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江湖丛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内容推荐

本书是20世纪30年代作者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的长篇连载《江湖丛谈》的结集,它是我国现今仅有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

目录

第一章 江湖规矩/1

江湖之春点 /l

江湖人的旧组织各处长春会的领袖 /4

江湖艺人之规律 /9

江湖人放快者受罚的规律 /l2

江湖自嘲之暗语 /14

江湖中之老合 /17

北平平民化市场天桥之沿革与变迁 /19

天津南市三不管露天市场 /23

天桥市场摆地的人物 /25

天桥东市场卖估衣的 /27

戏园子的坎子 /33

第二章 算卦相面/36

江湖之金点 /36

哑 金 /36

金点中之戗金 /39

金点的水火簧 /46

诸葛数灯下数即是袋子金 /49

金点儿之竹金 /53

天桥的卦摊 /56

天桥金点 /63

江湖中之戳黑的 /64

江湖中之金卖两门做变绝生意之内幕 /69

江湖中锍幅子的 /73

三不管的戗金生意 /74

三不管的杨大将 /78

三不管的八岔子生意 /80

江湖中金点的黑幕 /82

江湖金点中之自来簧 /87

第三章 挑方卖药/92

皮 门 /92

做小帖的生意 /92

挑土海宝的生意 /96

挑汉册子的生意 /99

江湖中之大粒生意 /102

汉门的丁香座子 /113

江湖艺人马万宝 /117

天桥的旧人物常傻子 /118

江湖中挑沙子杵的生意 /119

汉门之挑柴吊汉的 /122

江湖中之挑生啃生意 /124

三不管挑将汉的生意 /128

三不管的做大票的生意 /13l

三不管的挑火粒的生意 /141

江湖中之做老烤的生意 /143

江湖中卖点之内幕 /146

江湖中之挑青子汉的 /153

江湖中的小省生意 /157

江湖中之挑顿子汉的 /16l

三不管的花柳座子 /169

老云再为染花柳病的人们进一忠言 /175

挑柳驼 /176

第四章 杂技戏法/178

彩 门 /178

彩门中之挑厨供的 /178

挑厨供的卖点儿 /186

江湖彩门之腥棚 /工90

江湖艺人孙宝善 /192

江湖艺人去平留津的大金牙 /194

江湖艺人快手卢 /197

天桥的戏法场 /200

天桥的摔跤场 /204

天桥的空竹场子 /207

三不管的杂技场 /Z09

江湖中的光子生意 /210

第五章 保镖卖艺/214

江湖之点挂子 /214

挂 /218

天桥内把式场 /227

挂子行之中的支杆挂子 /231

第六章 评书流派/240

评门是团柴的 /240

评书界请支之源流 /25l

团柴的规律 /252

天桥的评书场子 /254

天桥茶馆各有不同 /255

三不管的评书场儿 /256

评书门之群福庆 /258

评书艺人刘荣安 /260

田岚云 /261

评书界艺人曹卓如 /264

评书界之刘继业 /265

连阔如、陈荣启、郭品尧、苗阔泉 /267

评书界之艺人哈辅元与《永庆升平》 /272

张杰鑫与《三侠剑》 /274

顺桂全与《铁冠图》 /Z76

王致久师徒与《雍正剑侠图》 /Z76

海青腿儿 /278

天桥的瞪眼玉子 /279

江湖艺人老云里飞 /280

江湖艺人大本玉子与连宝立、连宝志 /28Z

第七章 相声口技/284

团门原是团春 /284

天桥的相声场和杵门子 /289

江湖艺人万人迷 /290

三不管的相声场儿 /292

天桥的臭春场子 /296

江湖艺人汤瞎子、田瘸子 /297

故都之八大怪 /299

天桥的大兵黄 /300

穷家门儿 /302

天桥数来宝的场子 /306

第八章 坑蒙拐骗/309

骗术门之骗法 /309

骗术门的老合们 /311

骗术门之内幕 /318

骗术门之老渣 /320

小绺门 /324

晃条的与扫条的 /329

挑青子生意之内幕 /332

磨杵的生意 /334

大安把戏 /338

老月的骗局内幕 /341

丟包碰瓷 /344

江湖骗术之闯啃法 /345

江湖中之闯啃的骗财法 /347

江湖中之撇年子把戏 /351

天桥挑水滚子的 /353

老荣中之高买 /354

黑红宝、花页子 /36Z

江湖中之挑粘汉的 /366

江湖中之挑杯杯的 /368

江湖中的骗术倒页子 /369

江湖中挑黄啃的骗术 /372

江湖中做平的生意 /375

三不管的挑大堆的生意 /377

江湖中的叫点儿内幕 /379

雁班子之江湖术 /381

雁班子之内幕 /382

第九章 大鼓竹板/385

柳海轰的生意 /385

海轰之十三道大辙 /388

鼓界之白云鹏 /389

天桥的大鼓书场 /39l

天桥的坠子场子 /395

天桥的竹板书场 /399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江湖规矩

江湖之春点

著者自幼在外奔走,自谋衣食,对于江湖中的事儿有个一知半解,所以著述这部《江湖丛谈》。

本书内有“风”、“马”、“雁”、“雀”四大门,“金”、“皮”、“彩”、“挂”、“评”、“团”、“调”、“柳”八小门。内容包括的是:卖“梳篦”的、卖“刀剪”的、卖“香面”的、卖“膏药”的、卖“刀伤药”的、卖“眼药”的、卖“虫子药”的、卖“牙疼药”的、挑“汉册子”的、卖“戏法”的、变“戏法”的、“打把式卖艺”的、“跑马戏”的、“修脚”的、算“周易卦”的、算“奇门”卦的、算“鸟儿卦”的、“相面”的、 “哑相”的、“灯下术”的、说“相声”的、唱“大鼓书”的、唱,“竹板书”的、说“评书”的、卖“胰子”的、卖“避瘟散”的、“拉洋片”的,等等行当,不下百数十种。

此外,尚有两门,一为“骗术门”,一为“穷家门”。并有江湖黑幕、江湖人规律、艺术变迁、艺人小传、艺人传流支派、艺人道义、各省艺人团体的组织、艺人的沿革。谨将内容用概括方式,先向阅者报告明了。

由江湖人之“春点”作为首谈。什么叫作“春点”呢?读书人离不开字典、字汇、《辞源》等等书籍。江湖之人不论是哪行儿,先得学会了春点,然后才能够吃生意饭儿。普通名称是“生意人”,又叫吃“张口饭”的。江湖艺人对于江湖艺人称为“老合”。敝人曾听艺人老前辈说过: “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由这两句话来作证,江湖的老合们把他们各行生意的艺术看得有泰山之重。

江湖人常说,艺业不可轻传,教给人学的容易,那会不值一文半文,丢的更易。江湖艺术是不能轻传于人的,更不能滥授给他人。不惜一锭金,都舍不得一句春。据他们江湖人说,这春点只许江湖人知道,若叫外行人知道了,能把他们各行买卖毁喽,治不了“杵儿”(江湖人管挣不了钱,调侃儿说治不了杵儿啦)。

果子行、油行、肉行、估衣行、糖行,以及拉房纤的、骡马市里纤手,各行都有各行的术语,俗话说叫“调(diao)侃儿”。江湖艺人管他们所调的侃儿,总称叫做“春点”。今例举一事,阅者诸君便知那春点的用处。譬如,乡村里有个摇铃儿卖药的先生,正被一家请至院内看病。这卖药的先生原不知病人所患的是何病症?该病人院邻某姓是个江湖人,他要叫卖药的先生挣的下钱来,先向卖药的先生说:“果食点”是“攒儿吊的粘啃”。卖药的先生不用给病人诊脉,便能知道这家有个妇人,得的是心痛之病。原来这“果食点”,按着春点的侃语便是妇人,“攒儿吊的粘啃”便是心口疼的病症。然后卖药的先生给病人一诊脉,把病原说出来,说得很对。病人哪能知道,他们院邻暗含着“春”给那卖药先生啊!花多少钱亦得买他的药啊。这卖药的先生,得了病人邻居用“春点”把病人所得的病春给他,能够不费劲儿挣的下钱来。简捷地说,这就是江湖人用春点的意义。往浅处说是那个意思;往深处说,如同长江大海,用莫大焉。可是这春点用在一处,成为三种名词,前说江湖人调侃的术语为春,至于点之用处和意义,容谈到艺人的艺术类再为详谈。今将江湖中的春点先行录出,然后再分门别类述谈。P1-2

序言

“一本不可多得的奇书”

苏叔阳

上世纪80年代,新近刚刚去往天国的电影艺术家谢添约我写一本关于燕子李三的电影剧本。为了了解旧中国江湖的内幕和行话,忘了从谁那里找来一本《江湖丛谈》。我一口气读完,痛快地过了一回读书瘾,那感觉很像读《儿女英雄传》。我很想知道作者“云游客”是何许人也。可惜,问了许多人,都语焉不详。一直到纪念评书大王连阔如百年诞辰时,我才知道:“云游客”乃连阔如也!这大大增加了我对连阔如先生的敬意。

《燕子李三》没有拍成,连剧本都不知流浪何方,我的那本《江湖丛谈》也不知是被同好借走还是遗失在搬家的中途,至今懊丧不止。但我却记住了《江湖丛谈》里的许多内容,及至看到一些新起的文豪卖弄并不准确的“春点”,甚至用错字音译被旧时的艺人蔑视的“臭春”,就想“狗拿耗子”告诉他们,找一本《江湖丛谈》看看,省得“谬种流传”。后来知道,这是瞎耽误工夫,便死灭了向他们推荐这本奇书的念头。

这确乎是本奇书,而且我敢断言,从今往后没有人能再写出这样的书。要写这样的书,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第一,身为江湖中人,而又内心纯正,所谓“出污泥而不染”,熟悉江湖内幕和行话以及一切行规。

第二,会写一手漂亮文章。所谓漂亮不是今日满篇舶来语、通篇新式名词,外加倒装句。而是通顺、通俗、生动有趣,且极具韵味,让人一看便明白这“江湖”所处时代的特色,了然当时北平报纸连载文章的风格。

第三,有拯人济世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鞭挞假恶丑,有勇气、有肝胆、有侠义之风。

这三点,除第三条之外,一、二两项今人都无法达到。自然的伟力将这本书推到上世纪30年代北平、天津江湖行当及报纸文风活化石的地位上。能写这书的人,没了,没啦。或许有今日的文人经过仔细地调查,深入地揣摩,写出颇有当时风格的文章来,这就不错。只是不会有那种身处其间的真实感,怎么着都会有今人对旧人的评断,不再是当时人的感受。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书是空前绝后的;至于第三点,今人绝大多数是真善美的歌颂者,不缺肝胆、侠义,不怕江湖人报复,因为,旧日的江湖已经掩埋在岁月的灰尘里。可是,挡不住有几位就愿意歌颂假恶丑,爱显摆自己明白江湖里的道行,也写一些这类的文章。但是,这和《江湖丛谈》就有了本质的区别。《江湖丛谈》为人指点迷津,揭露诡计,要冒身家性命的危险。这勇气不是在温柔乡里长大的才子可以比拟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气和代表人物。对于过往的俊杰我们只能仰视, 因为我们无法估计我们倘在那时代生活,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还能不能写出或者做出像样的东西, 留给后人和历史,成为认识这时代的参照。连阔如先生以一位评书艺人的身份,写出这样一本可以让后人有兴味地知道往事的奇书,本身就是奇迹。奇人奇书,值得我们好好地读一读。是为序。

2005年6月8日于寤斋

书评(媒体评论)

这确乎是本奇书,而且我敢断言,从今往后没有人能再写出这样的书。能写这书的人,没了,没啦! 

连阔如先生以一位评书艺人的身份,写出这样一本可以让后人侥有兴味地知道往事的奇书,本身就是奇迹。奇人、奇书值得我们好好地读一读。

——苏叔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江湖丛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连阔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3903
开本 16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1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26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8
出版地 北京
227
15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