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症的防治不单纯是个人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从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入手,做好社区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高危个体及可能伴发的并发症,并进行具体指导,也应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本指南的目的是帮助第一线卫生保健人员提高对超重和肥胖的认识、了解开展防治措施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也可供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个人作为参考。
图书 |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
内容 | 编辑推荐 超重和肥胖症的防治不单纯是个人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从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入手,做好社区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高危个体及可能伴发的并发症,并进行具体指导,也应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本指南的目的是帮助第一线卫生保健人员提高对超重和肥胖的认识、了解开展防治措施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也可供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个人作为参考。 目录 1 引言 2 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 2.1 体重指数 2.2 腰围 2.3 肥胖程度的分类 3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3.1 在世界各国流行广泛 3.2 全球增长迅速 4 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4.1 遗传因素 4.2 环境和社会因素 4.2.1 进食过量 4.2.2 体力活动过少 4.2.3 社会因素 5 超重和肥胖症的危害 5.1 超重、肥胖与其相关疾病 5.1.1 高血压 5.1.2 2型糖尿病 5.1.3 血脂异常 5.1.4 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5.1.5 脑卒中 5.1.6 某些癌症 5.1.7 其他疾病 5.2 超重和肥胖导致的社会和心理问题 6 肥胖症的干预 6.1 干预原则 6.2 干预策略与措施 6.3 肥胖症防治流程 6.4 高危个体的处理 6.4.1 合理安排饮食 6.4.2 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 6.4.3 行为疗法 6.4.4 药物治疗 6.4.5 外科手术治疗 7 特殊人群的处理 7.1 女性 7.2 老年人 7.3 吸烟者 8 附录 I 体重指数测量方法 Ⅱ 腰围和臀围测量方法 Ⅲ 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体重指数的分类 Ⅳ 不同身高和体重者的BMI值及超重和肥胖分类图 (按推荐的我国标准) Ⅴ 低能量膳食 Ⅵ 几种主要食物类的能量和产能营养素 Ⅶ 不同活动/运动类型的能量消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春明//孔灵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743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589.2-62 |
丛书名 | |
印张 | 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8 |
高 | 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