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刺破梦境/水心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城市历史风物、文化时尚、旅行的描述来表达对周遭世界的观察理解,并涉及电影、美术、音乐、文学的艺术评论文字,在短小的篇幅中显示了作者文字一以贯之的精致优美、敏感细腻的特色;对中外文化名人的素描式的特写,则细致人微、栩栩如生。

内容推荐

“沧海桑田,时代更迭,城市的建筑上苔藓斑驳,器皿上的黄金早已剥落。但是,就在我们的身边,上海的过去正像一艘潜水艇悄悄地驶进上海的未来。”这是诗人王寅眼中的现代都市,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的融合与交织流淌在平静的文字之中。

《刺破梦境》是诗人王寅十余年随笔创作的精选集。在这部随笔集中,除了以对城市历史风物、文化时尚、旅行的描述来表达对周遭世界的观察理解之外,涉及得最多的对象是艺术,诸多涉及电影、美术、音乐、文学的艺术评论文字,在短小的篇幅中显示了作者文字一以贯之的精致优美、敏感细腻的特色;对中外文化名人的素描式的特写,则细致人微、栩栩如生。

目录

城 市

现代的塔/3

剧院/5

后台/7

北欧多云的天空/9

小的神秘/1l

照片/12

遗物的边缘/14

亲密与和谐/16

纪念秋天/19

或许/2l

茶叶店/23

自行车闪着鱼鳞般的光芒/25

山阴路,浅灰的中间色调/27

汇中饭店/30

沉船/32

国际饭店/35

散落的册页/37

消失的雄鸡/47

“明星”的故事/57

风衣/70

香水/73

火机/76

雨伞/79

提包/82

旅 行

航行/87

观光电影礼赞/90

忧郁的旅行/92

白色细沙/94

感动/96

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99

像发卡一样弯曲的急转弯/103

澳门观景记/105

工业大厦里的独立剧社/11O

跑车与蛋挞/116

艺 术

远离城市的电影/121

纸上的电影/124

欧洲电影:不加糖的咖啡/128

磨损的铜镜/130

我爱肖邦/137

大师的晚年/139

大师们的纪念/141

舞蹈的雕塑/143

雌老鼠、比目鱼与君特.格拉斯/146

盖伯丁/149

给火星人看的照片/152

行者肖全/157

陆元敏:与河流同行/159

旁观者钟鸣/162

谭盾之夜/166

上海:看得见的世界第一/169

展览会上的图画/172

生活的意志或遵循自然/176

一种诗人和另一种诗人/178

洒满阳光的海岸/180

阅 读

熟悉而令人苦痛的魅力/189

刺破梦境和黑暗的明灯/192

“一切极恶全像花儿一样盛开”/195

普希金传/198

布宁,令人心碎的名字/200

以死亡欢庆生命的诗人/202

老虎的金黄/205

流泪的眼睛/208

俄罗斯的倾诉/211

1981年春天的西尔维亚·普拉斯/215

古罗马戏剧的光辉/218

时代的玻璃杯/221

在风景和词语之间/223

获致宁静的渡舟/225

拉美散文的使命/228

大树之叶/231

在《格凋》之外/233

毁灭的激情/236

我们的平安/238

美杜莎的笑声/241

献给我的母亲/243

两本自传/245

画商詹伯尔日记/247

神秘的激情飞扬的文字/250

毕加索如同亚当和夏娃/253

建筑的钟/255

伟大建筑的图画/258

大师之美/260

辉煌的小提琴/262

时间机器的历史/264

在胶片上留住了时间/266

永恒的奇观/269

后 记/27l

试读章节

国际饭店

上海的城市标志一直与建筑的高度有关,现在是东方明珠电视塔,而在以前,则是国际饭店。国际饭店垄断上海乃至中国的绝对高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样的纪录既是空前的,应该也是绝后的。国际饭店几乎成了上海一个历史阶段的同义词,它也因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

1934年,国际饭店在南京路上破土动工,见惯世面的上海人也纷纷为之吸引,其中就有银行家的公子贝聿铭。少年贝聿铭一开始不相信建筑能够升到人们传说的二十六层楼的高度,他在南阳路上的家与国际饭店相距不远,每到周末他就去施工现场观看大楼像变魔术一样慢慢升高。当国际饭店终于落成的时候,贝聿铭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憧憬:“我沉醉在建设一幢和国际饭店一般高的大楼的设想中,当时这种想法对于我就像登月旅行对于今天的小青年一样令人激动。我断定这就是我想做的工作。”第二年,贝聿铭就远涉重洋,去美国学习建筑学了。当贝聿铭在五十年后重新回到上海滩的时候,已经是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了。

用青岛花岗石作外墙的国际饭店,有着深褐色的建筑外观。这幢被称为美国二十年代摩天楼直接翻版的建筑,出自一位匈牙利建筑师的手笔。仅存的一张照片,告诉我们这位建筑师的模样:戴着金丝边眼镜,鬓发斑白,穿着粗花呢的西服,正在全神贯注地阅读。在上海生活多年的邬达克,在东方实现了他的建筑梦想,他为上海没汁了多幢有影响的建筑,包括与国际饭店紧邻的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是为他带来最高荣誉的作品。但就是这样一位对上海的城市发展有过重要贡献的建筑师却几乎被遗忘了。

童年记忆中的一幅照片始终历历在目:国际饭店的倒影映现在人民公园的一潭清水之中。但是这样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三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建筑高度不断被刷新,国际饭店从前台隐退了,高大的杉树沿着南京路齐齐地站立起来,沿街的商店轻而易举地将看向国际饭店的视线完全挡住了,更不要说什么倒影了。

一个冬日的上午,在改建后的国际饭店十五楼面南的咖啡室里,阳光缓缓移动在深色的桌椅上。这里正对人民公园一一昔日的跑马厅,六十年前,大亨和阔老就是在这里俯瞰赛马的盛况。前不久,饭店悄悄地将内部整修一新。统一、素静、简洁。饭店客房的墙上装饰的不是风景和山水花鸟,而是一些西方古典和现代建筑的设汁草图。这是一个十分棒的创意,而且十分适合国际饭店。一位参与国际饭店改建设计的青年建筑师,将他的婚礼放在刚刚改建完成的国际饭店。他不无自豪地说:还有哪里比在自己没汁的饭店里度过新婚更好的呢?P35-36

后记

随笔与诗歌的写作如此不同,以至于我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学习不分行文字的写作,其艰苦程度,不亚于学习重新写出流畅的汉语。和诗歌中飘忽、不确定的词语大异其趣的是,随笔中的词语是结实可触的,词与词之间有空隙,但张力更大。我不得不训练自己,就像福楼拜督导下的莫泊桑一样,反复练习状物摹景的叙述能力,力求准确、生动、简洁。

我并不是一个勤快的作家,兴之所至的结果是文章少而且短。本书中写作时间最早的是1987年的《展览会上的图画》,最近的是2005年6月的《盖伯丁》。其余的大部分文字写于1990年代。

书中的随笔,一部分与工作有关,另一部分则是因为约稿。与旅行有关的部分文字,是1996年参与拍摄长征六十周年纪念专题片的收获。老上海题材的那一组随笔,是在上海电视台工作期间,花了两年时间拍摄多集纪录片《上海百年》的副产品。那时候已经收集了足以写成一本书的材料,但是最后还是没有继续下去。1999年,为了拍摄澳门回归的专题片,多次往返澳门,就有了澳门系列的随笔。

我曾经应我的朋友孙昌建之邀,在《都市快报》开了一年的随笔专栏,每周一篇。但是每到周末,照例会响起的催稿的电话铃声,令我在惶恐之余不胜负担。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终于逃之天天。写专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是开专栏,很多被逼出的文章是再也不会写的了。

本书最后一辑的书评文字是当年在香港《大公报》阅读版专栏文章的汇集。在我稍有懈怠的时候,向我约稿的朋友黄灿然说过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现在能多写,就尽量多写,以后没有这样的心情,写出来的文字也会不同。果不其然,情绪没了,也就没了提笔写书评的兴致。

虽然随笔是叙事性为主的文字,但是书中的这些随笔和我自己的诗歌相比,情绪要克制平和得多,也远远没有展现生活的广度,更多的是偏重艺术、阅读的个人化的读解和冥想。最近这十多年来,我的工作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但我对艺术领域的兴趣和偏好始终未曾稍减,以至于现在又成了一个文化记者,在专注于撰写包括电影、美术、音乐在内的艺术评论的同时,体会随笔写作的美妙之处。

王 寅

2005年7月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刺破梦境/水心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749600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4
14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0: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