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济学家之路(第5辑)
内容
编辑推荐

收入本辑的是有关中外十四位著名经济学家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的作品。其中十位是中国学者,他们包括方生、刘方械、汤在新、宋承先、巫宝三、张国赞、张维达、苏东水、杨国昌、蒋硕杰、樊弘等人,辑内十一篇文稿以丰富的资料描述的经济学家们的生活情况和学术贡献既亲切又动人,并从中阐发的一代宗师与学术泰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德及科学方法,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广大读者能从中获得激励,刻苦学习,勇于攀登学术高峰。

内容推荐

收入本辑的是有关中外十四位著名经济学家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的作品。其中十位是中国学者。收入本辑的是有关十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的作品。他们是:方生、刘方械、汤在新、宋承先、巫宝三、张国赞、张维达、苏东水、杨国昌、蒋硕杰、樊弘。每位经济学家的成长经历就是一本经济学的教科书。他们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在科学上的诚实和勇气,从追求光明和批判旧制度、基础理论建设、探索思想渊源、破除陈规旧套、总结历史经验、系统阐发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培育新一代经济学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录

我国对外开放理论的先驱

——方生

谦谦君子一代宗师

——记刘方械教授

汤在新教授: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探索者

既通西方经济学又通四卷《资本论》

——记著名经济学说史专家宋承先教授

求实与创新相结合的经济学家

——巫宝三

中国经济史学家

——张国辉

我的经济学求索之路

东方管理学派创始人

——记苏东水教授的学术大师风范

我学习马克思经济学之路

蒋硕杰教授的生平和学术

路漫若求索治学志弥坚

——记樊弘

试读章节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并全面推开,一批经济学家活跃在经济理论研究的舞台上,他们围绕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从不同角度为市场取向的改革摇旗呐喊,提出许多影响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决策的理论,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有力推动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中,为人们熟知和传诵的是所谓“改革七贤”,方生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他在对外开放领域的杰出贡献,被人们誉为“方开放”。

早在80年代初期,方生的对外开放思想在深圳工作期间就基本形成了,有的方面已经研究得相当有深度,比如引进外资问题、特区开放问题。回到人民大学后,经过沉淀、反思和升华,到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1992年的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的发表,给了他传播对外开放理论的良好契机。

1985年2月,在《深圳大学学报》上,方生教授就针对“经济特区是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观点,撰文全面阐述了经济特区的发展与利用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在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中,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中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要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看起来问题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而是相当复杂。有人说,深圳经济特区已经实现了“四化”:一是香港化,二是殖民地化,三是租界化,四是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化。这些人所以说特区是搞资本主义,是因为特区搞的改革,其中有些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过的东西,我们特区把它拿过来用了。就是说特区有些做法是学资本主义的东西,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就是发展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为我们四化建设服务,学习人家科学的管理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怎么就是搞资本主义呢?从一些人对特区的议论,联想到我们国家,多年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问题,在许多方面都没有划清界限。这个认识问题不解决,影响很大,改革就难以进行。

方生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如何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如胜利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是也有沉痛的教训。从思想上看,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划不清界限。

第一,在理论观点上划不清界限,这是最根本的。例如,在所有制问题上,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是社会主义,个体经济、自留地则是资本主义尾巴应该割掉,甚至连集体经济都有资本主义的嫌疑,急于把它向全民所有制经济过渡。计划管得越多越死越好。似乎只有这样,才是社会主义,稍为放松一点,就说是自由化,是资本主义。竞争是资本主义现象,社会主义只能搞竞赛,不能搞竞争。在分配问题上,“大锅饭”、“铁饭碗”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而实行按劳分配中拉开了收入差距则和旧社会差不多,是资本主义分配原则。还有,贫穷是社会主义,富裕是资本主义,等等。

第二,在方针政策方面划不清界限。如认为,以钢为纲是发展工业的社会主义方针,而强调发展电子工业似乎就走上了资本主义邪路。以粮为纲是发展农业的社会主义方针,发展多种经营,发展经济作物,是搞资本主义。深圳在城市建设上,曾提出要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似乎这才是社会主义的城市建设方针,资本主义才搞所谓的消费城市。这是把生产和消费对立起来了,好像城市不能搞消费,只能搞生产,办工厂。采煤,也有两种方针。过去的提法是细水长流,准备开采五十年,一百年,现在提强化开采。过去认为强化开采是资本主义的方针;细水常流慢慢开采,才是社会主义的方针。看来,这些观点都得改变。P16-18

序言

今天,《经济学家之路》第五辑正式出版并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在听取了读者和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后,收入本辑的是有关十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的作品。他们(按姓氏笔划为序排列)是:方生、刘方械、汤在新、宋承先、巫宝三、张国赞、张维达、苏东水、杨国昌、蒋硕杰、樊弘。每位经济学家的成长经历就是一本经济学的教科书。他们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在科学上的诚实和勇气,从追求光明和批判旧制度、基础理论建设、探索思想渊源、破除陈规旧套、总结历史经验、系统阐发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培育新一代经济学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家的群体优势日益显现,他们经常活跃在中外经济学论坛上,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创造和创新研究,经20多年努力求索,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上述十一位学者的生平事迹就是我国经济学家群体优势的生动写照。比如,有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理论的先驱者,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对外开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卓越贡献;有的是我国消费经济学与生产力经济学的主要倡导者与创始人,在这些领域中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著作奖等重要奖项。

又如,有的是主编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资本论>续篇探索——关于马克思计划写的六册经济学著作》的学者,填补了马克思经济研究的一项空白,阐发了“六册计划”的科学意义,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做出了新的说明;有的是主编国家社科重点项目《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继承与创新》的学者,首次系统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的由来和发展,拓展了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更加系统和完整;有的是既通西方经济学又通四卷《资本论》的“双通教授”,对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相关重要理论融合问题做了深入探讨,给后来经济学人有很多启迪。

再如,有的是中国国民所得理论的开创者,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进入新阶段;有的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奠基人,其大型学术专著《中国近代史,1840~1894》,是“里程碑”式的重要成果,标志着经济史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而荣获“孙冶方经济学奖”等重要奖项;有的是《政治经济学教材》新版本的开创者,在课程体系上,打通资本主义两阶段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部分的传统理论框架,按照抽象到具体、本质到现象的逻辑,建立起浑然一体的篇章结构,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反响,因此,被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

最后,有的是东方管理学派创始人,首创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科学体系,又创“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思想为核心的东方管理学,为中华民族在国际管理学界独树一帜之学派;有的是独战群雄的学者,敢于向西方经济学中的名派名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挑战,严厉批判凯恩斯学派流动偏好货币理论及政策的错误以及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灾难,反对主流学派的货币理论的霸权主义,提出新的“筹资约束”货币理论,以及坚持货币稳定,促进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的相关货币政策,从而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有的学者是著名民主教授,发扬先烈革命精神,坚持实行真正的民主,抨击和揭露反动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在学术上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评析凯恩斯错误理论观点,深入阐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而被毛泽东称赞为“社会科学家”。

本辑内十一篇文稿以丰富的资料描述的经济学家们的生活情况和学术贡献既亲切又动人,并从中阐发的一代宗师与学术泰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德及科学方法,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广大读者能从中获得激励,刻苦学习,勇于攀登学术高峰。

《经济学家之路》第一、二、三、四辑出版以来,我们收到不少读者、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来信、来电和来稿,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与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将继续努力,不辜负广大读者的期望。

编者

2005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济学家之路(第5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诗平//徐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85956
开本 32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