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人最杰出的成就表现在市政工程方面,他们修筑了规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桥梁、广场、公共浴池等设施。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罗马艺术与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帮助读者了解罗马艺术的悠久传统和惊人的适应能力。
图书 | 罗马世界的艺术与身份/古典与现代艺术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人最杰出的成就表现在市政工程方面,他们修筑了规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桥梁、广场、公共浴池等设施。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罗马艺术与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帮助读者了解罗马艺术的悠久传统和惊人的适应能力。 内容推荐 艾娃·德·安布拉(Eve D’Ambra)的这本专著以个人、社会和文化身份为着眼点,从全新的角度评价了古罗马艺术和建筑,令人耳目一新。在罗马社会中,家财万贯、温文尔雅是攫取、占有权力的必要手段。因此,无论是购买希腊雕塑复制品,修建豪华别墅,还是委托工匠制作头像,拥有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其鼎盛之时,罗马帝国气势恢宏,俨然势不可挡。迎纳外族为其国民,释放奴隶,赐其公民身份。社会虽等级森严,地位变动上下自如。 艾娃·德·安布拉讨论了社会阶层各异的赞助人,上至皇帝王室,下至鞋匠工匠。他们来自帝国不同地区,种族迥异。她比较了描绘皇家和军事胜利的意象和最为简陋的丧葬浮雕之间的相似之处。有些行省艺术品仿效了盛行的帝王作品,但有些作品却与之相抗衡。艾娃·德·安布拉使用的资料种类众多,雕塑、壁画、装饰艺术、铸币和建筑,均有所涉及。资料的来源极广,从意大利一直到罗马帝国的边疆,无不囊括。令人感叹罗马艺术的悠久传统和惊人的适应能力。同时,作者还将研究视野扩展至公元4世纪。作者发现,尽管基督教当时逐渐占据支配地位,但在当时的艺术和建筑中,罗马风格和主题的影响仍在延续。 目录 地图:2世纪晚期的罗马帝国疆域图 意大利地图 引言 罗马帝国和罗马神话 根基 对主流文化的反应 从共和国到帝国 第一章 社会阶层 身份和地位 上流社会 城市工人阶级 妇女和家庭 外族人和内部人 第二章 城市和市区 城市:文明的社会 城市风光 君主和臣民 第三章 人像和纪念 高贵与低贱 端庄与装扮 英雄模式 寄托哀思 第四章 房屋和内部彩饰 家务与义务 花园 画出来的景观 第五章 帝国的边疆 城市与乡村 权利与特权 神与宗教 大事年表 文化及艺术大事 参考文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罗马世界的艺术与身份/古典与现代艺术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艾娃·德·安布拉 |
译者 | 张广龙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0943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54.6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5.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6-4405号 |
版权提供者 |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