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一次法国的乡村之旅吗?在那里,有着中世纪的城堡、石子铺成的小路、漫山遍野的彩色葡萄园,还有遥远的历史故事……跟随作者这轻松的文字,让你真实地坠入法兰西的迷人的浪漫主义中去吧。
图书 | 法兰西乡村主义 |
内容 | 编辑推荐 想来一次法国的乡村之旅吗?在那里,有着中世纪的城堡、石子铺成的小路、漫山遍野的彩色葡萄园,还有遥远的历史故事……跟随作者这轻松的文字,让你真实地坠入法兰西的迷人的浪漫主义中去吧。 内容推荐 作者亲历法国各地的乡村、古堡,给我们带来了一次身临其境的视觉之旅。从城市的街道到乡村石子铺成的小路、从密人的河边到漫山遍野丰富在望的彩色葡萄园、从醇厚的葡萄酒到那遥远的历史故事、从那一道道让人无限遐想的美食到当地热情、纯朴的人情风貌、从那严肃的历史故事到如今发生在乡村、葡萄园里的爱情故事…… 跟随这轻松的文字,让你真实地坠入法兰西的迷人的浪漫主义中去。 目录 在博讷的中世纪穿越 小镇科尔玛和《最后一课》 历史就嵌在卡尔卡松的城墙里 夜色里火车开往汝拉 红砖瓦堆砌起图卢兹精神 兰斯兰不仅仅有大教堂 一次没有酒的波尔多之旅 巴黎再没有以后,只有这瞬间 戈雅难忘圣爱米利永 博若莱的酒窖田舍 我在萨瓦镇上的悠闲生活 酒镇维恩的蹒跚岁月 普罗旺斯的“天国感动” 诺曼底的春天 永不沉没的圣米歇尔山 后记 试读章节 很多年前,法国文豪莫泊桑对圣米歇尔山修道院的一段描述,曾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巨大的花岗岩宝石,如花边般细致,堆挤着高塔和钟楼。”我还记得当时为了“花岗岩”和“花边”揣摩了半天,花岗岩是那样的坚如磐石,怎么会如花边一样的纤细柔弱和婀娜呢?这是一个怎样的建筑啊!后来虽然去过法国多次却一直没有机会去北方。没想到这次当我完成了战争之旅后,竞已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圣米歇尔山修道院的山脚下。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位于法国北部大西洋沿岸的诺曼底和布 P165列塔尼交汇处的一个荒岛上。所谓荒岛其实就是一块巨石而已。相传在公元8世纪时,著名的阿夫朗什大主教欧贝在梦幻中看到了大天使圣米歇尔现身的画面,于是他便下令在这块巨石上为大天使建座神殿,从此圣米歇尔山便开始了漫长的朝圣之旅。200年以后,公元10世纪神殿周围渐渐发展出道路和村落,法国本笃教会则开始在神殿上修建修道院和讲经堂,从此圣米歇尔修道院开始了它长达1000年的构造、修复和漫长的朝圣之旅。直到去年,圣米歇尔山修道院依旧在继续建造中,如著名的拉梅赫维尔讲经堂边的大回廊便是完工于2004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初步统计,10个世纪以来,仅设计师便有三万多人参与了圣米歇尔山修道院的规划和设计。而参与建筑的工人和修道士们更是几十万之众。 从诺曼底的拜约镇前往圣米歇尔山修道院,驱车只需6个小时便能抵达了。路途上会经过有着“法兰西最美丽的湿地”之称的圣米歇尔湿地。早些年我曾在亨利·詹姆斯的《北方游记》中读到过他对这片湿地的描写“大西洋的潮水退去后,湿润而芬芳的泥土便露在了霞光里,一只天鹅不知什么时候便伫立在了上面,一直要等下次涨潮时才离去,当地人传说,这就是天使圣米歇尔。” 既然路过便一定要亲身感受一下,连忙让司机停车。因为要拍照,便选了一处高地登了上去,这一登简直让我大吃一惊,这眼前的情景竞跟亨利·詹姆斯一百多年前描写的一模一样。退去的潮水把泥土灌溉成了一片沼泽,在午后阳光的折射下如同一片明镜,红黄青蓝衬映着天上人间的奇丽美景。而伫立在沼泽之上的那只白天鹅仿佛就是当年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天使圣米歇尔。 天使圣米歇尔是相传中的战神,在中古世纪的宗教信仰中,圣米歇尔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性。《新约圣经》中曾记载圣米歇尔打败过象征魔鬼的恶龙,所以中古世纪的信徒们在等待来世的过程中,总是充满了期待和畏惧。于是圣米歇尔便成了信徒们判决魔鬼灵魂的使神。 P166 后记 我从来都是一个喜欢乡村的人。 在中国旅行,任何一个城市都是我的过路之地。我绝不会在一个城市里过多地纠缠,尽管这个城市或许有着许多美丽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对我来说,城市边上的乡村更让我神往。 或许跟城市相比乡村永远是贫脊的,但它却没有城市的污染、没有城市的虚拟、没有城市的嘈杂和纷乱、更没有城市人矫情和伪装。 只要你在乡村生活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观乡村的河流是那样的清澈,城市永远也治理不出这份纯净;你还会发现乡村的泥土、树木和花朵纯粹得竟然没有一点灰尘,而城市永远都不可能拥有这份鲜活;你更会发现乡村人生命中与生俱来的质朴和对生活的感恩;而城里人是不会有这份虔诚的。 城市的模式都是一样的,无论上海还是巴黎;城里人的本质也是一样的,也无论上海人还是巴黎人。所以,200O年秋天开始,我尝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去游历法国。 于是,巴黎竞被我当作了途中的驿站。 而卡尔卡松、埃佩尔纳、圣爱米利永以及圣·特罗佩和卡昂等当年塞尚、凡高以及毕加索等笔下的风景小镇倒成了我流连忘返的乐土。 我永远难忘我在基尔运河上看图卢兹风光时的那份感动,满眼的红色砖墙依旧是中肚纪的颜色,墙上的卡尔特人的鲜血仿佛还是滚烫的,而我来到阿尔萨斯的科尔玛,遥望苍天之下绵延起伏的孚日山脉,我似乎坠落进了著名的夏布多里昂的神话里而不能自拔。 这就是法国乡村的魅力,对我来说,它远比巴黎的美女和香水,更让我心动。 不过,巴黎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情怀多年来始终令我激动,它会成为找另一个有兴趣的课题。所以在这本以乡村为主题的书中,亦情不自禁地收录了一篇写巴黎的文章。在这里,但愿巴黎已超越了乡村与城市的范畴而作为我对它的一份纪念而留存于此书中。 再回到乡村之恋的理由吧:或许我觉得,乡村会越来越少,而城市不会。城市会不断地涌现而乡村会不断地消失。 刘沙 2006耳3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兰西乡村主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84327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4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8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