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医血证专书和血证诊治之典籍。对血证的分类条理清晰,其理论认识独到,所列方药疗效卓著。该书向为医家所重视,为中医临床各科人员和有志于血证者不可不读的重要参考书。
图书 | 血证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医血证专书和血证诊治之典籍。对血证的分类条理清晰,其理论认识独到,所列方药疗效卓著。该书向为医家所重视,为中医临床各科人员和有志于血证者不可不读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推荐 本书据清·光绪二十年甲午申江褒海山房石印本整理。全书共8卷。主要围绕血证机理、表现、鉴别和治疗进行论述。本书特点有二:一是内容及议论多由心得而起,发明医理有自己独特见解。其二是本书体例条分缕析,务精且详。本书问世以来已成为医者治疗血证的必读之书。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目录 血证论一卷(总论六条) 1 阴阳水火气血论 3 男女异同论 7 脏腑病机论 10 脉证死生论 16 用药宜忌论 17 本书补救论 19 血证论二卷(血上干证治十四条) 21 吐血 23 呕血 38 咯血 40 唾血 42 咳血 44 鼻衄 52 脑衄 55 目衄 56 耳衄 57 齿衄 58 舌衄 59 大衄 59 零腥 60 吐脓 60 血证论三卷(血外渗证治七条) 63 汗血 ti5 血箭 67 血痣 67 血瘙 68 疮血 68 创血 71 跌打血 73 血证论四卷(血下泄证治六条) 77 便血 79 便脓 83 尿血 91 经血 92 崩带 94 产血 96 血证论五卷(血中瘀证治五条) 101 瘀血 103 蓄血 107 血臌 107 经闭 109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血证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唐宗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6717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2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55.7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9 |
整理 | 魏武英//李佺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