠叫,猫的娇鼾,鸟的学舌,包括一般的女生很喜爱的小动物与自己有身体上的亲近,我都不想领受。只爱给花草浇浇水,施些养料,修枝裁叶。当它们多长出一片碧澄的嫩叶或多绽放一朵新芳的花朵时,我就会欣然认为这是对我无言的报答。

看到花朵凋零是件令人心痛的事。但总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生命的循环往复,久了反倒感觉欣喜,再不伤春悲秋。但养宠物不一样,朝夕相伴,早已与感情最好的朋友无异,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总免不了大放悲声,养龟,多半是出于它们命硬的原因。

喜欢音乐。越来越不喜说话。看似两件事完全没有联系,实际我是戴着耳机晃悠悠过日子,身边的人说什么我要不听不见,要不装作听不见。耳边越是嘈杂我越觉得安宁,离了音乐我会耳鸣,因为进自习室不让听音乐我愤愤不平,不听东西我感觉至少五个闹钟在我身边响个不停,关都关不上。看着身边的人说话,嘴巴一张一合,完全无声。滑稽的就像拿着放大镜观察鱼在水中的呼吸状况,吐出一个个大而肥胖的水泡泡。所以渐渐变得不喜说话。这与从前的我大相径庭,于是我的同学说,我的青春期反应还真是大,又或者干脆被生活逼疯了。

一笑而过,仍然沉默。

写作是我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表达方式。要不然既不说话也不找另外的方式表达我会憋死。我写的作文在幼儿时代没人看得懂;在小学时代篇篇都是五星;在中学时代被老师判很低的分数还要被评语“这是什么东西”。

一点不觉得欣欢亦一点不感觉到委屈。反正程式化的文章我没能力写出来老师判很低分数也应该。

那,这里便是那些很真实却被认为一无是处的文字。它们都是我的宝贝,我没有时间顾及别人的评价。因为是我创造了它们,别人毕竟不比我了解的透彻。

但仍希望你们喜欢,以让我存些小小的期盼。

2005年6月6日 晚 9:35 于北京家中

后记

不知道怎么写,只好把想感谢的人一一罗列,因为他们,这本so—called习作才完整。

父母——听上去很一般,因为所有人不管干什么都要感谢父母。但是我要说,我的父母为我所付出的,不仅仅是这席书的心血,连同我长成到今日,已然悠悠十五载,这日夜不倦的教诲和引领,才算换来了个稍懂文墨的女儿。女儿的任性胡闹,不知给父母平添了多少烦忧。可父母忍着受着,被女儿嚷嚷得伤了心,仍旧关怀倍至,体贴入微。纵然多有娇惯,可管教也自是少不了。父严母慈,感谢上天赐予我如此家庭,令我受益终生,蒙恩不尽。

姐姐——我很幸运地拥有三个与我从小长到大的姐姐。这就有别于一般的独生子女,虽只是表亲却与手足无异。她们给我快乐,赶走孤寂,予我警示。她们知道我有写作的嗜好,便多次资以鼓励,给我信心,并使我感到姐妹的力量的伟大,是我多多少少的精神支柱。我们在一起分享快乐,度过苦痛,感谢上天赐予我如此姐妹,令我得以夙愿圆满。

几个朋友——朋友通常能够给人带来很大的动力,我并不例外。雅钰,初中三年的好友,灵感多源于她的存在,毫无保留地与她交心同德,实属多福。雷旭,我们昵称她“狗狗”。虽比我年长,却一副小孩模样,笑起来纯真自然,令人心底陡生温暖。她给予本书许多帮助,并给予文章诸多宝贵品评,感谢良多。小鱼,虽然他极不愿“出头露面”,可我思来想去,总觉得不能落下他。人好,但嘴巴“刻薄”,点出了许多我不易察觉的毛病,使我受益匪浅,谢谢他。还有刘小翔,本书的编辑,也是几个月前刚交上的良友,为人敦厚实诚,给了我不尽的帮助,真不知这样几句感谢是否仍旧欠缺了他太多。

要感谢的人数之不尽,一时无法一一说明。但大爱无痕,大音稀声。很多金贵的辅助是存在心底,难忘谨记的。所以再向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道声“感谢”。闭目合十,交握双手,为他们祈祷一一好人平安!

2005年7月6日早10:15 于北京家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繁花泣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青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27533
开本 32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2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