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然四记/徐仁修荒野游踪写给大自然的情书
内容
试读章节

这是二月的最后一天,前两日略带暖和的春风,把万物吹得蠢蠢欲动,有些急性子的,有些敏感的,早在风中才有那么一丁点暖意时,偷偷跑了。

 我昨夜就计划好,要对云海小学后面的山坡做白天与晚上的自然观察。这片山坡有很多特色。这里原本是一片高大的松树林,树龄至少在三十年以上,当然是当年把原始的树林砍了再改种松树。毕竟松树林比较整齐划一,很符合当时教育所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松树也是中国山水画的主角之一,所以松树林亦符合中国美学的要求。松树也很争气,在这海拔五百米的山坡上,长得郁郁苍苍,枝干优雅。但,不幸在十几年前,松柴线虫从日本传人台湾地区,几乎所有外来种的松树全遭了殃。正巧这片山坡的松树是外来的湿地松,结果在八九年前,全枯死了。虽然学校的课本上依然在强调“人定胜天”,却忘了附加一个先决条件——不可违反自然生态法则。

松树林枯死后,这片山坡又交还给大自然去经营了,各种小树、藤蔓、灌木、禾草、羊齿纷纷在这里成家立业。这片地回归到最先的初级演递阶段。到了今天,这片山坡已经被各种植物长得密不透风,大型的蕨类、芒草,小乔木、藤本植物是主角。我想在这二月早春,进入这片新天地看看。

气象预报今天会变天,有一道冷锋正快速地接近,但现在仍春阳普照,阳光洒在许多嫩叶上,显得春意盎然,仿佛间可以听到它们在歌唱,在欢呼,在庆祝,正如树梢上成群的红嘴黑鹎、绣眼画眉、五色鸟,以及在林荫下拼命呜叫的竹鸡,似乎所有的生物都被这两天的温暖弄得有些春心荡漾,举止也都变得有些失常。

背起了攝影器材,提了一把开山刀,在头上两只边叫边盘旋的大冠鹫的相迎下,我钻进两三米高的五节芒丛生的坡地。经过一番挤、闪、砍,终于通过有如蔗园一般的高草地,进入笔筒树、观音座莲以及乌毛蕨的地盘。这里有几棵只剩大枝与主干的枯松,间长出几株小硬木姜子、水金京以及鼠刺等小乔木,还有一株正伸展新叶的广东葡萄,横陈在枯枝间。

突然,在一棵观音座莲巨大的叶片下,两束亮丽的金色兰花远远地就吸住了我的目光。这是黄苞根节兰,这两株算是晚开的,我在一月时,在乌来的森林就看见它们已经绽放了。这里海拔较高,又迎着东北季风,所以也就开晚了些。这种兰花的叶片长而大,我看过叶片超过一米长的,叶片大,在树林下比较能抢到多一点的阳光,而金黄色的花朵在深荫中也较为出色。

越往上,坡越陡,土壤也越浇薄贫瘠,这里反是芒箕安身立命的好地方,因为大多数植被都不如芒箕那样耐旱、耐贫瘠,选在这样近乎恶劣的地方生长较少竞争对手。

现在芒箕已把新的枝茎举到最高,正准备舒展新叶。一根根向上擎举的锈红色枝茎,有秩序地排列着,拼成了一组现代艺术作品。

也有些生命力强的树种灌木,在芒箕间挤到一个狭窄的位置,我认得的有山胡椒、山桂花、野牡丹,大头茶,这些木本植物疏疏落落散布其间,但迟早它们会成为优势植被。现在一人宋高的山胡椒开着一树小花,山桂花也初开出洁白素雅的小小花朵,其上蚂蚁正忙着吸蜜。

越过芒箕坡,山岭就到了,这里各种大小树木杂陈,岭脊的另一面山坡则是密密的原生林,所以岭脊就是各种植物争地的林缘。其实整片山坡都是它们的竞技场,只是林缘的竞争特别激烈。

我站在岭脊上回头望我走过的这片山坡,松树有的倒了,有的只剩树干,但许多小乔木、笔筒树正奋力生长着,新的森林已隐然成型,这使我想起去年“立法委员”赵永清召开的听证会:如何处理翡翠水库集水区的大量松树枝木。当时以“林务局”为首的林业官员主张把枯木砍伐运走,再重新造林。

我则持相反的意见,我写了一篇短文说帖给赵“立委”:

“森林中的枯木一如其他的活木,是森林的组成分子之一。是五色鸟打洞营巢下蛋的洞房,是许多甲虫产卵、成长的场所,也是众多野蕈生长的地方。而经由各种生物的作用,枯木逐渐腐败分解,其中的有机质重新进人大自然能源循环系统,再为其他树木吸收,森林才得以继续丰美,所以枯木不是废物也不是垃圾,它是自然生态体系中的重要分子,所以我们反对将枯木自森林中移走,那将使森林的养分减少,井使许多生物失去家园。

P7-11

目录

总序

缘起

春意盎然

 春天的日记

 春野

夏日炎炎

 初夏记趣

 诸神的花园

秋风萧萧

 与鹰有约

 高地秋游

冬雪漫漫

 雪季之旅

 淡水河探源

序言

自一九七五年以来,台湾不顾一切地朝建设“经济奇迹”的目标努力后,人们口袋里花花绿绿的钞票不断地增加,同时,我们环境的污染指数也不断增高,而大自然里的生物却快速地减少,萤火虫消失了,泥鳅、蛤蜊、青蛙……不见了,小溪岸、河堤、沟渠、田埂……大都铺上了坚硬、粗暴、丑陋的水泥,美丽、生动的大自然渐离我们而远去,孩子们也越来越少有机会去接近自然、向自然学习,也无法从自然那里得到启示、快乐、感动,儿童最珍贵的想象力也难以得到大自然的滋润,正如一位小朋友说的:“台湾的虎姑婆移民去了,因为大人把大树砍光,虎姑婆没有森林可以藏身了……”

为了保留台湾大自然的一线生机,二十年来,我经常上山下海,以纸笔、相机来记录美丽丰饶的宝岛。为了让儿童有机会与能力接触大自然,我也花好多时间去为孩子们演讲,并带领他们到荒野自然去进行观察与体验.我发现这种播种与扎根的工作是真正保护台湾大自然生机的最佳办法,而且效果显著,这些孩子都懂得从一个更宏观、更长远的眼光来反省生活与面对自然。

过去我与许多人曾以环保运动来抵抗那些制造污染、破坏大地的大企业,其结果就像遇见了希腊神话中的九头妖龙一一你砍去一个龙头,它会再长出两个头来一样,不但没完没了,还会被套上“环保流氓”的大帽子而难以脱身。但是,这些曾深入荒野、受过大自然感动与启示的孩子,在长大之后,若是成为政府决策官员,他们不会为虎作伥,若是成为企业家,他们早就明白,“违反自然生态的投资”对整个地球、人类而言,是极为亏本、得不偿失的投资。

为了台湾的自然生机,为了孩子们,我在一九九五年创立了荒野保护协会,旨在汇聚更多理念相同,真正爱大自然、爱台湾、爱孩子的有心人士,一起来推动这个观念。此外.我也通过远流出版公司,出版我这二十年来在台湾山野所做的自然观察与体验,一方面为记录,一方面是我与大自然相处的经验传承.更是我在自然深处的沉思与反省。

如果你阅读这一系列“徐仁修的自然观察与体验”而感到有些心动,请与荒野保护协会联系,你很可能就是那些将影响台湾未来的“荒野讲师”或“荒野解说员”。

内容推荐

徐仁修经常在台湾各地的郊野山林做自然观察与体验。他将自己在家门口的树林、恒春半岛、克拉堡高地、合欢山、大霸尖山等地的所见所思真实地记录下来,结合丰富的自然、人文知识,写成《自然四记》。他细腻、温厚的笔触既呈现出了大自然中的生机、活力与大美,又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破坏与错误经营方式。因此,这既是一个“身心充满了荒野的气息、流水的声音,以及天空的明朗”的现代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后抒写对自然的爱恋的甜蜜之书,也是他忧虑自然的命运、批判“文明”人类遗忘了生命的源头活水而徒有科技的金属壳与商业的野蛮心的苦涩之书。

我们的时代正在遭遇自然退隐、生态恶化的严酷事实。或许,一本富有灵性的自然之书能引领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并回忆起人与大地之间的诗意关联。

编辑推荐

徐仁修著的《自然四记》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宝岛四季观察录,作者细腻、温厚的笔触展现荒野四季的惊艳容颜,感悟自然的奥妙与智慧,又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破坏与错误经营方式,反思人性与文明,探寻健康人类的生活方式。

  本书是富有灵性的自然之书,让人回忆起人与大地之间的诗意关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然四记/徐仁修荒野游踪写给大自然的情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仁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41622
开本 16开
页数 1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408140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