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精美的二战海陆空战场全景式画卷!一部值得永久珍藏的二战历史图文库!本丛书是有史以来记述二战最全面、最生动的出版物。用近2万张照片及详尽的文字、绘图和地图,涵盖了二战所有重大事件的生动细节:法国的沦陷、希特勒对苏联的毁灭性攻击、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欧洲的胜利和日本的战败等。数千万计的生命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消逝,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恐怖与凄惨,也讲述了灾难中人们的正直、勇气与乐观。本书为第5卷,日本的进攻……
图书 | 日本的进攻/二战画史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幅精美的二战海陆空战场全景式画卷!一部值得永久珍藏的二战历史图文库!本丛书是有史以来记述二战最全面、最生动的出版物。用近2万张照片及详尽的文字、绘图和地图,涵盖了二战所有重大事件的生动细节:法国的沦陷、希特勒对苏联的毁灭性攻击、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欧洲的胜利和日本的战败等。数千万计的生命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消逝,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恐怖与凄惨,也讲述了灾难中人们的正直、勇气与乐观。本书为第5卷,日本的进攻…… 内容推荐 《二战画史》第5卷包括101期到130期,时间跨度为1941年7月中旬至1942年6月初。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二战到目前为止所经历的最轰轰烈烈、瞬息万变的时期。随着日本的背信弃义、投入战争,美国完全站在了反对一切侵略和压迫的民主立场上,并决定调动全部的工业力量、资本财富、武器装备和人力为之奋斗;为了同样的目标,拉丁美洲共和体也无一例外地联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可以恰当地称之为“第一次的世界完全战争”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注定是史无前例的。 我们这几页内容也为我们所经历的这一时期提供了证据。由于限制纸浆进口,纸张奇缺,极大地改变了英国印厣j业的形式。我们之所以能够维持前4卷的每周一册,付出的代价是在允许的限度内不时大规模地削减流通量。但很快我们就不得不将发行量限制在每月3次,最后必须作大幅修改,每两周发行一次。所有的这些变化都在第5卷中有所体现。但这一卷无论从外观效果还是内容趣味来讲都有增无减。因此我们希望它仍然是目前这段最惊心动魄世界历史的唯一图片记录。 试读章节 我在第2编队,注视着第1飞行中队排着v字形以距沙滩数米的高度掠过鹿特丹海岸。人们向我们挥手致意、鼓励我们前进。鹿特丹的郊区像我料想般出奇地平坦,但这里的人们却出人意料地穿着宽松的裤子和亮蓝色的衬衫。 尽管有人被吓得蜷缩在电线杆旁,牛群在田野里惶恐地四处奔跑,但是我们看到,几乎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向我们作着手势。我们飞得很低,以至于很多飞机与地面物体发生摩擦。例如,有个飞行员截断一台起重机的缆绳飞过。飞机的腹部被撞了个小坑,烟囱帽上的红色烟尘也刺进了机体。有个飞行员驾驶的飞机显然在灌木丛中割断了不少谷物,因为返航时机翼的前端缝隙处还带了一小束。 我们在下午4点55分轰炸了鹿特丹港。当我们掠过码头的时候,观察员发现了目标:一艘带有一个烟筒的黑色大船。我估计足有4000吨。我们急忙飞过最后一座建筑,从桅杆的高度投下了炸弹,然后拉起向城里飞去。 在诸如此类的炸船任务中,通常是无法看到结果的。但是这一次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战果。一声巨大的爆炸后,浓烟和火焰不时上飞蹿出来。我已经看过许多回这样的爆炸,但这是最大的一次。向左鸟瞰,虽然燃烧的仓库阻碍了我们的视野,但仍然可以看到许多敌人的供给船被我们第一波的攻击炸得烈火熊熊。飞离了城市,随着白色的示踪剂在下方飞散,我们的视野变得非常好,能够看到大量的烟柱从被轰炸的船只上腾起。 一个成功抵达里斯本的女孩讲述了鹿特丹遭受的重创以及荷兰人民的精神。她说,德国人认为英国轰炸机是在荷兰爱国者所采用的神秘无线电导引下击中目标的。 英国皇家空军飞机经常在飞往德国的途中路过鹿特丹。居民纷纷站在大街上或倚出窗口向他们挥手致意。成百上千的人独自在马斯河与威廉敏娜桥之间来回闲逛,看军事禁区被毁的情况。 夜幕降临,油罐燃烧的火焰映红夜空,浓烟笼罩着天空。人们在街头巷尾奔走相告:“快来看哪,多美妙的英国落日!”P38 序言 20世纪30年代末,一场正义力量与邪恶力量之间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经过长达6年的激烈角逐,人类正义力量最终战胜了邪恶力量,从此,人类开始逐步走上相对和平的轨道。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纷纷以立碑、举行纪念活动、著书、摄影等方式来纪念和反思那场史无前例的战争。英文版《二战画史》丛书,就是其中的一部鸿篇巨制。 这部巨著融图片、文字于一体,集史料性、趣味性、幽默性于一身,摒弃了一般史书的枯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书中的作者大部分并不是专门的作家,而是亲身经历过某一事件的战地记者、文书或战争目击者,包括各军兵种中下至士兵上至将军各种军衔的人。这些战争中的亲历者虽然没有史学家般的严谨,也没有文学家那样的文字修养,但是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把当时的所思所想、直观感受和所经历的最有意义的事件描写了出来。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绝不可能写出如此生动、有趣、可读性强的文章来的。他们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与者,也是二战历史的真正的作家。他们揭示了那场战争中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让读者真正品尝到了战争的“原汁原味”。 这部巨著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事件既有对大事件的概括描述.又有对具体细节的完整记录,基本上反映了英国及其殖民地人民在抗击法西斯战争过程中的陆海空战场全景以及二战结束时的各种重要场面,如盛大的游行、会议以及战后各国的重建工作等等。特别是在描述陆海空战时,其材料之丰富实为罕见,从小到一个班的战斗经历以及一架飞机、一艘战舰的战斗行动,大到集团军、航母编队、空军的战役、战略行动等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二战史研究资料。 全书的翻译工作主要由国防大学博士生、硕士生和教研人员及有关院校科研人员担任。经过近百人一年多的努力,这卷图文并茂的《二战画史》的翻译工作才终于完成。为了使翻译的内容更加准确,译著者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二战史资料,对有关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帮助,同时,也给大家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记忆。 书中主要描述的是诸多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亲身经历的战斗、事件等,涉及的人物之多、地名之广、事件之全前所未有。每卷所涉及的人物,既包括英国人民,又包括其他国家的人民;既包括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国家领导等各阶层的人,又包括海陆空军下至新兵上至将军、元帅等各军衔的人。要准确查出他们的名字,简直是困难重重。为此,我们翻阅了大量有关二战史方面的人物传记、百科全书、人名词典,尽最大努力查出本书中人物姓名的标准译法,但仍有许多人的姓名只能根据其所在国家起名的习惯来确定。 书中涉及的地名之多也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大到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非洲战场、地中海战场,小到一条街道、一个村庄、一座不知名的小岛。有时一段2000字左右的故事中就涉及近百个地名。我们几乎翻遍了身边的各种英汉工具书,特别是目前国内最权威、阐释地名最为详尽的《世界地名录》,但是仍有些细微的地名无从查起。我们只好按照各国语言习惯,对其进行了音译。 最后,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本书中的有些作者在描述事件、战斗经历、兵团战史等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夸大和突出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望读者明鉴。 由于时间紧、翻译量大,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正。 崔长琦2004年12月18日 于北京红山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本的进攻/二战画史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国)战争图解杂志 |
译者 | 吕彬//王晓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5490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195.2-64 |
丛书名 | |
印张 | 28.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军2005026号 |
版权提供者 | Trident Press International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