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电视艺术通论/电视新视角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积二十余年的研究体会和经验,继《中西戏剧比较通论》、《舞蹈艺术通论》论著后,对电视艺术作潜心研究的一本专著,也是作者《电影美学通论》一书的姊妹篇。本书共分为七章,其中包括,电视艺术辨析、电视艺术学导论、电视剧艺术论、MTV/MV论、电视舞蹈论、DV艺术论、电视广告艺术论。

序言

在今天这样一个已被各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读图时代”,影视艺术的地位呈直线上升之势,其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升温,研究的视野、角度、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拓展和延伸。但相对而言,电视理论著作虽已出了不少,毕竟起步较晚,既难以跟上不断发展着的电视审美实践,也远不及电影理论那么丰富和成熟。为此,我们试从一些新的视角对当下中国电视的形态、样式,电视的社会属性,电视艺术的种类及其特征等作出更贴近中国国情的新的探索,以期赢得学界同仁和广大电视爱好者的共同兴趣,进一步促进中国电视理论界的繁荣和发展。

目前,国内的电视理论研究已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仍存在着一些缺憾和不如人意之处,如在借鉴西方影视理论、西方文化批评时,往往忽略了与本土实际情形相结合的研究,在一些理论著作中往往宏观的发挥和综述远甚于具体分析,这就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病。而且,电视理论照搬文艺理论、电影理论的现象仍不鲜见,有关电视独特性、话语的分析、阐述似还远远不够。如是,我们才觉得应尽量立足于电视本体,去探究电视自身的各类话题和理论。由于电视传播本就是一种大众传播,涉及面宽,与之相关的领域较多,因此,也应将其他学科与电视研究相结合,才能从中见出电视媒体、电视文化的国际性视野。基于这样的思考,于是就有了关于电视与审美,电视与社会,电视与人,电视与文艺,电视与叙事,电视与戏曲等各种命题的阐发。各位作者的一些想法、见解,既是自己的研究心得,也大多是一种探索,有些或许能自成体系,有些可能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以待来日继续完善、补充,但至少可作为一种参照,成为当下多元理论中的一元。电视基础学科必须强化自身专业的理论,突破学科的界面,在学科交叉的前沿地带有所拓展,并培养未来的专业人才,这是我们这些在高校从事电视教学的人理所当然应取的态度,也是我们撰写这套丛书的另一基本出发点。倘若这套书中的有些发挥还值得一读,或能引发别人的思绪,作更为深入、细致的研探,或能对影视专业的学生有所启发,有所获益的话,则我们已觉得非常荣幸和不枉此辛苦一场了。要做到司马迁所言之“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谈何容易。学无止境,做学问更无止境,如同真理只能逐渐逼近,而难以完全把握一样,我们希望自己的努力也是渐进式的和真诚的,也许很难彻底摆脱时下喧嚣和浮躁的包围,但我们至少可以避开恶俗的纯商业炒作,本着素朴的学术良心来谈一些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对电视专业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创新,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影视教学的改革和进步。

最后须加以说明的是,这套丛书是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建设的项目之一,书的撰写、出版都得到了重点学科的资助。它当然也可作为参考教材或供影视艺术爱好者参阅。就此匆匆打住,忝为序言。

金丹元金冠军

2004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电视艺术通论/电视新视角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蓝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89455
开本 16开
页数 6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30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8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
丛书名
印张 3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8
154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