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精美的二战海陆空战场全景式画卷!一部值得永久珍藏的二战历史图文库!本丛书是有史以来记述二战最全面、最生动的出版物。用近2万张照片及详尽的文字、绘图和地图,涵盖了二战所有重大事件的生动细节:法国的沦陷、希特勒对苏联的毁灭性攻击、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欧洲的胜利和日本的战败等。数千万计的生命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消逝,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恐怖与凄惨,也讲述了灾难中人们的正直、勇气与乐观。本书为第1卷,战争爆发……
图书 | 战争爆发/二战画史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幅精美的二战海陆空战场全景式画卷!一部值得永久珍藏的二战历史图文库!本丛书是有史以来记述二战最全面、最生动的出版物。用近2万张照片及详尽的文字、绘图和地图,涵盖了二战所有重大事件的生动细节:法国的沦陷、希特勒对苏联的毁灭性攻击、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欧洲的胜利和日本的战败等。数千万计的生命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消逝,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恐怖与凄惨,也讲述了灾难中人们的正直、勇气与乐观。本书为第1卷,战争爆发…… 内容推荐 《二战画史》第1卷包括第1期到第20期的周刊。在这一卷的一开始,我们以不同寻常的方式重印了在战争期间周刊上出现的杰出人物的照片,旨在作为艺术的补充,并视之为“我们的战争相册”。封面的内容提要能够帮助读者迅速地查找本卷文字或图片的内容,只需要浏览一下,便足以了解我们当代编年史的涉及范围和全貌。 期望后续的《二战画史》各卷能够保持同样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这依赖于作品中各种各样基本材料的实用性,如图片、文章、印刷和装订等。编者至少能够向读者保证,他和出版商们已经尽其所能,为读者提供了最好的作品。 试读章节 护航的一些秘密 进行护航需要先仔细制定计划,这些计划由驻在港口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皇家海军军官制定。由于组成护航队的轮船先在被指定为集合地的港口或锚地慢慢集合,所以,这些轮船不得不从它们停泊的各个港口赶到集合地。由于有的轮船距集合地比其他轮船远,有的轮船在赶往集合地时可能遇到逆流,因此,护航队很可能比它准备出发的时间推迟许多天。 由于护航队的航行速度必定是航行最慢轮船的航速,所以,组成护航队的所有轮船应能保持相同的航速,这对护航队十分重要。因此,我们既有航速快的护航队也有航速慢的护航队,以满足航速为15节的定期货轮班船和航速为9节的不定期班船。在海上实行“灯火管制”外,舱室外的每个门上都配有一个特殊类型的电闸,以便开门时能自动熄灭舱内的灯。 驾驶台、操舵室和其他关键部位都用沙袋进行保护。船长及其助手配有钢盔,全体工作人员配有防毒面罩以对付燃烧弹和来自空中的其他危险。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轮船的名字都要涂在船头和船艉,以便港口的官员和其他人能在轮船靠码头时被识别出来。轮船名称都显示在黑板上,轮船一外出航行,其名称就立即被去掉。 护航队中的每艘轮船都配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闹钟。这种闹钟配有大量的可调整的挚锁。这些挚锁可以调整为每10分钟或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响动。整个护航队的所有闹钟都同步发出响声,因而,当护航队曲折前进时,闹钟能在准确的时刻提醒每位舰长以使他们改变航行路线。这种方法使聚集在一起的轮船避免了碰撞和掉队,并使它们能顺利地机动前进。 在大雾天时,任何轮船都不可能看见它前方的轮船。因此,除非各船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否则就可能发生碰撞危险。为避免发生这种危险,每个轮船船艉都拖着一条长绳,上面拴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木桶,它被称为雾中浮标。P347 序言 20世纪30年代末,一场正义力量与邪恶力量之间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经过长达6年的激烈角逐,人类正义力量最终战胜了邪恶力量,从此,人类开始逐步走上相对和平的轨道。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纷纷以立碑、举行纪念活动、著书、摄影等方式来纪念和反思那场史无前例的战争。英文版《二战画史》丛书,就是其中的一部鸿篇巨制。 这部巨著融图片、文字于一体,集史料性、趣味性、幽默性于一身,摒弃了一般史书的枯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书中的作者大部分并不是专门的作家,而是亲身经历过某一事件的战地记者、文书或战争目击者,包括各军兵种中下至士兵上至将军各种军衔的人。这些战争中的亲历者虽然没有史学家般的严谨,也没有文学家那样的文字修养,但是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把当时的所思所想、直观感受和所经历的最有意义的事件描写了出来。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绝不可能写出如此生动、有趣、可读性强的文章来的。他们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与者,也是二战历史的真正的作家。他们揭示了那场战争中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让读者真正品尝到了战争的“原汁原味”。 这部巨著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事件既有对大事件的概括描述.又有对具体细节的完整记录,基本上反映了英国及其殖民地人民在抗击法西斯战争过程中的陆海空战场全景以及二战结束时的各种重要场面,如盛大的游行、会议以及战后各国的重建工作等等。特别是在描述陆海空战时,其材料之丰富实为罕见,从小到一个班的战斗经历以及一架飞机、一艘战舰的战斗行动,大到集团军、航母编队、空军的战役、战略行动等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二战史研究资料。 全书的翻译工作主要由国防大学博士生、硕士生和教研人员及有关院校科研人员担任。经过近百人一年多的努力,这卷图文并茂的《二战画史》的翻译工作才终于完成。为了使翻译的内容更加准确,译著者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二战史资料,对有关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帮助,同时,也给大家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记忆。 书中主要描述的是诸多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亲身经历的战斗、事件等,涉及的人物之多、地名之广、事件之全前所未有。每卷所涉及的人物,既包括英国人民,又包括其他国家的人民;既包括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国家领导等各阶层的人,又包括海陆空军下至新兵上至将军、元帅等各军衔的人。要准确查出他们的名字,简直是困难重重。为此,我们翻阅了大量有关二战史方面的人物传记、百科全书、人名词典,尽最大努力查出本书中人物姓名的标准译法,但仍有许多人的姓名只能根据其所在国家起名的习惯来确定。 书中涉及的地名之多也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大到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非洲战场、地中海战场,小到一条街道、一个村庄、一座不知名的小岛。有时一段2000字左右的故事中就涉及近百个地名。我们几乎翻遍了身边的各种英汉工具书,特别是目前国内最权威、阐释地名最为详尽的《世界地名录》,但是仍有些细微的地名无从查起。我们只好按照各国语言习惯,对其进行了音译。 最后,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本书中的有些作者在描述事件、战斗经历、兵团战史等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夸大和突出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望读者明鉴。 由于时间紧、翻译量大,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正。 崔长琦2004年12月18日 于北京红山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战争爆发/二战画史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国)战争图解杂志 |
译者 | 苏银荣//阮光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5489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195.2-64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军2005022号 |
版权提供者 | Trident Press International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