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铮院士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逾半个世纪。他始终秉承“求是”学风,弘扬创新精神,在我国大坝、水库、电站设计、建设中开拓创新,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国著名并且国际影响的工程技术专家。他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并出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本书是他撰写的作品,立论科学、思维缜密、文风朴实,充分展示了一位老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为国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图书 | 老生常谈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潘家铮院士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逾半个世纪。他始终秉承“求是”学风,弘扬创新精神,在我国大坝、水库、电站设计、建设中开拓创新,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国著名并且国际影响的工程技术专家。他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并出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本书是他撰写的作品,立论科学、思维缜密、文风朴实,充分展示了一位老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为国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目录 序 新世纪 新水利 水利工程不能只言利不言弊 在新的思想指导下进行西北水利工程建设 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九点看法 黄河下游治理问题的策略 黄河下游治理的主攻方向 长江整治与防洪建设 长江和发的新任务和新贡献 新世纪的中国能源问题 电力供需不能无止境增长 关于加速发展我国核电的建议 请不要把水电排斥在可再生能源之外 水电与中国 也谈不电开发的拆坝问题 水电开发失误不得、耽误不起 ——我对水电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 水电是绿色能源 ——答《澜沧江报》记者马琰同志问 十年回首话三峡 ——写在三峡工程蓄水时 三峡工程答疑录 ——答《神州学人》记者问 总得有人吃第一只螃蟹 ——谈水利科技创新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惟一出路 对“发展”与“关系”的再思考 社会呼唤能工巧匠 新世纪的人才问题 要为质量争天下 ——与《中国质理万里行》记者唐哲的对话 响应中央号召 加强两科联盟工作 ——在2004年两科联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认识自然 热爱自估 纪念蔡为武同志 一颗丹心献水电 ——怀念李鹗鼎同志 |
标签 | |
缩略图 | |
书名 | 老生常谈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家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2191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V-53 |
丛书名 | |
印张 | 6.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02 |
宽 | 138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