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学四讲/中国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分别讨论了“美学”、“美”、“美感”、“艺术”四个领域中的诸多复杂话题,既有古今各家各派的观点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是较为重要的美学演讲集。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四次较为重要的美学演讲集,分别讨论了“美学”、“美”、“美感”、“艺术”四个领域中的诸多复杂话题,既有古今各家各派的观点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与久负盛名的《美的历程》一样,条理畅达,堪作入门读物。

目录

序/1

美学/1

 第一节 美学是什么 /1

 第二节 哲学美学/1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19

 第四节 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 /29

美/42

 第一节 美是什么/42

 第二节 美的本质/53

 第三节 社会美/63

 第四节 自然美/73

美感/86

 第一节 美感是什么/86

 第二节 建立新感性/94

 第三节 审美的过程和结构 /106

 第四节 审美形态/130

艺术/146

 第一节 艺术是什么 /146

 第二节 形式层与原始积淀 /160

 第三节 形象层与艺术积淀 /171

 第四节 意味层与生活积淀/199

试读章节

第二节 哲学美学

从哲学角度对美和艺术的探讨,在二十世纪以前,基本上是西方美学的主干。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美学史上占最为显赫地位的,常常是哲学家。美学史上最为重要的理论也常常是从哲学角度提出的,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克罗齐、杜威……等等。这种美学经常只是作为某种哲学思想或体系的一个部分或方面,从哲学上提出了有关美或艺术的某种根本观点,从而支配、影响了整个美学领域的各个问题,使人们得到崭新的启发或观念。尽管这些哲学家们并不一定直接谈及许多具体艺术问题或艺术作品,也没有对审美心理或艺术欣赏、创作以及美学语词作精细的研究,但他们这些抽象甚至晦涩的观点、理论倒常常比那些精细的鉴赏批评或科学分析,影响更为深远。前者经过时间的流逝,经常被遗忘或淘汰,人们却仍然愿意不断回顾和玩味哲学家们关于美和艺术留下的“至理名言”。正如今天不会再有人去谈牛顿的力学著作或欧几里得甚至达尔文,却仍然会去读柏拉图或老子一样。再伟大的科学著作也会过时,而哲学名著却和文艺作品一样,可以永恒存在。为什么?这大概就是此独特的“人生之诗”的魅力所在?这诗并非艺术,而是思辨;它不是非自觉性的情感形式;而是高度自觉性的思辨形式;它表达和满足的不只是情感,而且还是知性和理性,它似乎是某些深藏永恒性情感的思辨、反思,这“人生之诗”是人类高层次的自我意识,是人意识其自己存在的最高方式。从而拥有永恒的魅力。P13-14

序言

“中国文库”出版前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分列于8个类别,即:(1)哲学社会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学术著作);(2)史学类(通史及专史);(3)文学类(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著作);(4)艺术类(艺术作品及艺术理论著作);(5)科学技术类(科技史、科技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6)综合。普及类(教育、大众文化、少儿读物和工具书等);(7)汉译学术名著类(著名的外国学术著作汉译本);(8)汉译文学名著类(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汉译本)。计划出版1000种,自2004年起出版,每年出版1至2辑,每辑约100种。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有少量品种因技术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调整,大多数品种则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库,千种书籍,庄谐雅俗有异,版式整齐划一未必合适。况且,版式设计也是书籍形态的审美对象之一,读者在摄取知识、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能看到各个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版式设计的风格特色,也是留给读者们的一点乐趣。

“中国文库”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并组织实施。收选书目以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为主要基础,逐步邀约其他出版机构参与,共襄盛举。书目由“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审定,中国出版集团与各有关出版机构按照集约化的原则集中出版经营。编辑委员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领导同志担任顾问,以确保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高质量地进行下去。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力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展壮大。

“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学四讲/中国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泽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0581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7
出版时间 2004-03-01
首版时间 2004-03-01
印刷时间 200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53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