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驼铃回响/慈溪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驼铃回响/慈溪文丛》编著者沈建基。

沈建基边走边唱,写下这部名叫《驼铃回响》的诗集,一看书名就知道诗人走了不少路,在天地山河之间,一路走一路吟唱,于是写下了许多现代行吟诗。

内容推荐

《驼铃回响/慈溪文丛》编著者沈建基。

在《驼铃回响/慈溪文丛》这本诗集中,诗人汇集了自己游历大江南北的真实感受。骆驼已远,但驼铃声留了下来。诗人用心参与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合唱。他唱道:“我总是想像着/也是天空一朵云/和云一起生长,一起飘零/又一起被风吹黄。”(《记二月夹江》),这与天地万物共生的愿望,将一次普通的行吟推向了诗意大美的深处。在《沙漠之夜》中,这种与万物共生的渴望表现得尤为强烈,“今夜,星空、沙子和我/都躺在一起/风也没有咳嗽一声/诸神沉寂/一个青靛的古碗,倒扣着/大地满是皱纹黯黄的脸面/无人问津的一只虫子为什么逃窜/一片草叶又来自何方”。这首诗里的想象力恣意纵横,吟唱低沉有力,颇有穿透力。大地上,人神共存。

目录

做一个宽阔的写作者——《慈溪文丛》总序

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驼铃回响》小序

第一辑 大海涌动,我澎湃

大海

大地

沙漠之夜

碣石

燕山上那朵云

海的遐想

南平

连云港

金山寺

金沙江

山上人家

鼓和歌

都江堰之水

洪泽湖

新昌行三两点

我从风波亭上走过

西湖夕照

黄河岸边

华北平原的早晨

草地上的那场雨

九门口的长城

一串贝壳

第二辑 一棵橄榄树装载四季

细瓷

往事荒芜谁收割

请把火炬高高举起

迎接黎明

大风刮过了山岗

我从旷野走过

忆二月夹江

雪野

山村的早晨

梅坞

山村就这样醒来

一条河流为我送行

五月的河水

錾石

我总是想飞

月夜

雪夜

观音山

南京印象

南归

第三辑 月亮有雨

月亮有雨

哭泣的红豆

南国的冬天

你为什么在云彩中沉浮

没有回头

答秀金

思念

我种一树白云在北方

白马嘶鸣

一辆马车

东山有云,西山有雨

梳妆

樟潭

桃花是在晚风里开放的

妹,我在高山

二月邛崃

归雁飞过你的庄园

树木忧伤。

义乌饭店54号

第四辑 地平线还是那么遥远

羁旅

白雾

邂逅古城堡

凉山之晨

火车呼啸而去

春天的背影

把梦寄存在月亮

秋天就要出嫁

你是祥和之光

送别

清辉头的夏天

又到五寨

远方

我将远行

远行是从这里开始的

列车

南京长江大桥之夜

早晨,我临窗独坐

夜车驶过母亲的墓山

窗外

第五辑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

一只猴娃的小手

拉拉

情结

致我小小无言的伙伴

都市印象

有星曾在河流里绽放

插秧

水晶

中山陵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

辽沈战役纪念馆

螺丝钉

愤怒的羽毛

附录

母爱

初恋

接送

——209

也谈中国诗歌之我见

答木耳老师信

试读章节

沙漠之夜

今夜星空,沙子和我

都躺倒在一起苍茫起伏

风也没有咳嗽一声

诸神沉寂

一个青靛的古碗倒扣着

大地满是皱纹黯黄的脸面

无人问津的一只虫子为什么逃窜

一片草叶又来自何方?

大家一语不发这么多细沙

只剩下对整个世界的谛听

回眸沉默在走过的路上

好像在冥冥里回味前生

天宇在静夜里缓缓移动

星空把星子走成了贝壳

而沙子把岁月走成波浪的样子

我不过是海洋里的一条干鱼

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泓细水

打开风沙打开时空

从黄昏的远方走来

走出四季走出苍茫

身后的沙子肯定就要说话

夜空的星子也会复活行走

那么.又到哪里安置他们的去处

哪里又是他们曾经的故乡?

夜空终于没有开花

而我在地平线上等待日出

想象以怎样的姿势走向远方

去追赶一只飞翔蔚蓝的小鸟

2011.7.源于1967.8.吉林.太平川

碣 石

两千年了

你还站在海的波涛里

守望苍茫

那么执著

可是大海

只剩下清碧和浩瀚

日转斗移

四季青黄

当我想象你靓姿婷婷的时候

一个又一个朝代兴亡 

已与你无关

现在.你只关心着

海水是否继续清碧

大海是否还会飞翔

海风一个劲地吹

不分昼夜可是

你还是不愿走出

海水二千年的冰寒  也许.你的内心

只盛下大海和天空的澄澈

已经毫不在乎世态炎凉

天空.星星和海浪的絮语

只有你听懂了

他们的真谛

2011.5.24.辽.葫芦岛 P7-P10

序言

诗人似乎天生喜欢做大地上的漫游者,因而自古就有行吟诗人和行吟诗之说。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理想。一部中国诗歌史读下来,大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沈建基边走边唱,写下这部名叫《驼铃回响》的诗集,一看书名就知道诗人走了不少路,在天地山河之间,一路走一路吟唱,于是写下了许多现代行吟诗。

所谓现代,是诗人在行吟中的视线变了,在行走中,诗人仿佛是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其诗思具有了现代性。比如,以仰头就见的日和月为例,诗人写道,“对面山上密密的丛林里/走进去的红豹子是太阳/走出来的绿豹子是月亮/而我,来自山外的远方”(《火车呼啸而去》)。把山上的日和月看成是在丛林中出没的豹子,这种眼光,不是驴友的错觉,而是诗人的想象,这想象大胆而精准。诗人在天地间是自由的,因而心灵可以放纵想象,他对着旭日唱道,“给我钓竿/朝阳太低/让我把它轻轻钓起”(《白雾》);而对江水,诗人唱道:“一江金色,万马奔腾/一朵一朵金色的菊/在雷鸣声中绽放/青山有梦折叠/一颠一颠在前面展开”(《金沙江》);他对着明月唱道,“天空清浅/只剩下月亮一个银碗/洒下来的都是酒”(《金山寺》)。这样的诗歌意象大胆而富有创见,已将古老的对日月山川的描写完全颠覆。诗人以第三只眼睛看世界,他在游走中看见了新的独特的诗意。

诗人用第三只眼看世界,并不只是诗意地看,重要地还要思与悟。陈子昂的诗“念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涕下”,便是诗人所思所想所悟的绝唱之一。现代诗人仍在传承这一脉络。好的诗歌中一定会有思想,在这部诗集中,这种传承脉络清晰。诗人在大海边的感受是,“可是,我的马儿/驰入苍茫没有回来/海空也不见一架梯子/我不过是一片过路的贝壳/骨骼任海浪千百次冲刷”(《大海》);而诗人眺望大地时写道:“当垄垄整齐的弧/从远方/又幅射回我内心的时候/天空低了许多/而大地高举。今夜/所有的星星和我/必将无眠”(《大地》)。在这些对大自然的敬畏中,诗人表达出了恒久的命运与苍茫感,所见,所思,所悟,让诗人在边走边唱中产生的诗歌有了份量。行吟诗最忌讳的是“到此一游”式的记录。它要求诗人在面对大自然时,要拨动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弦,才能唱出动人的曲子来。

在这本诗集中,诗人汇集了自己游历大江南北的真实感受。骆驼已远,但驼铃声留了下来。诗人用心参与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合唱。他唱道:“我总是想像着/也是天空一朵云/和云一起生长,一起飘零/又一起被风吹黄。”(《记二月夹江》),这与天地万物共生的愿望,将一次普通的行吟推向了诗意大美的深处。在《沙漠之夜》中,这种与万物共生的渴望表现得尤为强烈,“今夜,星空、沙子和我/都躺在一起/风也没有咳嗽一声/诸神沉寂/一个青靛的古碗,倒扣着/大地满是皱纹黯黄的脸面/无人问津的一只虫子为什么逃窜/一片草叶又来自何方”。这首诗里的想象力恣意纵横,吟唱低沉有力,颇有穿透力。大地上,人神共存。

我们期待着,在诗人走过的路上,驼铃声不断传来。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驼铃回响/慈溪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建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601978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7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0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