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计算机单机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内部工作机制,包括计算机各大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连构成计算机整机的技术。突出了近几年新技术的应用,更具有创新性。本书可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用书。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计算机单机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内部工作机制,包括计算机各大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连构成计算机整机的技术。全书共分为9章,其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表示、运算方法与运算器、存储器系统、指令系统、控制系统与CPU、总线技术、I/O设备、I/O系统组织,突出了近几年新技术的应用,更具有创新性。

本书综合了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著作、资料之精华,内容充实、思路清晰、概念明确、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并附有大量例题与习题。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用书。

目录

第1章概论 /1

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

1.1.1 更新换代的计算机硬件 /1

1.1.2 日臻完善的计算机软件 /3

1.2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4

1.2.1 计算机的功能部件 /4

1.2.2 冯·诺依曼计算机 /6

1.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8

1.3.1 系统软件 /8

1.3.2 应用软件 /9

1.4  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 /9

1.4.1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9

1.4.2 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9

1.4.3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织 /11

1.5  计算机的特点和性能指标 /14

1.5.1 计算机的工作特点 /14

1.5.2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4

1.6  计算机的分类与应用 /16

1.6.1 计算机的分类 /16

1.6.2 计算机的应用 /17

习题1 /18

第2章 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表示 /21

2.1  进位计数制与数制转换 /21

2.2  带符号数的表示 /24

2.2.1 机器数与真值 /24

2.2.2 原码表示 /25

2.2.3 补码表示 /26

2.2.4 反码表示 /31

2.2.5 移码表示 /33

2.3  数的定点表示与浮点表示 /35

2.3.1 定点表示 /36

2.3.2 浮点表示 /38

2.3.3 定点表示与浮点表示的比较 /44

2.4  非数值型数据的表示 /45

2.4.1 逻辑数——二进制串 /45

2.4.2 字符与字符串 /45

2.4.3 汉字信息的表示 /47

2.5  十进制数串的表示 /50

2.6  数据校验码 /53

2.6.1 码距与数据校验码 /53

2.6.2 奇偶校验码 /54

2.6.3 海明校验码 /56

2.6.4 循环冗余校验码 /61

习题2 /65

第3章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 /70

3.1  运算器的设计方法 /70

3.2  定点补码加减运算 /71

3.2.1 补码加减运算的基础 /71

3.2.2 溢出判断与变形补码 /73

3.2.3 算术逻辑运算部件 /75

3.3  定点乘法运算 /78

3.3.1 原码乘法运算 /79

3.3.2 补码乘法运算 /86

3.3.3 快速乘法运算 /92

3.4  定点除法运算 /94

3.4.1 原码除法运算 /95

3.4.2 补码除法运算 /100

3.4.3 快速除法运算 /106

3.5  浮点四则运算 /109

3.5.1 浮点加减运算 /109

3.5.2 浮点乘除运算 /114

3.6  运算器的组成 /118

3.6.1 定点运算器 /118

3.6.2 浮点运算器 /123

3.7  十进制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124

3.7.1 一位十进制加法器的设计 /124

3.7.2 多位十进制整数的加减运算 /127

3.8  逻辑运算和移位操作 /128

3.8.1 逻辑运算 /128

3.8.2 移位操作 /129

习题3 /132

第4章 存储器系统 /138

4.1  存储器概述 /138

4.1.1 存储器的分类 /138

4.1.2 主存储器的组成和基本操作 /139

4.1.3 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41

4.1.4 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 /142

4.2  半导体存储器 /143

4.2.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143

4.2.2 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45

4.2.3 只读存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60

4.2.4 半导体存储器的组成 /161

4.3  辅助存储器 /165

4.3.1 磁表面存储器的基本原理 /166

4.3.2 磁记录方式 /166

4.3.3 磁盘存储器 /169

4.3.4 光盘存储器 /173

4.4  高速缓冲存储器 /178

4.4.1 cache在存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78

4.4.2 cache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79

4.5  并行存储系统 /183

4.5.1 单体多字并行主存系统 /183

4.5.2 多体交叉存取方式的并行主存系统 /184

习题4 /185

第5章 指令系统 /190

5.1  机器指令 /190

5.1.1 机器指令格式 /191

5.1.2 指令字的长度 /191

5.1.3 指令的地址码 /192

5.1.4 指令的操作码 /194

5.2  寻址方式 /197

5.2.1 指令的寻址方式 /197

5.2.2 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198

5.3  指令类型与功能 /209

5.3.1 数据传送指令 /210

5.3.2 算术逻辑运算指令 /210

5.3.3 移位操作指令 /211

5.3.4 堆栈操作指令 /211

5.3.5 字符串处理指令 /211

5.3.6 程序控制指令 /212

5.3.7 输入输出指令 /214

5.3.8 其他指令 /214

5.4  CISC机和RISC机指令风格 /215

5.4.1 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 /215

5.4.2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 /216

5.5  指令系统举例 /217

5.5.1 Ultra SPARCⅡ的指令系统 /217

5.5.2 PentiumⅡ的指令系统 /220

习题5 /224

第6章 控制系统与CPU /227

6.1  控制器概述 /227

6.1.1 指令执行的基本步骤 /227

6.1.2 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228

6.1.3 控制器的组成 /229

6.1.4 控制器的组成方式 /232

6.2  控制器的控制方式与时序系统 /233

6.2.1 控制方式 /233

6.2.2 时序系统 /234

6.3  CPU的总体结构 /236

6.3.1 寄存器的设置 /236

6.3.2 数据通路结构及指令流程分析 /237

6.4  模型机的总体结构 /240

6.4.1 模型机的数据通路 /240

6.4.2 模型机的指令系统 /242

6.4.3 模型机的时序系统 /245

6.5  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 /246

6.5.1 设计的步骤 /246

6.5.2 模型机的设计 /247

6.6  微程序控制器设计 /260

6.6.1 微程序控制器概述 /260

6.6.2 微指令的编译方法 /263

6.6.3 微程序的顺序控制方式 /265

6.6.4 微指令的执行方式 /271

6.6.5 微程序设计方法 /272

6.6.6 微程序控制器设计步骤 /275

6.6.7 举例:模型机的微程序设计 /275

6.6.8 微程序设计技术的应用 /289

6.7  流水线处理技术 /291

6.7.1 指令的执行方式 /291

6.7.2 流水线的分类 /292

6.7.3 线性流水线的性能 /293

6.7.4 流水线的相关问题 /295

6.8  CPU举例 /296

6.8.1 Intel公司的Pentium处理器 /296

6.8.2 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SPARC系统 /300

6.8.3 主流CPU的新技术 /302

习题6 /304

第7章 总线技术 /309

7.1  总线概述 /309

7.1.1 采用总线实现互连的优势 /310

7.1.2 总线的分类 /310

7.1.3 总线标准 /311

7.1.4 总线的性能 /311

7.2  总线的组成与结构 /312

7.2.1 总线的组成 /312

7.2.2 总线的结构 /314

7.3  总线的设计与实现 /315

7.3.1 总线的设计要素 /315

7.3.2 总线的实现 /323

7.4  总线与计算机系统 /324

7.5  常用总线举例 /328

7.5.1 内部总线 /328

7.5.2 设备总线 /335

习题7 /340

第8章 I/O设备 /344

8.1  I/O设备概述 /344

8.2  键盘 /345

8.2.1 硬件扫描键盘 /345

8.2.2 软件扫描键盘 /347

8.3  显示设备 /348

8.3.1 常见显卡标准 /348

8.3.2 CRT显示器 /349

8.3.3 液晶显示器 /356

8.4  打印设备 /359

8.4.1 概述 /359

8.4.2 点阵打印机 /361

8.4.3 喷墨打印机 /363

8.4.4 激光打印机 /364

习题8 /368

第9章 I/O系统组织 /370

9.1  I/O系统概述 /370

9.1.1 I/O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70

9.1.2 I/O系统的组成 /371

9.1.3 主机与外围设备间的连接方式与组织管理 /372

9.1.4 I/O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 /373

9.2  I/O接口 /373

9.2.1 I/O接口的基本功能 /374

9.2.2 I/O接口的分类 /376

9.3  程序控制方式 /378

9.3.1 直接程序控制方式 /378

9.3.2 程序中断传送方式 /379

9.4  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 /396

9.4.1 DMA方式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397

9.4.2 DMA传送方式 /398

9.4.3 DMA的硬件组织 /400

9.4.4 DMA控制器的组成 /400

9.4.5 DMA控制方式下的数据传送过程 /402

9.5  I/O通道方式 /404

习题9 /410

参考文献 /4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功萱//顾一禾//邹建伟//王晓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113607
开本 16开
页数 4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34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P303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