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荒野情异国缘(南非卷)/珍奇之旅人文随笔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图文形式介绍南非的风土民情和自然、地理社会现状,是一本人文随笔集。本书是旅游人文随笔的图书,详细记述了作者在南非驰骋莽原的路线、住宿及经验。它不只是一本随笔式的小说,也不只是一本另类的散文,而是一篇篇新闻性的文学报道,一篇篇主题性的焦点新闻,一个个很深入而感性的南非经验。

内容推荐

本书以图文形式介绍南非的风土民情和自然、地理社会现状,是一本人文随笔集。本书是旅游人文随笔的图书,详细记述了作者在南非驰骋莽原的路线、住宿及经验。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昼做到求真、求善、求美。本书不只是一本随笔式的小说,也不只是一本另类的散文,而是一篇篇新闻性的文学报道,一篇篇主题性的焦点新闻,一个个很深入而感性的南非经验。值得欣慰的是,南非经过各族隔离的解除,在连翻波涛汹涌的动荡以后,政治及社会已经完全成熟稳定,这几年来的变化仍然和本书的描写的情况一样,除了南非经济更为强势以外,政治仍旧充满着进步的活力。

目录

代序  林月桂 /001

第一章 无情的现实,无奈的人生  /001

 黑人的婚姻 /003

 第一印象  /005

 种族问题  /008

 女黑仆与我 /012

 回教学校  /014

 黑人学校  /016

 白人学生  /018

 白人大学  /021

第二章 给人性一个尊严的空间  / 026

 读者投书  /026

 劫车怎么办?  /028

 雨衣的惊吓  /030

 大窟窿的联想  /031

 南非口头禅:“It’s a Shame!”  / 032

 “我就要当爸爸啦!”  /034

 黑人与蚂蚁  / 037

 爱心与尊严 / 040

第三章 南非女人  /043

 长期守寡的女房东  /043

 委屈褪色的马戏团女郎  /045

 宿命无奈的女黑仆  /047

 淳朴的白女人  /049

 自负自信的印度女人 /051

 黑人义工的故事  /053

第四章 罪恶的根源:钻石、黄金与种族隔离  / 058

 沉重的历史包袱  /058

 南非“小孟买”  /065

 钻石和黄金  /071

 种族隔离  /075

 墓志警语:“Never,Never Again!”/078

第五章 德班的荒野旷情  /082

 美丽的原野  /083

 德班港的淤泥  /087

 印度洋上第一大港口  /088

 迷人浪漫的海滩  /089

 修路工人  /092

 门禁森严的银行  /093

 交通违规与车祸  / 095

 丰富的休闲生活  /097

 黑人社区的生意人  /100

第六章 驰骋在南非的莽原上  /104

 舒舒意—圣露西亚世界生态保护区 /107

 友善、热情的斯威士兰  /114

 克鲁格国家公园  /117

 童叟无欺的博茨瓦纳黑人  /126

 维多利亚大瀑布  /129

 金伯利、奥次颂、梦她谷和开普敦  /142

 齐齐卡玛国家公园  /153

 龙山山脉国家公园  /157

后记  /167

试读章节

黑人的婚姻

我居住的地方有两个土著。男土著负责庭院花园的清扫工作,我很少有机会跟他打招呼交谈。他们很安分,没有主人的允许不敢进入室内来,只有偶尔碰到,他会隔窗挥手跟我打招呼。女土著负责整理内部房间,每当我外出回来,她总是很客气地问我要不要喝茶或喝水,然后很恭敬地端到房间来,摆放在书桌上。房间里整理得很干净,床铺床单铺得好好的,如果有要洗的衣服,她一定洗好、烫好、叠好摆放在床头边,连内衣内裤都烫好,几双鞋子则摆放在架子上。

早餐一样如此侍候,嘘寒问暖以后,我坐定下来,一盘水果和乳酪就奉上来,然后就问我需要什么果汁。我试过荔枝、百香果及橘子汁,我很惊奇南非出产荔枝,但我还是喜欢百香果,几次以后她会很习惯地给我送上百香果汁。当我把水果吃完,擦擦嘴的时间,她会主动把盘子收去,再换上麦片加蜂蜜,添上牛奶后,味道确是不错。吃完麦片,她把盘子收去,即端出热喷喷的早餐,通常都是两个荷包蛋、两片烤肉片、马铃薯、西红柿及香菇,慢慢吃完后,她会问我需要喝热茶还是咖啡。这样一道一道地服务,晚餐的服务也是如此,起初感觉很不自在,几天以后都是如此,才慢慢地习惯,大概南非许多住家都是如此吧!

她们向我问候,只能说“先生早安”,是不被允许使用任何其他问候语的(如“先生你好”之类),这自然也是白人刻意教化黑人的结果。虽然我并不介意他们怎样跟我打招呼,但房东却要我跟她们保持一定距离,维持主仆的关系。

南非黑人土著没有什么结婚的观念。来南非六七个星期,在住处的地方就接触过三四个女黑仆,我总会找她们聊聊天,要她们谈谈自己的子女和婚姻。她们都有相同的故事,女黑仆都很客气、很守本分,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受气包的模样,对自己缺乏自信,她们都说自己没有结婚,却有四五个子女。

原来南非的黑人土著,男人可以有一个以上的女人,只要看你的需要与喜欢,一个女人的价格是以几头牛来计算的,一般是6头牛,那些比较有能力的,或者身份比较特殊的,就可以“卖”到11头牛。你如果要夸奖一个没有出阁的少女,说她美丽、可爱(她们确实美丽可爱),她们并不会多么喜悦高兴,但如果夸赞她要用11头牛才可以娶到,她定会心花怒放。这种心态,如果以我们自己的文化眼光来衡量,会觉得她们过于天真,真是不可思议。

南非的黑人土著,性生活就是为了生育。女孩子从小就要割除阴蒂,少男要成为大男人,则要经过割包皮的成长过程。这一仪式通常在12月到3月间进行,所有男人都要经过这个仪式,至于仪式如何进行,完全是封闭的,不准外人参观,也不许经历过的人向外界泄露仪式过程,还要把进行仪式的房舍烧掉,才算完成。P3-5

序言

提到南非,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饥荒、战乱;或者是种族冲突、治安败坏。

来过南非的人,总是对自然美景、多样人种、低廉物价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说:“南非是第一世界的享受,第三世界的消费。”

南非有漫长而美丽的海岸线,没有台风,没有地震,没有海啸;广大的内陆经常都是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各种各样的花草都可以在南非见到;加上南非有着很现代化的公路网,在广阔的原野上驱车游览,看云、看海,无穷乐趣,真是一个很好的享受。

南非有着非洲的原始风貌,具有欧洲的现代文明,原始与现代并存,中间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你去开发、去融合、去创新。有人说,来南非,没有人只来一次。还有人说,来南非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到第三次就在南非住下来了。

南非,她就有这种吸引力。从我1984年初来南非到现在,她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

在南非,我找到了信心,发挥了潜能,开阔了胸襟,更提升了自我,我对这块土地有很深的感情,有一股很强的意念要去弘扬她的好、她的美。

黄先生由美国来南非讲学,任德班苏坦技术学院讲座教授,学校离我住的地方不远,因而有较多的接触,言谈中,我很惊讶黄先生对南非知道得那么多,说来惭愧,很多有关南非的事与物,我还是由黄先生口中才知道的。当我在报纸上看了黄先生写的几篇文章后,更是由衷地佩服。

对于南非的文物、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黄先生的观察、认识之深之广,令我钦佩;我更感动黄先生对南非的那股悲天悯人、赤子之心的人道情怀,每每看到黄先生的文章,就会产生一种期待,期待能发掘到更多鲜为人知的宝藏。

黄先生在南非短短几个月中,访遍南部非洲,而且进行了独特、细膩的观察研究,很客观、有系统地撰文报道,想来只有黄先生这种做学问的人才有这样的功力。

我们旅居南非十数年的华人同胞,真要感谢黄先生这样的学者,替这个天之崖、海之角的南非,写下如此翔实、贴切而感人的文字。

黄先生,谢谢你。

南非德班中华文化中心及中文学校前校长

林月桂

2003年10月

后记

我们的人生历程与际遇有些偶然,有些必然。这本《荒野情,异国缘》的出版完成,是许多偶然和许多必然结合的产物。

我是一位长期客居海外的华人学者,这本书的出版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尤其能够体会出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人才的专业态度,很自然地确认到这是百花书刊获得成功的必然要件,因此我非常想把这段经历与读者分享。

话说从头,2000年底我被美国国务院及教育总署遴选为2001年度的“福尔布莱特”讲座教授,派往南非的苏坦技术学院讲学。2001年1月,由美国国务院主办,在华盛顿举办了一次安全讲习,特别介绍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并且提醒我们如何注意人身及财物的安全,还具体示范如何携带行李及背包,避免受到攻击或抢劫,这使我在启程赴南非以前,心情充满着惶恐、焦虑、好奇、兴奋等错综复杂的情绪。

2001年3月起,我开始把自己在南非的实际生活经验陆陆续续地发表在美国的《太平洋时报》上,详细记录下自己的客观感受,立刻引起大批读者的回应,许多读者不断期待着我的文章,有些文章內容还被转载在中国的《华夏文摘》上,甚至有些内容还被编入高中的课外阅读教材,这给了我极大的意外惊喜与鼓励,我有一股欲罢不能的冲动,于是一直写了下去,用9个多月完成了10万字。

2001年底,南非《华侨新闻报》开始全文转载我的作品,以《南非逍遥游》为题每日连载,让更多的华人读者及对南非有兴趣的中国人有更直接的接触点。又过了一年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惊奇地接到一通长途电话,是旅居美国的女作家施雨打来的,她告诉我,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对我的作品很感兴趣,希望和我联系。过了不久,她又给我发来电子邮件:

……

在此后的几个月中,我和华敏女士通过电子邮件彼此开始联络。华敏女士把出版丛书的构思很清楚地跟我说明,我也认同出版目的与主旨,相信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志业,我深深地感觉出华敏女士的思维细腻与活跃的文学才华,把这个出版工作当成一个文化志业,超越一般事业的范畴,我们同意这是一本不一样的艺文书刊,内容要像历史、地理学习教材一样地详尽,却不能有教条式的刻板和枯燥,读起来要像旅游杂志一样轻松有趣,也要像人文图书一样平实而深入,这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

一直到2003年10月,终于把文稿写好了,前前后后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虽然总是觉得有很多地方需要再改进,我还是寄过去给华敏女士审阅编辑,并且从千余张相片中挑了250多张选用,这些完全是我个人拍摄的,业余作品,没有著作权的问题。为了编辑的方便,我在每张相片后都做了说明,相片本身就是一段段的独立故事,可以不需要插入各章节中,省略许多编辑的麻烦,不过如何处理,华敏女士自会以专业的角度去做最好的取舍裁夺,我没有什么意见。

因为是旅游人文随笔的图书,我在书中详细记述了我在南非驰骋莽原的路线、住宿及经验,将来一定会有许多读者去尝试按照我所走过的路线去经历的。

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尽量做到求真、求善、求关,字句的斟酌曾经写写停停,再三沉思,才做定夺,也许平凡、平淡、平实,却都是珍奇而写真的叙述。本书写完后,我重新细读再三,偶尔还是会跟许多读者一样,有一股意犹未尽或者欲罢不能的感觉,我只希望读者看完本书以后,跟我及我的至亲家人一样,能够对非洲或南非国家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情愫,这不只是一本随笔式的小说,也不只是一本另类散文,而是一篇篇新闻性的文学报道,一篇篇主题性的焦点新闻,一个个很深入而感性的南非经验,我相信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本书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值得欣慰的是,南非经过种族隔离的解除,在连翻波涛汹涌的动荡以后,政治及社会已经完全成熟稳定,这几年来的变化仍然和本书所描写的情况一样,除了南非经济更为强势以外,政治仍旧充满着进步的活力。

本书经过许多人的牵引与努力,尤其是施雨女士的因缘及华敏女士的智能,才能够顺利地完成,要了解一个社会,体认一个社会,必须要以科学的思维、人文的胸怀,去领悟、去沉思,我很欣慰地自信已经做到了。

由衷感激华敏女士及百花文艺出版社,令更多人分享这一因缘,认识南非、拥抱南非,能够获得认同,辑印成书,应该是很自然的结果与抉择。

黄正源谨志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2004年12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荒野情异国缘(南非卷)/珍奇之旅人文随笔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正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1408
开本 32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1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