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镜子中的鸟/女性艺术圈
内容
编辑推荐

女人的画和她们的作品,是与心灵高度结合的产物,是感性的触发,是真实也是虚灵,生息繁衍、淋漓尽兴。这是一本图文书,但展开的却是充满女性魅惑迷醉的女性空间,点点滴滴,许多是生活场景中无法发现的心路历程。本书与已出版的《美丽欲望》、《女妖日记》等构成姊妹篇,为读者贴近女艺术家们的心灵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目录

陈曦:在生活场景里发现/叶梦(2)

永远的乐园/(5)

意大利游记/(12)

凡人惊梦/(20)

崔岫闻:崔岫闻之酷/叶梦(32)

公共空间/(36)

关于《洗手间》/(42)

闲得无聊/(55)

你不要腐烂/(58)

王春犁:行走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叶梦(62)

除夕 /(72)

时间机器 /(75)

等禾口吞 /(77)

申玲:春天的植物 /叶梦(80)

女孩子的傻气 /(92)

异性的友谊 /(94)

放纵 /(95)

有一种苦与生俱来 /(96)

爱是什么 /(97)

王彦萍:在屏风的背后 /叶梦(102)

九七巴塞罗那 /(105)

做母亲 /(114)

荷境 /(119)

姜杰:在暗夜里想像生命的模样 /叶梦(124)

在花朵的阴影之下 /(126)

恰似记忆 /(129)

敞开的艺术 /(133)

陈淑霞:在灰色中寻找生机 /叶梦(142)

跟踪报道 /(145)

梨的存在 /(146)

生活的关照 /(148)

兴趣的选择 /(149)

靳卫红:靳卫红的外衣 /叶梦(156)

安全感 /(159)

西斯廷小教堂 /(162)

成年的味道 /(166)

“我”的主题 /(168)

纯真年代 /(171)

唐秀玲:走进重彩 /叶梦(178)

风水宝地 /(181)

我是谁 /(183)

白菜 /(185)

走上绘画这条路 /(188)

有家的感觉 /(193)

陈庆庆:装置思想的女人 /叶梦(198)

《对话——我的棺》与怎样做个女鬼的故事 /(202)

《我的灵魂和我尸体》 /(204)

艺术自述 /(206)

关于作品《欲》 /(208)

也谈表演艺术和我的作品《艺术圈》 /(209)

黄佳:在镜子的另一面 /叶梦(216)

吉米 /(220)

学画 /(226)

三楼半 /(231)

孙国娟:见证生命经历自己 /叶梦(242)

再一次经历我自己 /(246)

两个生日的故事 /(249)

我亲爱的家人 /(253)

一个爱情故事 /(260)

和你在一起 /(263)

再往前走的时候 /(267)

试读章节

崔岫闻是一个美女,是酷酷的那种,也就说是极具个性的美女。她的某些照片可以作为招贴画或者广告图片。

看了她的照片,会想到巩俐。她们都是属于很有力量的很执著的那种。她五官棱角分明的线条,看上去很有力量,很有爆发力的。但是,崔岫闻的形象告诉我,这样子的女孩子一般很辛苦的。

我想,要是崔岫闻学的是表演,倘若又遇上张艺谋那样的导演,说不定会一炮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听说崔岫闻被人邀请尝试过客串电视片,只是我不知道是哪一部片子。

崔岫闻学的是绘画,她是画油画的。但是最近几年,崔岫闻成为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青年艺术家,她最有影响的倒不是她的油画,而是她的视频作品和摄影等作品。

2002年11月,崔岫闻的视频作品《洗手间》在广东美术馆展出,2003年1月,广州美术学院的一位老师状告广东美术馆,其中就涉及崔岫闻的《洗手间》。于是,崔岫闻和《洗手间》一下子就成为传媒的焦点。官司从起诉到最后判决前后绵延一年,这其间,《洗手间》及其作者崔岫闻一直受到传媒的关注。

我与崔岫闻有一年多的交往,是数字化的交往。我的邮箱和崔岫闻的一样都是hotmail的,在MSN上,她是我的联机好友,于是,我常常可以在网上看见崔岫闻的身影。看着她在网上的图标,我们也常常打招呼,或者聊一会儿天。

2003年1月的一天,我在网上看见崔岫闻。她告诉我关于广州美术学院的老师要告广东美术馆的事情,其中牵涉她的作品《洗手间》。

她给了我一个链接,我在网上看了《洗手间》的播放,也看到了相关的很多报道,一时间这事件成为媒体的热点,在中国造成了很大的波澜。面对媒体的采访,崔岫闻是这样回答的:“从几岁开始学绘画到有了自己成熟的创作思维,我一直都在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她们的影响,然后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我喜欢一层一层去挖掘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各个阶层的女性。《洗手间》是我2000年的作品,我用一个艺术家的表现方法来展示‘在夜间从事特殊工作的女性’的生活。作品用了纪实手法,而我的态度是零角度,我不想放人任何个人感情,而只是把事实呈现给大家看,所以我尽量理性化、观念化地处理作品。”

我只是一个用视觉来完成画面的艺术家,只愿意从艺术层面去理解和探讨作品,不想谈法律介入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出不应该有尺度,如果说要有限制,那也只应该来自于艺术家本身心灵对于社会道德或一些原则的判断和把握,不应该用现实的规范来约束艺术家的创造。

我后来看了崔岫闻写的关于《洗手间》的文字,我才知道,从《洗手间》的拍摄到制作的过程,是多么地不容易。我感叹崔岫闻的执著,她的坚韧,她对于艺术的探索的精神。

《洗手间》赢得了海内外的关注,是对崔岫闻的艰苦的创作的一种回报。

崔岫闻是一个画家,但是,她是一个不安分的画家,她不满足表现唯美,她总是在思考,在寻找一种最能够表达她思想的语言,一种更加有冲击力的形式,她把艺术当做一种武器,一种能够揭示某种社会状态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她的艺术语言包括从色彩到声音到能够动的视频。作为观众,我以为我不管看到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引起我的感动或者审美的愉悦都是可以的。

崔岫闻的文字不错,感觉不错,有先锋作家的笔墨。她把她的很多内心的感受都付诸文字,读她的文字,是读她作品的注脚,是对作品的一种补充。对于崔岫闻来说,文字也是她的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如果我们看了她的颇具影响的视频作品《公共空间》和《洗手问》后,再来看她的关于这两部作品的文字,对作品的解读就会容易得多。

崔岫闻的这种挑战意识、进取的精神、前卫的姿态、酷酷的外貌、躁动不安的心灵以及她的那些从女性的角度切人的作品,我在看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尖锐的痛的感觉。P32-35

序言

照镜子,是一个女孩、姑娘、女人几乎一生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女人在镜子中一点一分的长成,一个女人与镜子有不可分割的缘分,镜子让女人感到自身存在的美丽和自信。

“女性艺术圈”丛书是女艺术家用女性的方式,以一种平和亲近的态度把你牢牢攫住,让你神迷心醉、不由自主;“女性艺术圈”让艺术女性与艺术大众交流,逐渐以其特有的情感魅力显示着艺术女性的光芒。《镜子中的鸟》是其中之一。

女性的触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女性画家以其驾轻就熟的绘画技巧,结合敏锐灵智的内心感应力,用细腻的文字去言说和关注女性自身的体验或经验。其探索超越了公共语言模式的表达方式。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女艺术家们开始更深层、更个性化地寻找自我与家庭、社会、亲情、艺术等问题的关系,并在寻找个人方式的道路上逐渐成熟起来。

“镜子中的鸟”自然有着靓丽如花的羽毛、嘹亮动听的歌鸣、袅娜多姿的风采,她能成为书中可人亲和的姑娘、妻子、情人或母亲,她们是真实和多情善感的,即没有受过多传统的男女规范的暗示,她们成长于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成熟于日趋国际化的信息时代,不仅重视个人化的美丽和享乐,而且强调个性化的女性特质,成功自然成为必然。其中,一些带有不言而喻的“冒险”色彩的禁区,以女性符号和自言自说为媒介,也被她们大胆闯入。

像大多数女人一样,姑娘到了该结婚的年龄,结婚生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女人,其面对生命之中的是男人的强悍精干或狡猾虚伪,男性的阳刚粗犷或阴柔委顿……女人自成女人,懂得取悦男人,更懂得用心去体会男人。女艺术家们在这个关系中不无一样!她们使男人情感在沉寂中像火山般地喷发,让爱恣意流淌,爱在今天是那样的美妙又是那样的无奈。“镜子中的鸟”尽可能地让我们感受这种生命的抑扬顿挫和空灵吟唱。

女人的画和她们的作品,是与心灵高度结合的产物,是感性的触发,是真实也是虚灵,生息繁衍、淋漓尽兴。在其中,细心的读者会察觉到女性吁喘的呼吸和恰似旋律般的心跳。她们普遍以亮丽的色彩轻松活泼地展现女性世界中的经验,或唤起我们童年时期的记忆、或躲避在自我世界中的温馨愉悦,亦有失恋和独居中的阴冷灰暗。

《镜子中的鸟》叙述的是多维空间,有做母亲、为人妻的经历;有生育和婚姻离合的痛苦和幸福;有童年的幻觉和女性成熟以后的憧憬;也有对生命和存在的思索,敞开的心扉中包含了磕磕碰碰的欲望或情思…阅读过去,如行云流水,滋润心田,语意隽永。本书与已出版的《美丽欲望》、《女妖日记》等构成姊妹篇,为读者贴近女艺术家们的心灵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这是一本32开本的图文书,但展开的却是充满女性魅惑迷醉的女性空间,点点滴滴,许多是生活场景中无法发现的心路历程。本书中女作家叶梦用散文式的文笔给每位画家一种定位,这种定位是高度女性化的。叶梦在近年的女性绘画中是一位人文精神的倡导者,她的执著热情无意倡导了女性艺术的价值取向。女艺术家启用睿智如普照天下的日月,女性精神的迷宫通过她们的作品逐一解构浮出,作为一个编者和读者,我喜欢以这种方式去领悟作品的真正内涵。基于此,叶梦的解说给我们心灵恰如其分的安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镜子中的鸟/女性艺术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梦//邹建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622501
开本 32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8
14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