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
内容
编辑推荐

不管是何时何代,教育下一代都是我国家庭的头等大事。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也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教育难度也随之大大增强。如此棘手又如此重大之事,到底该怎么办?本书综观中外现状,为我国家庭教育指出了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提醒家长那些行为不可为,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教育策略,为各位爱子心切的家长们提供宝贵的教育经验。

目录

一声富裕美国的富裕小孩集体敲响的警钟

美国父母的抱怨            2

今天,与我们的前辈相比.我们的孩子几乎无能到了惊人的地步。

中国母的尴尬             6

生活好了,孩子反而弄不好了。

四类中国家庭易犯的中式错误

咬紧牙关,小百姓养出娇子逆子     12

我亲手抚养大却又倍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只会花钱,暴发户养出败家子      26

老师,我说了你可别生气。我想,你有这么多钱时,也会跟我一样享受的。

“贵族”教育,权贵者养出花花公子   30

英国政府一定会为这么多的中国留学生来英国上学.而且拥有这么强的消费能力而感到非常高兴。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借子求胜,好胜父母苦苦逼迫孩子   35

妈妈这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为了让你将来过上比别人都好的生活,妈妈就是把命搭上也心甘情愿啊。如果不能把你培养出来,妈妈死不瞑目啊。

三样单靠金钱永远买不到的东西

孩子的成绩好            44

我孩子的一切要求我都尽量满足,他花的钱摞起来比他还高。他怎么还不好好学习呢?

孩子对父母好,会疼人        50  

我算过,每天给我50块钱,您不是给不起,给我又能怎么了?

父母的安全感              54

  上贵族学校,上各种特长班、补课班、奥林匹克班,盲目请高价家庭教师,盲目给孩子买手机、电脑……许多人这样做,与其说是出于虚荣,不如说是出于恐惧。

八种要不得的心态          

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知限度     58  

我有钱,为什么不给孩子花?

教孩子摆阔,为自己贴金       62

让你的同学都看看,你有个多么有钱的老爸!

为孩子花钱,补偿自己的受穷心理   65

小时候没有零花钱,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自己真可怜,于是就下决心不让孩子再过那种生活。

孩子是债权人,家长是债务人,花钱是该的 69

您挣那么多钱,不给我花给谁花?

会挣先得会花,会花自然会挣     73

怎么回事,怎么才用这么点,孩子连钱也不会用了!

我花了钱,你们就该把他教育好     76

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已经够外行的了,如果再以为花钱就能买来一个好孩子,那就实在糊涂到一定程度了。

借孩子之名,“公”大人之关     79

这不是给您的,是给孩子的。

家长自己“物质至上”,带坏孩子   82

我的东西越多,我的生活就越有价值。而增加物质的办法就是偷。自己偷来的,比用父母的钱买来的更刺激。

九件富裕时代的不可为

孩子的物质要求,凡是过分的,一概不满足 86

爱如果都要兑换成钱,那就不是爱了。那是做买卖。

就算要求合理,只要不是急需,也别即刻满足 91

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他的所有愿望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满足.他能有忍耐力吗?

绝不出于虚荣和攀比给孩子买任何东西   95

只要你自己活得堂堂正正,你的孩子就会底气十足,别人看不起他,他根本不在乎。

在孩子面前绝不要露富,字可装穷     99

我们从来不给零花钱,理由是“你爸爸妈妈没有钱,我们是穷人。”孩子认定了我们是穷人,他就知道,要想变成一个有钱的人,只好将来凭自己的本事去挣。

不要过早教孩子消费,不要刺激孩子的消费欲 103

小时候花钱如流水,长大却没有本事挣来流水一样的钱,后果不堪设想。禁止孩子买彩票、赌博读书没什么意思,还不如买彩票,一下中个500万多好!

不要只顾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

要注重孩子的精神需求          117

孩子声称自己不快乐,家长很奇怪:你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多幸福!

送孩子出国留学要慎重          123

下这么大的决心、花这么多钱,家长期望值一定很高的,能不能如愿以偿。谁也不能打包票,万一孩子变成“留学垃圾”,家长追悔莫及。

不要送礼物贿赂老师特殊照顾自己的孩子    129

用金钱贿赂老师特殊照顾自己的孩子,只能说明您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您心里明白他和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肯定赢不了,所以才贿赂老师,悄悄把他的起点往前挪一挪。这是没出息的做法。没出息的做法培养不出有出息的后代。

七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策略          136

舍得摔打孩子、磨砺孩子,促使孩子自立狐狸世界的法则是:成年了就不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就不能靠父母养活,得自己讨生活去。我们中国的父母,不如狐狸。

孩子做了错事.一定要自己负责       143

家长代孩子受过.或简单地花钱消灾,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软弱、自卑和不负责任。

邀请孩子分担家务,并且长期坚持      147

家长不要觉得吩咐孩子、指挥孩子太麻烦而索性自己揽上身。家长得知道,你不是在雇佣一个小童工,你是在培养他的自尊、自信和责任感。

鼓励孩子打工,志不在挣钱,而在于教育  151

真正能教育孩子的不是家长唠唠叨叨的说教,而是行动,特别是劳动。

家里的钱尽量放好,孩子的“手脚”尽晕看牢  155

原则上,孩子拿走了多少钱.都应该让他赔。比如从压岁钱中扣除。不能让他从中占到便宜。

需要进行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治理   158

在如此污浊混乱的环境中,我们的孩子如何生存?一关又一关接连失守,家长和学校太势单力薄了。

进行恰当的理财教育           163

在比利时,80%的小孩有自己的银行储蓄,1/3的小孩把零花钱的半数存到银行里,1/3的零花钱都用在话费上家长们的态度很明确,用手机可以,但话费自理.父母绝不代付。

五个不妨一试的做法

尝试适当降低生活水准,甚至不妨粗茶淡饭 168

把家里搞得太舒服了,会促使孩子讨厌学校,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

尝试适当用奖金和罚款的办法教育孩子   178

第二天早晨,妈妈起床后,竟发现餐桌上放了一块包好的煎饼果子。旁边还写着一张纸条:“妈妈,我把煎饼果子给你买回来了.你尝尝吧,很好吃!”

尝试了解跟孩子一起玩耍和花钱的都是谁    182

两个不良朋友——张小奇和“黄毛”对林强的堕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有经验.可以教林强挥霍钱财。否则林强手握巨款,也不过是玩游戏而已,他翻不出那么多花样来。

面对孩子要挟,尝试硬起心肠       186

你不是怕我挨饿受冻吗?我偏不吃饭,大冷天不穿衣服,心疼死你!你不是怕我流落街头吗?我偏出走一个给你看!你不是就怕我没出息吗?我偏考个不及格给你!

尝试来自洛克菲勒家族的零花钱管理模式    191

这个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家庭之一为我们提供了具有神奇力量却也很简单的经验。

试读章节

要求合理,只要不是急需,也别即可满足心理学上称为“延迟满足”

孩子也会有些合理要求,但除非急需,建议家长也不要立刻满足,要延缓时间,目的不是刁难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忍耐和等待。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延迟满足”,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

许多教师都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普遍极其缺乏耐心,非常急躁、浮躁,尤其不能忍耐。想要干什么事情,立刻就得办,等都不愿等一下;遇到困难,马上逃避,顶都不能顶一阵。五分钟热气,说凉就凉。这种问题当然与我们社会的普遍浮躁和短视现象有关,但是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

请想一想,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他的所有愿望都能在最短时问内得到满足,他能有忍耐力吗?不可能有。既然我的要求可以立刻满足,忍耐力对于我就是没有用处的品质;既然我的要求可以立刻满足,我也就P91完全没有锻炼和形成忍耐力的机会……这一来,我办事不能坚持就是很正常的了——我不需要坚持,我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感情。

这可是大问题。在家里孩子可以如此,一离开家庭绝对就吃不开了。在学校,听讲、写作业、参加各种活动,无一不需要忍耐;将来参加工作,更需要忍耐。不用说给人家打工,就是自己当老板,也绝不会那么容易“心想事成”。简单点说,人生处处需要忍耐。古人强调一个“忍”字,那是无数经验教训的总结。社会需要有忍耐力的人才,可是家长在家里实行的却是“无忍耐”教育,这可就把孩子害惨了。他们一旦离家,没多久就会碰得头破血流的。很多孩子厌学辍学,恐怕就是这么来的。

必须“跟孩子过不去”,一定要在满足他们各种愿望的过程中“设置障碍”

领教过生活的不顺心,孩子才会懂得忍耐的必要性。处处顺心的孩子是不会通情达理的。所以我劝家长,一定要“跟孩子过不去”,一定要在满足他们各种愿望的过程中“设置障碍”。比如孩子要吃麦当劳,这本是抬腿就走的事情,家长就可以说:“等下个星期吧。”于是孩子就得到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锻炼忍耐。这种事情多了,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不急不躁的人。

此事说来很简单,为什么有些家长做不到呢?除了P92糊涂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心软。所以,心软的家长是教育不出好孩子的,心软的爱是不理智的爱,目光短浅的爱。目光短浅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目光短浅的家长。当孩子提出某种物质要求的时候,和他讲条件

除了时间上延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当孩子提出某种物质要求的时候,和他讲条件。告诉他:如果你不做任何努力,你就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不要怕和孩子“讨价还价”,这可以锻炼孩子的协商能力,同时也让孩子学会用更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自己要得到的东西——社会上,人不但要会忍耐,还要会争取。

不过要注意,“讨价还价”时父母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张。否则下次孩子就不和你协商了。P94

后记

本书中所引用的案例,一部分是由《家庭》等杂志提供的,他们曾约我对这些案例做过点评。一部分是我从网上、报章杂志上选来的。更多的例子是我的助手孙阳立、赵琳两位老师提供的。

文内那些可爱的插图,则由广州画者刘丹莹创作。 在此一并致谢!

王晓春

2005年3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晓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6025555
开本 32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