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国第一本以散文诗式的语言歌颂、解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由江苏省文化馆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戴珩创作。该书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向人们诗意地描述了江苏3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出江苏非物质文化的迷人神韵。其构思巧妙,诗意浓郁,视角独特,表达新颖,可读可诵,老少皆宜,让人耳目一新。
| 图书 | 人文遗韵(江苏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诗性解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全国第一本以散文诗式的语言歌颂、解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由江苏省文化馆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戴珩创作。该书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向人们诗意地描述了江苏3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出江苏非物质文化的迷人神韵。其构思巧妙,诗意浓郁,视角独特,表达新颖,可读可诵,老少皆宜,让人耳目一新。 目录 民间文学/001 人性之歌——白蛇传传说/003 东方之蝶——梁祝传说/008 亦真亦幻——董永传说/012 曼妙吴声——吴歌/016 民问音乐/021 清音雅韵——江南丝竹/023 俗曲珍品——海州五大宫调/027 姑苏仙乐——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033 传统戏剧/037 子夜丁香——昆曲/039 清丽之花——苏剧/045 维扬之音——扬剧/049 曲艺/053 迷人说唱——苏州评弹/055 曲艺奇葩——扬州评话/061 清风宜人——扬州清曲/066 民间美术/071 桃花灼灼——桃花坞木版年画/073 妙手生花——扬州剪纸/077 针生万趣——苏绣/082 呈露奇丽——扬州玉雕/088 创造生命——惠山泥人/094 传统手工技艺/099 紫玉金砂——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101 极致之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工艺/108 苏州制造——宋锦织造技艺/115 雕刻丝绸——苏州缂丝织造技艺/120 蓝白之美——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127 营造经典——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133 化土为金——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139 延展金色——南京金箔锻制技艺/145 演绎精致——明式家具制作技艺/151 魅人漆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156 抵达最佳——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161 见证古老——雕版印刷技艺/165 留存传统——金陵刻经印刷技艺/169 风生雅韵——制扇技艺/173 戏剧花萼——剧装戏具制作技艺/178 竞飞心灵——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182 民俗/189 狂欢之节——苏州端午习俗/191 灯映金陵——秦淮灯会/197 水乡智慧——苏州角直水乡妇女服饰/202 后记/207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人文遗韵(江苏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诗性解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戴珩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01559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74 |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9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48 |
| 宽 | 192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6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