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然之谜(插图本)/探秘解谜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天、地、人,可是今天的人类恰恰对这三个古老的话题知之甚少。本套丛书正是一套诠释和破解以人为核心的科普丛书,它以生命、自然、动植物、海洋和宇宙五大系列构成。书中的故事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国外的也有中国的,讲的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

本书将对大自然进行探秘与解谜。

内容推荐

本书是有益人类进步的好书。它以崇尚科学知识、抵制封建愚昧为核心,对自然界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和背景,发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探索和解谜。全书内容包括:地球在微颤、南极的河流和湖泊、人类最后的宝藏、神农架的白化动物等。

目录

长江寻源/1

龙形黄河/4

精确地图谁来绘?/8

神奇的地球网络/12

沙漠纵横地球/16

地球在微颤/20

地球的巨口/23

“地球之血”抽得完吗?/27

地心历险记/30

怪泉与飞瀑/32

雨林奇珍录/35

拉萨的肺/37

万盛石林奇观/40

史前古滇国/43

洪荒大绝灭/45

谁是毁灭元凶?/51

“无雪”的梅里雪山/53

全球变暖,生物灭绝/55

雪域高原的昨天/59

环绕地球的处女地——南极/63

超越吉尼斯之最/66

冰峰下的山脉/70

崩断千年冰架/73

地球陨石之库/75

极寒冰库/78

南极的河流和湖泊/81

人类最后的宝藏/83

水火共生之途/86

毁誉参半“可燃冰”/88

宏观科学的新方法一混沌/91

解析巧合论/93

神力相助还是命运弄人/97

失踪再现之谜/100

众说纷纭的“耐空隧道”/103

螺旋线的形成/108

双螺旋现象/112

颜色的变幻术/114

冷暖两色观人生/117

分子的困惑/119

奇妙的巨型图案/121

迷雾遮墓碑/125

“野人”的蛛丝马迹/130

神农架的白化动物/133

魅影伴风魔/137

能源时代的宠儿——风/141

都是月亮惹的祸?/145

地震云之谜/147

转瞬即逝的“火花”/152

路边闪怪光/155

惊天大爆炸/158

爆炸引起的争论/163

无处不在生物潮/167

钱塘波涌起江潮/170

英王权杖之星/173

钻石璀璨/176

神秘“五谜”/179

无源之水/182

山坡晴雨表/185

巨菜伴香米/189

九曲回肠探迷津/191

皇城暗流/194

冰火两重天/196

百洞疑云/201

探究神秘岛/204

“魔鬼雨”“魔鬼湖”/208

那梭格勒河之魔/210

分娩之惑/213

和谐共生之道/214

试读章节

长江寻源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它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南边境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海拔6621米)西南侧,纳当曲后始称通天河;从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市东岷江口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习惯上又把宜宾至湖北省宜昌段称川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流经藏、川、滇、鄂、湘、赣、皖、苏等省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水系介于昆仑山一秦岭和南岭两大山系之间,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湘江、汉水、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湖北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流经高山峡谷,有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和虎跳峡等著名峡谷,水力资源丰富。宜昌至江西湖口间为中游,进入平原,曲流发达,多湖泊(以鄱阳湖、洞庭湖最大),水量大增,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湖口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江宽水深,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流域内大部为暖湿的亚热带气候,降水充足,水量十分丰富,入海径流总量约1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水量的37.7%,为黄河的二十多倍。航运发达,航道总长8万多公里。流域内居住着3亿多人口,有4亿亩耕地。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

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在南北对峙的巍巍昆仑和唐古拉山之间,形成了宽约400公里的扇形水系。这片世界上最高最大的河源区,发育着五条较大的水流——楚玛尔河、沱沱河、尕尔曲、布曲和当曲。它们谁是长江的正源呢?

长期以来,关于长江只有一个泛称——万里长江,而对于其源头,即长江究竟源自何处等问题,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

从现存史籍来看,早在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就已经有“岷江导江”之说,意即嘉陵江、岷江是长江之源;直到明代中叶,徐霞客循江而上,在云南实地考察发现金沙江比岷江更长,并随后在其著作《江源考》中首次明确地指出金沙江为长江源流之后,才纠正了“岷江导江”的传统认识。

不可思议的是,到了民国年间,关于长江源的记载却重新趋于混乱,甚至屡屡出现谬误。例如:1946年出版的《中国地理概论》指出,长江源头出自青海巴颜喀拉山麓,全长5800公里,为我国第一巨川,并载入中小学地理课本。

关于源头的各种说法其实在很长时间里莫衷一是,令人摸不着头脑。长江水利委员会给出了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法:长江北源为楚玛尔河,正源为沱沱河,南源为当曲。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唐邦兴教授多次到江源地区考察过。他说,在众多的科考成果中,最引起媒体兴趣的是重新确定了沱沱河和当曲源头的位置,并分别起了新名字:茂书冰川、徐霞客高原。在重新量算的长江源区各河流的长度中,当曲比沱沱河长7公里,当曲与沱沱河合流的地方,水量比沱沱河大5倍,由此认为,当曲应为长江正源。

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先进手段的采用使得这个问题屡次被提出来。2005年6月15日,香港中国探险学会黄效文宣布,他们在青海南缘发现长江新源头:加色格拉峰当曲上游多朝能,比当前官方认定的长江正源沱沱河多了6.5公里。

不过也有专家提到:长江三源的流量,目前只有沱沱河与楚玛尔河有多年的观测数据,而当曲的数据,都是每次考察时各支队伍随机测量的。故尔,对于长江源头区,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长江正源的认定仍是位于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虽然当曲长度略长,水量也较大,但由于其源头方向转向东南,不及沱沱河方向顺直,因此不宜作为正源。

P1-3

序言

这是一套诠释和破解以人为核心的科普丛书,它以生命、自然、动植物、海洋和宇宙五大系列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天、地、人,可是今天的人类恰恰对这三个古老的话题知之甚少。对于“天”,现代宇宙不过刚猜出点皮毛;对于我们整天踩在脚下的“地”,我们钻探深度以10公里计,与地球半径(6378.14公里)相比,不过才千分之二三。若是苹果,我们连表皮的深层都没有啃破,这点我们甚至不如一条虫!至少它们已经吃到果心了。对于“人”,我们了解得尤其肤浅。特别是大脑思维的本质与神经工作的方式,我们还基本一无所知,它也许是21世纪“芝麻”都叫不开的神秘洞府。即使科学之路如此艰辛,取得一点成果如此之难,我辈仍在解开一切禁锢人类愚昧的枷锁,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混沌迈向文明和昌盛。

随着医学事业的日渐昌明,现代科技成果可以做到延长人的寿命,以进一步拓展人类的文明。不过,若人类寿命长到了今天的10倍,就一定是好事吗?200年前,德国浪漫诗人诺瓦利斯就说过:“如果没有死亡,最大的幸福就属于极端疯狂者。”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以“少时读书,如萤火之光,青壮年读书,如日中天之势,晚年读书,如秉烛之明”为楷模要好一些。当然,这个书,绝对是有益人类进步的好书了。

书中的故事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国外的也有中国的,讲的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一些孜孜不倦的学人在思索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和背景,发生的过程和结果。更有甚者,有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力图破解这些故事中的谜,努力揭示出它们对人类社会影响产生的作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分辨科学和伪科学,澄清流传已久的谬误,匡正似是而非的习俗。编者也期待着人们从中得到启示,盼望有志于此者采取一些合乎科学合乎自然的行动。当然,科学是包罗万象的事业,它需要各方面的才能。如杨振宁教授所言:“我想同样强调的另一点是,有许多年轻人喜欢收集、分类和整理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才能。我相信大家知道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有更高的组织能力。有些人天生就是组织者。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我希望你抓住这个有利的条件,因为大量科学知识最终要系统化,有一定系统化感的人同样应抓住这一点,它会引导你走向非常有益和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就鲜明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新目标,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套丛书就是以崇尚科学知识、抵制封建愚昧为核心的丛书,它的出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正逢其时。愿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刘建康

2007年12月

后记

若在林林总总的图书里徜徉,总会嗅到其中那淡淡的文化气息:若到了万籁俱寂的夜晚,点亮床头小灯,手捧一卷细读,许能体会到天籁之音的呢喃。个中滋味之甘醇,就远胜于饕餮大餐的肥厚了。追忆逝去的半个世纪前的青葱岁月,再看今生诸多科技巨匠,惊觉他们竟是屡屡受益于科普教育之初始。看来,改变人生的不全是金钱,也许一本书就能引导你向光明前行的轨迹呢。即使不然,它也可以补日常教材未顾及到的地方,于是,编写组启动了每个人的心智,尽可能地将较前沿的科技知识筛选、加工。其间,在海外的王昊先生给我们电传了部分最新信息,并对资料中的谬误之处进行了及时的纠正:从事英语教学的李俊小姐为我们比对有关素材;高级工程师黄尚平先生对丛书进行了全面核校。客观地说,这是众多学科的科技工作者的调研成果和新闻媒介的慧眼识金,我们所起的作用仅是归类整理,以便让欲学者有依,求饱学者点评,光大人类所共有的科技财富为人类所共享。这也是我们的初衷和愿景。至于是否合乎“顾客”的口味,我们正以谦卑的心态等待着各方面的指点,虔诚地聆听批评和建议之声。

在编稿中期,李尔钢社长仔细调阅了五本书的初稿,除肯定了编写方向外,还对一些稿件给予了具体的指导,甚至到了谋划一些文章的起笔和收笔的细致程度。本丛书的责任编辑李春女士在编稿中,对编写组严厉得近乎“苛刻”,数次指出稿件中的硬伤,至于处处软伤,更难躲过她的朱笔,羞得人面红耳赤。现在细细斟酌后,真要对李社长和李春老师发自内心地道一声“谢谢”!因为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对作品和读者的负责,而你们的职业素养则是编写组全体的楷模。

王晓华

丁亥年·大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然之谜(插图本)/探秘解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晓华//王霖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12893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4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1: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