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马所著的《茶花女(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更是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开创了法国“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一场俗世的爱情成全了一个女人的永恒美丽。本书同时向我们讲述并展现作品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及人类的生存状态,对后世人研究当代历史有很大帮助。
图书 | 茶花女(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小仲马所著的《茶花女(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更是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开创了法国“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一场俗世的爱情成全了一个女人的永恒美丽。本书同时向我们讲述并展现作品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及人类的生存状态,对后世人研究当代历史有很大帮助。 内容推荐 小仲马所著的《茶花女(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致死的故事。巴黎风尘女郎玛格丽特为青年阿尔芒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阿尔芒同居乡间。阿尔芒之父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玛格丽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尔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玛格丽特一病不起,含恨而死。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方知真相,追悔莫及。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我认为只有长期地研究人以后,才能塑造人物,就如同只有认真地学习之后才能讲好一种语言那样。我还没有达到能塑造人物的年龄,那就只好满足于讲述现成的故事了。因此,我恳求读者相信这个故事绝不是凭空捏造,其中的人物,除女主人公以外,都还健在。而且,我搜集到的这些材料,其大部分见证人也都在巴黎,如若我的证据尚不充分的话,我还可以请他们予以证实。不过由于一种特殊的机缘,只有我一个人能够把这些事情写出来,因为我是唯一清楚最后那些详情细节的人,缺少最后那些细节,就不可能一口气写出这个完整而动人的故事。 以下便是我如何会得知这些细节的经过。1847年3月12日那天,我在拉菲特街看到一张宣称拍卖家具和古玩珍品的黄色巨幅广告。这个拍卖是随着物主去世而举行的。广告上没有提到死者的名字,只是说拍卖的地点是在安丹街九号,时间是十六日中午到下午五时。此外,广告上还写着,十三日和十四日可以提前参观那幢住宅和家具。 我一向十分爱好古玩珍品,岂可坐失良机,即便不买,也得去饱一饱眼福。第二天,我便去了安丹街九号。时间尚早,但是那幢房子里已经来了好些参观的人,甚至还有女的。那些妇女虽然穿的是丝绒衣服,披的是开司米披肩,还有华丽的四轮轿式马车在大门口等候,但是就连她们面对眼前的一派豪华也都惊叹不已。 用不了多久,我就明白她们惊叹的原因了,因为我稍加观察便不难看出来,我是在一个高等妓女的家里。如果有什么东西是上流社会的妇女(这些来参观的都是一些上流社会的妇女)最想看的,那就是这种女人的住宅。这种女人的马车使她们的马车相形见绌,这种女人跟她们一样在歌剧院和意大利剧院拥有包厢,与她们平起平坐。这种女人在巴黎神气地拼命卖弄她们的姿色、她们的首饰和她们的丑事。 如今,这个女人已经离开人世,所以连最贞洁的妇女也能进入她的卧室,因为死亡净化了这个富丽堂皇的肮脏场所的气氛。除此以外,如若需要借口的话,她们也尽可以推托说是为了拍卖而来的,压根儿不知道这是什么人的家。她们看到了广告,想参观一下广告上讲的那些东西,想预先挑选一下而已,再没有比这个说法更合情合理的了。带着这样的想法,她们仍忍不住要在这些珍贵的物品当中窥探这位妓女生活的痕迹。她们肯定听到别人讲过有关妓女生活的种种非常离奇的传闻。 不幸的是,神秘之事早已随妓女一同消逝了,尽管她们煞费心机,这些贵妇人也只能看到她死后要拍卖的东西,房主生前所拍卖的东西一点也见不到了。不过,这里值得一买的东西可真不少。家具全都是十分华丽的:巴西香木做的带布尔雕刻的柜子和桌子,塞夫勒城和中国的花瓶,萨克森地区产的小塑像,缎子,丝绒,花边,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我跟着那些怀有好奇心的贵妇人穿过一个个房间。她们走进了一问张挂着波斯帷幕的房间,但正当我也要进去时她们却又窃笑着退了出来,好像在为这种猎奇感到很难为情似的。而一看到这种情况,我便更加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间房间了。这是一间梳妆室,里面摆满了形形色色的化妆用品,在这里死者挥霍钱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P3-P4 序言 小仲马,生于l824年,卒于l895年,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幼年时,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七岁时大仲马才认其为子,但仍拒不认其母为妻。私生子的身世使小仲马备受他人的奚落和羞辱,这对于一个不满七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和可怕的打击。而这种刺激和打击,直到小仲马的晚年还一直深刻地保留在他的记忆里。成年后,他痛感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淫靡之风造成许多像他们母子这样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他曾说:“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他人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而探讨资产阶级的社会道德问题,则是贯穿其文学创作的中心内容。从1846年至1847年,小仲马完成了一部以流浪汉的冒险经历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四个女人和一只鹦鹉的奇遇》,还出版了诗集((青年罪孽》;但成名作是1848年问世的小说(《茶花女》。据称,《茶花女》当时一经出版即轰动全国,尽管上流社会恼怒地批评该书渲染妓女生活,是“淫荡堕落”、“低级下流”之作,但更多的人们则为其真切感人的故事所征服。妓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她的灵魂悲号,以及男主人公阿芒痛彻肺腑的悔恨,都强烈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小仲马一举成名后,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上演时剧场爆满,万人空巷。小仲马发电报将(《茶花女》演出大获成功的消息告诉远在比利时的父亲,电报上写道:“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父亲立即回电:“我最好的作品正是你,儿子!”《茶花女》率先把一个混迹于上流社会的风尘妓女纳入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开创了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该书关注情爱堕落的社会问题的题材,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写实主义问题小说的产生,写实性风俗剧的兴起,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随后,小仲马又写了20余部剧作,现实主义倾向更为鲜明。其中比较成功的有《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欧勃雷夫人的见解》(1867)、((阿尔丰斯先生》(1873)、《福朗西雍》(1887)等。小仲马的剧作大多以妇女、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或描写在资产阶级淫靡风尚毒害下沦落的女性,或表现金钱势力对爱情婚姻的破坏,或谴责夫妻之间的不忠,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腐朽性质。作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先驱者之一,其剧作富有现实的生活气息,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结构比较严谨,语言通俗流畅。…… 小仲马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交往只不过是这位著名作家的一段风流韵事,而阿芒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小仲马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寄托了自己对这位不幸的烟花女子的哀思,但他更想通过自己的笔触,揭露社会的残酷和不平。正是这种压抑人性、摧残爱情的虚伪而又残酷的道德观念,把这些因为命运不公沦落风尘,但冰清玉洁的可怜的人们送入了坟墓。小仲马的创作观念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自觉地把完善道德、追求理想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则,并意识到这是文学家的职责所在。读者在阅读《茶花女》时能够看到作者的批判和鞭挞,听到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的呐喊。 小仲马在小说《茶花女》问世后不久,便着手把它改编成剧本,于1852年在巴黎上演,获得巨大的成功。据说他的父亲大仲马一开始反对他改编,认为这不是一个好题材,不会受观众欢迎。可当大仲马读了剧本后,感动得流泪。然而,当时法国的书报检察部门竟然以妓女登上舞台有伤风化为由禁止公演。小仲马据理力争,直到1852年2月2日,话剧《茶花女》才获准在巴黎杂耍剧院上演。而这一天,几乎正好是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五周年纪念日。 当小说《茶花女》在巴黎引起轰动、洛阳纸贵的时候,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家威尔第正在巴黎。这位天才的作曲家立即从这部小说里获得了启迪和灵感,有意将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搬上歌剧舞台,并开始构思它的音乐主题。而当1852年2月话剧《茶花女》公演之后,威尔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立即请他的好友皮阿威写出歌剧《茶花女》演出脚本,然后便以满腔热情投入了谱写工作。1853年3月6日,歌剧《茶花女》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一家著名的剧院——菲尼斯剧场首次公演。歌剧《茶花女》和小说在内容上没有多大分别,只是男女主角的名字不一样,男的叫阿尔弗雷德·阿芒,女的叫薇奥莱塔。歌剧《茶花女》共三幕,第一幕五场,描写阿尔弗雷德·阿芒和薇奥莱塔开始相爱。第二幕五场,从阿芒与薇奥莱塔回到乡间到阿芒当众侮辱薇奥莱塔,薇奥莱塔倒在侍女弗洛拉的怀中。第三幕五场,悲剧的结尾。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茶花女》的享誉世界,同歌剧《茶花女》的推波助澜、交相辉映是分不开的。 中国读者最早接触《茶花女》是通过林琴南的译本《巴黎茶花女遗事》,这是林琴南译的第一部小说,用文言文译就。后来还有刘半农译的《茶花女》戏剧,以及夏康农译的小说。现在又有多种新译本流行,包括读者诸君手头的这个译本。中国舞台上也经常上演《茶花女》歌剧。可见这部小说历久弥新,魅力永恒。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茶花女(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国)小仲马 |
译者 | 黄甲年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07496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2015117105 |
中图分类号 | I565.44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6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