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张爱玲的意象世界/鹅毛信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垂注青少年精神成长,陶冶“同龄鸟”人文情怀,为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提供优质“精神套餐”。

伴着癸未羊年的春风,遥想青春校园的清新,“鹅毛信文库”的出版设想飘落在久久渴盼的心海。我们真的欣喜于这个有趣创意,大学教育者与出版人携手同心,关注青少年精神成长,陶冶新世纪新人的人文情怀,我们心里充盈着幸福……

老宅、天井、阳台、镜面、屏风、满月、蚀月、正午的太阳、下午的太阳、胡琴声、三弦声、锣鼓声……张爱玲创造了一个意象的世界。在老宅里或老宅外,在月亮照着与照不着的地方,在太阳下面或不在太阳下面,她的世界,虽近荒凉,却带着世俗的希望,从生命的底里涌动与勃发,总能温暖人心。

内容推荐

张爱玲用老宅、天井、阳台、镜面、屏风、满月、蚀月、正午的太阳、下午的太阳、胡琴声、三弦声、锣鼓声……创造了一个意象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春天那般明媚,更没有夏天那般热烈,出非如冬天那般的全部清冷,是仲秋而趋向晚秋色浓重,细细地看,却是万紫千红;明暗交替,阴阴地藏着弃暗投明的动机;有难以自抑的寒意,但又有炉火升起的氤氲。在老宅里或老宅外,在月亮照着与照不着的地方,在太阳下面或不在太阳下面,她的世界,虽近荒凉,却带着世俗的希望,从生命的底里涌动与勃发,总能温暖人心。

时代等不及了,生命自顾自地溜走了,人世的安稳,还是要的。

目录

引言

第一章:低到尘埃里的天才梦

第二章:阴阳交界处的家语者

第三章:镜像中的物理与人情

第四章:月光下的忧郁与癫狂

第五章:黄黄的太阳是荒荒的

第六章:乐声载不动的人世悉愁

张爱玲年表

参考书目

后记

出版者的话

试读章节

从张爱玲的这份投稿信可以看出,虽然信写得很平淡,可出于一个九岁小孩的笔下,却也是十分难得的。其中,小小的张爱玲就记日记,表明她从小就是一个勤奋的学生,并且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知道要以不同于别人的画子来投稿,也算认识到了创作与发表作品是要有自己的特色的。可惜的是,《新闻报》没有发表张爱玲的日记或画子,要是发表了,张爱玲最早的习作,就会留给我们,看看张爱玲在杭州玩了些什么地方,交了些什么小朋友,画了些什么画子,以她稚气的眼睛看人事,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其实,从张爱玲的《存稿》及《天才梦》两文所提供的线索看,她的创作要从七岁算起。那年,她写了一篇家庭伦理的小说,叙述一个小康之家,姓云,娶的媳妇叫月娥,小姑子叫凤娥。哥哥出门经商去了,于是凤娥便定下计策陷害嫂嫂。小说没有写完,有点三言二拍的味道,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家庭中,姑嫂之间总是多有矛盾的。张爱玲后来写的小说也大多为家庭问题的,在她小小年纪的时候,可能已经埋下了以后发展的根子。另外,她写了一篇历史小说,开头便是“话说隋末唐初的时候”,颇有《隋唐演义》的样式,这是因为她喜欢隋末唐初那个时代,觉得它是兴兴轰轰橙红色的,可是只在一个旧账簿的空页上写了一张,没有写完。但这与她后来的创作似乎也有关系。开头用话说的方式引入,有一种辽远的感觉,读来很凄凉。如《倾城之恋》以胡琴的咿咿呀呀声开头,虽然不是用的“话说”,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张爱玲这个时候,还沉浸在历史故事中,倒是与她的年龄相一致的,她后来创作的《霸王别姬》,也是历史题材,算是张爱玲为自己曾经爱好的历史故事还了一个愿。此后,张爱玲没有再写历史题材,可中国历史始终是她的作品的背景,由此加重了作品的文化氛围与思想意义。张爱玲是一个生活在她的时代的作家,眼光却向着那悠悠的历史长空投去无限的眷恋,这一瞥,终于将她自己与中国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那类特别具有中国味道的作家。P3-4

序言

张爱玲,张爱玲,这个名字真的很俗气,读来读去,想来想去,找不到什么深奥的含义。据说是张爱玲上小学时,母亲为她临时起的。鲁迅原名周树人,肩负着改造国民的热切期望,是沉重的激越的;茅盾的这个笔名,原来是矛盾的谐音,其中包含着对时代与社会的迷茫感受在内;冰心的名字,含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寓意,是冰清玉洁;丁玲、萧红、老舍、曹禺、巴金、沈从文、艾青、李金发,哪一个名字都比张爱玲的名字好听,有诗意,像个作家,他们甚至还有无数个笔名相映衬,反射得作家头上总是环绕着五彩的光环。唯有张爱玲,张是一个大姓,普普通通,爱玲是一个俗名,极不像一个作家所有的。即使取名之初,她的母亲不知道她日后会成为一个大作家,那张爱玲长大以后,特别是成名以后,完全有理由改个名字,以配她的文名。但她没有这样做,直到老死异国他乡,还是那个俗气的名字,叫张爱玲。想想就叫人心动不已,那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张爱玲,还是一个中国名,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同名,中国人。据张爱玲后来的解释,她不愿改名,是因为“中罔的一切都是太好听,太顺口了。固然,不中听,不中看,不一定就不中用;可是世上有用的人往往是俗人。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这就是张爱玲的性格,气质,风格,她的可爱处。她爱她自己,她爱她原来的那个名字,她爱的正是那份俗气,在这份俗气的背后,她却用自己的才能向中国,向世界,证明了她不是一个庸俗的人,她有的是杰出的创造力。她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以《传奇》和《流言》创造过文坛奇迹,一代才女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隔了半个多世纪,她走了,却又_住21世纪初的中国文坛再次创造了她的奇迹,一代才女成了引领文坛热潮的旗手,张爱玲走进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里。“说不完的张爱玲”,“永远的张爱玲”,“张爱玲末完”,这些或研究或怀念的文章抒写了张爱玲对于我们现今这个世界的影响,没有结束,也结束不了。

一代才女悄悄走了,一代又一代的“张迷”却诞生了。

后记

研究张爱玲,是我近年的一个爱好。原因很简单,张爱玲的作品特别美,读后流连忘返,如入艺术的迷宫,虽然出不来,心里乐意。2004年出版了《想像张爱玲》一书,算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但在过去几年里,我还发表过一些关于张爱玲作品意象的文章,能够再次出版研究张爱玲的著作,当然也就选择意象作为主题来构思了。加上我已经毕业的博士生薛雯与硕士生黄王蓉也写过研究张爱玲的文章,于是就邀她们加入,共同完成这次的研读。我先期发表的是:《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原型》《物理·人情·原型——张爱玲作品中的镜象分析》,薛雯发表的是:《色彩·音乐·艺术性——以艺术的眼光解读张爱玲》,黄玉蓉完成的硕士论文是:《论张爱玲的太阳意象》。我们在原有论文的基础上经过改写、加写,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整个书稿由我们三人分头承担自己的章节,最后由我定稿,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

这本书的特点是强调审美鉴赏。对于一个创造关的作家来讲,唯有老老实实地进行鉴赏才能对得起她。西方的加世纪曾被学术界称作“批评的世纪”,这是批评的光荣,但这并不是说20世纪的中外批评没有失误。我们认为它的最大失误就是从事批评活动时,注重了理论性,轻视了对作品的鉴赏,将一个原本充满了审美愉阮的活动变得枯燥无味,结果,既不能进入作品的天地,又无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对双方都是大的损失。因此,当夏中义先生为宁夏人民出版社主编“鹅毛信文库”(文库主要面向中学生及大学生)约我们写稿时,我们以为有了一次机会,想将张爱玲介绍给读者,并通过一次审美的对话与交流,将我们的阅读感受传达给读者。老实说,在这本书里,我们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仅仅认为文学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事实——追求心性的书写。书稿只求写出张爱玲对人性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以及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也就视作完成任务了。

今年是张爱玲逝世十周年,这本小书算是我们对她的一个纪念吧。回顾近十年来,张爱玲确实很红,她的书总是出现在书店的“最新图书”专柜上,又出现了难以计数的研究论文,这令一些人感到不舒服,抱着拒绝的态度,找出种种理由来加以否定,试图减弱张爱玲的影响。让他们否定吧!张爱玲创造了杰出的艺术品,进入了文学史,这不是一二人的阻挠就能奏效的。让我们喜欢什么,就肯定什么吧!尊重张爱玲的劳动,欣赏张爱玲的艺术,继承张爱玲的传统,对于推进中国文学的发展,不是错的,而是对了。张爱玲不仅为近百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一种类型,也为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风格。前有李清照,后有张爱玲,这两位旷世才女,辉映于中国文学的灿烂星空。

最后要感谢责任编辑哈若蕙女士,她在黄河边,贺兰山下,给我寄来了贺兰石的印章,让我深深地将宁夏印在心中,那里是一个辽阔而美丽的地方。沙湖的金沙碧水,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纵横交错的沟渠中流涌的黄河水,是在一片浑黄的色彩中创造着西部的传奇:天下黄河富宁夏,天下黄河美宁夏。

刘锋杰

2005年9月28日于苏州金鸡湖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张爱玲的意象世界/鹅毛信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锋杰//薛雯//黄玉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31277
开本 32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191
14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