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隐藏在暗处,随时随地都会附在现代人身上的种种精神、心理疾病,现代人必须学会应对的本领,在紧张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如何使自己放松下来。如何才能更好的放松自己,预防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呢?本书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选出生活中较为典型的心理危机的案例,有儿童、学生、成年人、老年人等,对当代人的一些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治疗与预防的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可操作性。
图书 | 当代人心理危机救助指南 |
内容 | 编辑推荐 面对隐藏在暗处,随时随地都会附在现代人身上的种种精神、心理疾病,现代人必须学会应对的本领,在紧张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如何使自己放松下来。如何才能更好的放松自己,预防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呢?本书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选出生活中较为典型的心理危机的案例,有儿童、学生、成年人、老年人等,对当代人的一些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治疗与预防的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可操作性。 内容推荐 本书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选出生活中较为典型的心理危机的案例,有儿童、学生、成年人、老年人等,其内容涉及社会的多个层面。在“案例回放”、“专家评析”、“症状描述”、“治疗方案”等栏目下,对当代人的一些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治疗与预防的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可操作性。 目录 1.被心灵阴影笼罩的孩子们 儿童社交敏感症,脆弱的心灵需要关爱 儿童多动症,不止是顽皮的象征 儿童焦虚症,难以弥合的精神伤害 儿童自闭症,孤独的心灵需要抚慰 青少年强迫症,梦魇般的心灵压力 社交恐惧症,孩子需要集体的力量 2.饱受心理煎熬的考生 考前焦虚症,多方“关怀”令考生不堪负荷 考前抑郁症,压力不仅仅源于考试 考场恐惧症,影响学生未来的黑色巨石 3.“象牙塔”内的“心病” 人际交往危机,涉世之初的无所适从 自我意识障碍,青年期难以完善的人性 心理适应障碍,新群体中难寻立锥之地 择业心理障碍,即将走向社会的困惑 情感心理障碍,需要面对的情感世界 大学生抑郁症,封闭的心灵渴望敝开 大学生焦虑症,令学生难以继续 大学生强迫症,陷入自我折磨的深渊 4.网络侵袭了他们的心灵 Q虫社交恐惧症,迷失在虚拟世界 网络聊天综合征,沉迷不醒何时休 聊天室幽闭症,他们活在真空地带 电子邮件综合征,深陷“伊妹儿”的羁绊 互联网打印综合征,超乎想象的依赖 网络性爱痴迷症,渴望与恐惧相互交织 5.心力交瘁的现代女性 神经衰弱,面容日复憔悴的根源 产后忧郁症,伴随新生命而来的困扰 女性焦虑症,被忧心忡忡占据的生活 癔症,历史悠久的疯狂 更年期综合征,突然变得难以相处 6.呵护男人的“玻璃”心 慢性疲劳综合征,精疲力竭的男人们 心理性ED症,男性信心的缺失 男性忧郁症,犹如“豺狼虎豹” 性变态,并非都是“流氓成性” 7.“性”病还需要“心药医” 性洁癖,人为造成的婚姻危机 性压抑,幸福婚姻的绊脚石 性冷淡,不易愈合的婚姻伤口 8.老年人,一个更需要呵护的群体 老年恐惧症,他们是如此的无助 老年焦虑症,心烦意乱为哪般 老年忧郁症,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 老年疑病症,对自身的过分爱怜 老年痴呆症,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老年精神分裂症,无法感受亲情的关爱 9.解救人际关系的严重失调的个体 社交恐惧症,何时走出“自我世界” 社交焦虑症,缘何如此坐立难安 社交强迫症,难以自已的人们 10.职业重压侵袭都市人 “星期一综合征”,难以消除的郁闷 “节后综合征”,迟迟不能进入工作状态 “白领综合征”,写字楼内的隐患 “职业厌倦综合征”,身与心的疲惫 11.“抢救”情绪负重的人们 躁狂症,发生在身边的疯狂 抑郁症,貌似温柔的灵魂杀手 自闭症,其实并不限于行业 试读章节 自我意识障碍青年期难以完善的人性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三者的辩证统一。所谓自我意识障碍是指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以至于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而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 青年期(青春期后期)被称为“第二次诞生”期,是自我意识迅速确立和发展的阶段。青年期又一重大发展课题就是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这一发展课题的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健全人格能否建立。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问内,他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带有主观片面性容易产生自我意识障碍。案例回放(十一) 案例1 学生周某,日语旅游专业学生。 进入大学以后,周某学习成绩一般,但他性格开朗,与其他同学相处融洽。他认为大学是自己生活的新开端,因此,从言谈举止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想做到尽善尽美,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可越是这样想,越感到自己处处都不如意。 一次上课回答问题时,尽管老师肯定了他的答案,但在坐下来的瞬间,周某发现几个女生在偷偷地注意他,似乎还议论着什么,他顿时感觉难受极了。过了几天,他仿佛感到同学们都在议论自己,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让他产生牵连性想象。刚进入大学时的那种自信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期中考试,周某的综合日语没有及格,当他接到补考通知后,一连几个晚上失眠,并由此引起忧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案例2 光劲在选修课班上总是坐在第一排,三个学期都是选修同一门课,他说他每次都能够从中获益。上课时他也发言,但看问题的角度经常不同于大家。 老师原来以为他仅仅是喜欢这个科目而已。可是,有一次他对老师说:“老师,我想请您帮我做一次咨询,想请您帮助我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他所就读的院系每年招收数百名学生,而他几乎是以最高的分数被录取的。问题是他总要与他的哥哥相比。他哥哥就读于清华大学,而光劲觉得自己处处都比不上自己的哥哥。专家评析 学生周某的情况应属突发性的,而光劲则属于较为持久性的。 两位学生的个性中都有敏感、冲动、抑郁的倾向,存有缺乏主观努力、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不重视专业学习、虚荣等不足之处。他们都存在自我意识障碍,均为自我评价过低的表现。 周某因为回答问题遭同学议论一件小事,无形中给他的心理施加了压力,引起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对生活与学习失去了自信心;而光劲同学则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哥哥,所以产生了对自己过低的评价。 P41-42 序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各种压力像重重大山一样压在了我们的身上。许多人开始出现精神紧张、困惑、失眠、焦虑、抑郁……心理疾病往往就在这时候产生了。在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精神、心理疾病是难以治疗的。其实,心理疾病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关注,很多心理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心理疾病却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许多人认为,现代人的精神、心理疾病与基因有关。的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有很多精神、心理疾病都与基因有关。但是,基因仅仅说明了心理的稳定状态和发育倾向,它只不过是先天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精神、心理疾病内因的一个小的方面。对于精神、心理问题,单纯归咎于基因方面显然是失之偏颇的。人与人本身就存在多样性,这是社会丰富多彩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缺陷,基因并不能说明人的优劣。特别是精神、心理疾病,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以及个人的生理、心理体验的综合作用,使基因早已不能对其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作用了。精神、心理疾病往往都是后天的因素诱发而成的。 导致现代人精神、心理疾病的十大诱因是: 1.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2.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3.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4.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5.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6.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7.父母的过分溺爱; 8.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9.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10.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 面对隐藏在暗处,随时随地都会附在现代人身上的种种精神、心理疾病,现代人必须学会应对的本领,在紧张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如何使自己放松下来。如何才能更好的放松自己,预防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呢?专家建议:现代人应当学会平衡自己的生活、适当的锻炼、做一些松弛运动,以缓解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另外,面对挑战,也应该学会增强一些抗挫力,增强抗挫力的方法之一就是有意识地让自己去认识挫折、面对挫折,也可以让自己投身到一些困难中去,从中汲取一些抗挫经验,让自己增强抗挫意识。当有一天真的面对挫折,也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现代人对生理健康的重要性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了心理疾病的增多。在此,我们要对忙碌的现代人说一声:“请记住,健康身体一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 把这本《当代人心理危机救助指南》献给读者的目的就是要提醒读者:精神、心理疾病对于我们来说绝不可以视而不见,它是我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回避它们的存在,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毫不夸张地说,精神、心理疾病随时都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态度,做到认识疾病,正确面对,提前预防。如果精神、心理疾病发生了,应该及早地医治,防止恶化,聪明的朋友甚至应该在征兆来临时动手救治。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的“治疗方案”只是一般的原则意见,并非医生开出的处方,因此仅供读者参考。科学的救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可能患有心理疾病的朋友,建议在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确诊,以便积极有效地展开救治。这也正是本书作者要向读者朋友们表达的诚挚愿望。 作 者 2006年5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人心理危机救助指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晓婕//王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23854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395.6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