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家论佛/十家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十家论丛”之一种,主题为对中国影响深远而博大精深之佛学,由司马琪、韩金科、高峰、沈思醒等参与主编。选取近百年来中国的佛学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位大家——杨文会、梁启超、章太炎、欧阳竟吾、熊十力、胡适、吕瀓、汤用彤、任继愈、苏渊雷——的佛学研究成果中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汇成一册,呈现近百年来中国佛学研究的精粹,给佛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方便的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为“十家论丛”之一种,主题为对中国影响深远而博大精深之佛学,由司马琪、韩金科、高峰、沈思醒等参与主编,内容包括杨文会论佛、梁启超论佛、章太炎论佛、欧阳竟无论佛、熊十力论佛、胡适论佛、吕澂论佛、汤用彤论佛、任继愈论佛和苏渊雷论佛,给佛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方便的参考。

目录

十家论丛总序

《十家论佛》编纂说明

杨文会论佛

梁启超论佛

章太炎论佛

欧阳竟无论佛

熊十力论佛

胡适论佛

吕澂论佛

汤用彤论佛

任继愈论佛

苏渊雷论佛

试读章节

翻开过去一代人的年谱,我们可以从那些记录文字中,了解到我们的先辈是在怎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下,不畏世难,艰苦卓绝,奋发努力地为后人开创一个新时代。20世纪初叶,是具有五千多年古国文明的中国,由“帝制”走向“共和”的非常时期。辛亥革命爆发前三年即1908年,也就是杨仁山居士在南京金陵刻经处内开办佛学堂“祗洹精舍”的那一年的九月廿九(农历),一位与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毫无差异的男婴呱呱坠地了。他呼吸着时代气息,覆被着战争风云,萌发着悲悯性情,紧系着世纪的脚步,渐渐成长起来。他便是日后史禅兼擅的苏渊雷先生。

一、家庭身世

苏渊雷(1908-1995),原名忠常,自改中常。后取“渊默雷声”之意,更名“渊雷”。字仲翔,号晚署钵翁。生于浙江省平阳县(今属苍南县)一个叫做玉龙口乡村的书香之家。父亲苏寿芝,是当时的国学生。累世耕读,家道小康。1912年,苏渊雷父亲因病辞世,兄弟两人唯孀母是依,颇乏童年乐趣。后受外祖父熏陶,渐谙诗词音韵之学。及长,于文史哲有关古籍无不涉猎。

二、芸窗欣课

苏渊雷十三岁时乘渡船夜泊安溪,有诗作:“山作家乡水作村,安溪信宿耿黄昏。孤篷一夜听春雨,不梦巫山也断魂。”其少年才华,跃然纸上。稍长,悲心不泯,忧国忧民,和同学蔡雄一起投身爱国救亡的学生运动,后蔡雄不幸罹难。如他自己在《玄黄集序》中日:‘‘年十九,遘党祸。七载得生还,而蔡君已及难。既佣书海上,缁尘京国,岁月磋跎,年三十矣。抗倭军兴,世变益亟。虫吟碌碌,复何足称?然笔下伤心,未能自已。抚今追昔,聊慰生死契阔之思耳。”

卢沟桥事变前半年,即1936年底,先生应邀赴南京正中书局任编辑,举家自苏州移居南京城北。当时杨仁山弟子欧阳竟无,在其自创的支那内学院开讲,经游于默引介,苏渊雷前往支那内学院,亲聆欧阳大居士讲解佛学,从此涉入佛门。由大、小乘佛学分系,到性宗、相宗之别,乃至贤首、天台、禅宗、净土、律宗、密宗、俱舍、成实诸宗,无不一一顺藤摸瓜,爬梳整理。并寻觅经论,加以研读,因而著有《大小乘佛学的系统》、《道安、罗什、法显、玄奘对中国佛学的重大贡献》、《隋唐佛学的新气象》等文论及《玄奘》一书。抗战爆发,避地重庆,始读《碧岩录》、《雪窦颂古》诸书,如他自己所说:“于禅宗各种公案,了了胸中,心焉独好。”于是,他转而热衷公案参究,钻研禅门典籍。并找出佛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互相间的联系,赋文追索。

苏渊雷参究公案,有所感悟,他认为:一个人除了当“对于世界获得更彻底的认识;对于思维获得更严密的训练;对于人生获得更合理的态度”外,更应当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凡事要“想得通,看得透,忍得住,放得下”。处处不以放大了的自我为执见,便不难进入一个达入无疵,超拔无滞的境界。P480-481

序言

《十家论佛》编纂说明

佛法东来,自汉迄今,期间经历了起落更代、盛极而衰、剥尽复来的漫长过程。19世纪中叶,由杨文会先生于1866年创办金陵刻经处,刊印第一部书《净土四经》。后来杨文会随曾纪泽出使英法,结识日本佛教学者南条文雄,托其寻回我国久佚的隋唐古德注疏如《中论疏》《百论疏》《唯识述记》《因明论疏》等。杨文会归国后又把这些佚经刊印出来,并因经说法,引起讨论。从此,佛学研究得以振兴,开启了我国学术界佛学研究的新风尚。一大批爱国学士,如宋平子、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都受到佛学的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和斗争中表现出的那种大雄无畏、勇猛精进的精神和悲天悯人、仁民爱物的胸怀,不能说与佛学没有关系,就连他们的治学方法,也有相当部分是得力于佛学《因明》的研习。

毛泽东亦对佛学有相当的研究。他不仅自己研究,而且还鼓励学者们研究,并指示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研究佛教。毛泽东尤其对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发展大乘空宗思想,突出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很欣赏。认为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他还说“宋朝的理学是从唐朝禅宗发展起来的,由主观唯心论到客观唯心论。有佛、道,不出入佛道是不对的。”(《毛泽东1964.8.18北戴河讲话》,引自《毛泽东与佛教》,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哲学研究者普遍认为毛泽东的讲话实质上向我们揭示了从慧能到宋代理学“这五六百年间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有鉴于近现代佛学研究名家在佛学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及其对我国百年来学术思想界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觉得有必要将这些佛学名家有代表性的佛学论著编选刊布,以利于广大读者对近现代佛学研究的了解。但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能选辑近现代佛学研究专家杨文会、梁启超、章太炎、欧阳竟无、熊十力、胡适、吕潋、汤用彤、任继愈、苏渊雷十家的著作,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印出版。我们感到遗憾的是我们未能将近现代所有对佛学研究有贡献的学者都框入十家之列,然而这并不意味他们的研究成果没有价值;相反,他们的学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再者,这次我们选辑的佛学名家未包括佛门中的高僧。佛门高僧如太虚、弘一、印光、印顺等,对佛学研究之精深,令人感叹。我们希望有朝一日,在各方面的条件更为宽裕的情况下,再博采众长,编选《十家论佛》之续册,以飨读者。

按照《十家论丛》体例,编委会聘请黄夏年、朱义禄、高峰、沈诗醒、程新国、杨书铖、雷海燕等专家学者,为《十家论佛》撰写了一些介绍性的文章,这些文章仅是后学者对前人学术研究的一些认识体会。不一定都讲得正确、完备,仅供读者参考。

熊十力是佛学研究大家,但他的文章不太好懂,我们选择了著名学者冯友兰、任继愈对熊十力的论述作为代序,读者从这两位老学者的论述中,不仅可以了解熊十力的学术观点,亦可对这位哲人的高尚品德有所认识。

本编筹划工作开始于1993年,当时的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春波(吕潋的学生),参编者有司马琪、黄夏年、李曦等。为时不久(1994年初),张春波因病去世,后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苏渊雷继任主编,参编者有司马琪、沈诗醒、欧国藩等。1995年苏渊雷亦因病去世,后由司马琪继任主编,参编者有上海市委党校高峰和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兼研究员韩金科等。2003年全书编成,2004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李伟国和责编孙瑜等人支持下,此书列入出版计划。本书的出版亦是对张春波研究员和苏渊雷老教授及一切为本书贡献过力量的同道们的纪念。

《十家论佛》编辑小组

2004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家论佛/十家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司马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2023
开本 16开
页数 5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6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53
丛书名
印张 3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7
152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2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