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故事一堂课(孙云晓妙评真实家教50案)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成功、优秀的子女是众多做家长的心里经常思考的问题,但这种问题很难下定论。不过,本书收集了一些家教成功和失败的例子,从这些例子中,你或许可以吸取一些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一些失败的教训。

目录

贫寒家庭育出博士三姐弟 2

下岗爸爸的骄傲:智商不高的儿子获得世界奥数冠军 9

清贫农家,就这样把女儿送进清华北大 19

“弱势家庭”托出的“拉丁物王子” 20

淘气的孩子“玩”出好成绩 38

亿万家财,为何不让子女继承 50

破解文盲父亲致富和打造博士儿女的“密码” 58

“福布斯中国大陆百富”育子故事 67

特殊遗嘱,单身富婆逼子离家招招都是辛酸泪 83

一万朵玫瑰赠师友,大闹贵族学校与浪漫无关 93

中国的“哈利.波特”之烦恼 106

13岁进北大,他并不是神童 114

家教奇迹:19岁双胞胎成航天博士 121

游戏中诞生的“京剧神童” 131

三次休学:连跳四级进清华——20岁建筑学女博士生的成长之路 141

我们自费培养世界冠军 148

高考,一场关系前途的母子斗争 155

女儿的怀春警报解除啦 168

坦然谈爱谈性——一个现代母亲的家教高招 177

父母棘手事“儿子恋上家教女教师 187

儿子别惶惑,老爸陪你一起度过青春期 196

单亲妈妈征服初中女儿的单恋 205

一盒安全套引发的母子战争 213

我及时阻止了女儿的早恋 222

晴天霹雳:读高中的女儿怀孕了 230

”经济封锁“奏效!博导老爸逼出23岁CEO 276

他要在大学毕业前成为百万富翁 287

教育家,用男人的标准塑造儿子 298

”放养法“教子:王军霞打造小铁汉 305

另类家教,犬子成龙 313

陪读遗祸”中科院天才少年辍学回家 321

痛心问母亲:留德女博士为何得了精神病 332

逃离母爱,“神偷作家”不堪回首的传奇人生 341

女大学生退学的尴尬与心痛 351

究竟是谁的错?女大学生陷入名牌怪圈 361

“精英式教育”出错!博士后夫妻紧急越洋求助 368

拔苗助长,害惨了“神童”儿子 382

另类育儿“11岁自封”总经理“让人啼笑皆非 391

举债百万”造星“,博士母亲害惨花季女儿 401

择校阴谋将儿子送上绝路 411

母女先后归西:望女成凤酿连环悲剧 421

试读章节

家庭育出博士三姐弟

2003年8月,乌鲁木齐爆出一条消息:一个贫寒家庭同时收到三个子女录取博士生的通知书。三名博士的母亲是文盲,父亲也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是什么让这个普通家庭创造了如此教育奇迹?

笔者来到家徒四壁的陈家,所见所闻却不是想像中的“悲苦求学”的氛围,三个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父母爱心的呵护下,感受的并不是逆境本身,而是逆境赐予他们的礼物——乐观、坚强、向上。一个贫寒家庭

上个世纪70年代,陈有政转业后留在新疆旅客运输公司工作。他和妻子方永玉吃过太多没有文化的亏,于是发下狠誓,再苦再累也要让子女学好文化。但是,当大女儿陈新梅,二女儿陈新华,小儿子陈永刚相继出生后,花销口益增多,陈有政发愁了。他在客运公司当行政干部,一个月工资只有40P2多元钱,全家有五张嘴吃饭,哪有多余的钱供孩子上学?他如果当司机去跑长途客运,一个月就可以拿到80多元。可是在新疆跑长途,要翻越四季结冰的天山达坂,穿越寸草不生的茫茫沙海,最远的和田地区距离乌鲁木齐2400公里,相当于在内地横跨几个省。为了孩子,陈有政咬咬牙开起了长途客车。

长途客车一上路就是三个月时间,路途上无比艰苦,但孩子们总是觉得爸爸去出差了。因为陈有政每次都是开开心心地出门去,三个月后,即便累得憔悴不堪,他依然开开心心地回家来,还捎回天山的野果、野花。尽管他背负着沉重的经济重压,却从来不对孩子们表露,他觉得父亲的职责就是要让儿女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为了省钱,陈有政总是自己动手修车。一个冬夜,雪下了30多公分深,陈有政开车回家的路上,车子的油箱出了问题,他好不容易把车开到家时已是深夜ll点多了,第二天一大早还要出车,陈有政只得连夜修车。妻子把饭热了又热叫丈犬吃,陈有政总说一一会儿就好,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没有进屋,方永玉无奈,干脆挑着灯站在雪地里陪着丈夫修车。点评:

也许,这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们往往盘算着该对孩子说些什么道理才有用,实际上父母做些什

么事对孩子影响更大。

孩子懂事常常不是听会的,而是看会的。

新疆的冬夜寒风刺骨,在室外站着不动只一会儿脚就会冻僵。陈有政的眉毛胡子上全挂上了霜,手也被冻开了口子。三姐弟心疼父母,也都来院里陪着双亲,陈新梅领头唱起了爸妈最爱听的老歌。那个雪夜,在三个孩子稚嫩的记忆中格外美丽,雪花落在一家人的肩头上,个个仿佛漫画中的雪人……让孩子懂得学习是快乐的

孩子们陆续上学后,陈有政就集中精力辅导老大,然后由老大带老二,老二教老三。当陈有政所掌握的课本知识无法再辅导孩子功课时,他便“抓大放小”,并尝试在人格上影响孩子。他常这样给孩子们鼓劲儿:“在上坡时,车不能熄火,再困难也得咬着牙往前开。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当困难被克服之后,你会感到无比快乐,这种快乐不是金钱能买来的。金钱用完就没有了,但快乐发自内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乐观是一个人向上的动力。”他在儿女人生的最初阶段就让他们养成乐观、不甘落后的品性。

陈新华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并不好,而且总觉得自己笨。陈有政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带她去看了一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动画片,让她明白,成功只属于永不言弃的人。从此,陈新华变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读到小学五年级,她就在《故事大王》上发表作品,初中时发表在文学刊物上的文章更是足以装订成册。

为了帮补家用,母亲方永玉到街道小厂打工。在父亲跑长途、母亲打工的日子里,三姐弟学会了做饭、做家务,他们还经常开Party。邻居们都觉得奇怪:父母不在家,这个穷家整天还能欢声笑语?司机父亲的独特教子方法

从孩子们读初中起,陈有政就分别带着跟自己跑长途,以磨练意志、开拓眼界。他们去塔城,欣赏夏夜的星空。观测星座,感受大自然的浩瀚博大;去吐鲁番,看高昌故城,了解新疆历史的变迁;去伊犁,看果子沟公路的发展,体会知识和科技的力量。

陈新华上高中时,一年寒假,陈有政带她跑从乌鲁木齐到伊犁的线路。那个寒冬,新疆大雪不断,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陈有政驾驶的老式大客车四处漏风,冷风夹着雪花从车缝里钻进来,陈新华裹着大衣还冻得发抖。陈有政也是又冻又累,却仍然不停地鼓励女儿: “别看天气现在这么冷,可是坏天气过后就是好天气。生活也是一样,总有不顺心的时候,重要的是坚定地走下去,不能因为暂时的‘坏天气’影响对生活的信心。”父亲的话像温暖的阳光驱散了陈新华身上的寒意。 “等着吧,生活永远有惊喜在前面等着你。”陈有政又坚定地说。

经过几天颠簸,他们来到天山西部的果子沟路段。这时,阴沉的天空放晴了,一一轮红日从天山之巅冉冉升起,放射出“万丈霞光,瞬问,雄伟的天山变得妩媚多姿。陈有政停下车和女儿一起观看眼前的雄伟景致,陈新华激动地揉着眼睛回想起父亲所说的“坏天气过后就是好天气”的含义。

和姐姐相反,父亲带着陈永刚跑长途时,正是夏天最热P5的时候。当时,吐鲁番盆地气温高达40℃以上,地表温度达80℃,也就是说在沙子里能烤熟鸡蛋。到阿拉沟时车偏偏出了故障。陈有政让儿子给自己打下手,自己则冒着酷暑钻到车下修理。陈永刚看到父亲忙得满头大汗两手污黑,心疼地劝父亲歇息一下再干。父亲说: “无论怎么休息,困难始终摆在那儿,让你不可能轻松。只有一鼓作气战胜困难,你才能真正轻松起来。”点评:

常言道,嚼得草根,则百事可做。只有吃得了苦的孩子,长大了才能成就大事。

这位父亲的高明之处在于,让孩子从艰苦中体验到了快乐,从而进入人生的大境界。争气的孩子,快乐的家庭

陈有政用自己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给子女们树起了一座人格的丰碑。他经常用开车的例子激励子女上进。有一次,陈永刚考了全班第二名,陈有政就对儿子说: “学习就和超车一样,如果你满足于跟在别人后面,就永远不可能看到前面最宽广的风景。”三个月后,当陈有政跑完长途再回到家里时,陈永刚拿出了全班第一的成绩单。

1993年,陈新梅考上了新疆医科大学(大专)。1994年,陈新华考上了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1996年,陈永刚也考入山东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1999年,老二陈新华大学本科毕业,又率先考上新疆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研究生。接到通知,全家上下欢呼雀跃。

2000年,陈新梅考上了新疆医科大学药剂学硕士研究生,P6陈永刚也打来电话向父亲报喜,他考上了山东大学生物电磁学硕士。

一家三儿女全读上研究生!这让陈有政两夫妇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儿女们有出息,难过的是老两口收入微薄,怎么供养得起三个研究生?

两个争强好胜的女儿读懂了双亲的心事,陈新梅安慰父母: “你们不要太难过,爸爸暂时开不了车,没有收入(陈有政因故已暂停开车),并不表示我们不能再上学。我们已经是成年人,该为这个家里做点事了。”这时,从小被父亲在车轮上培养出来的坚强品格在三姐弟身上发挥了作用。他们悄悄约定,不仅读研期间不要父母一分钱,而且研究生毕业后,三人都要考上博士!他们知道,对于看重知识的父母来讲,这是惟一的回报!

新梅新华姊妹通过为学校英语培训班带课、做家教等渠道在课余时间挣钱。加上读研期间每人每月180元的生活费,总算有了一点儿收入。这笔钱不仅要供两人上学,还要维持全家的家用。每当女儿将这点微薄收人交到父母手中时,陈有政夫妻心头总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远在山东的陈永刚与同龄人相比,生活方式与众不同。别的学生谈恋爱、上网聊天或打电子游戏时,他却静悄悄地坐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学习。从大四开始,他就打T为自己挣生活费,再没有让父母给他寄过一分钱。

2003年2月,英国伦敦大学同意提供全额奖学金,让陈永刚攻读生物电磁学专业博士。

6月25日,中国药科大学寄来了陈新梅攻读药剂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P7

6月26日,浙江大学也寄来了陈新华攻读外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陈新华成为全国器官移植专家郑树森院七的第一名女弟子。

一个贫寒之家同年走出三位博士生,乌鲁木齐沸腾了!点评:

 一个贫寒家庭育出博士三姐弟,再次证明了那两句古话: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然而,贫与富并非成才的绝对条件,绝对的条件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2003年初秋,在等待签证的日子里,陈永刚求学7年来第一次回到家,面对笔者,他感慨地说: “我完成博士学位后一定会回国。我希望今后能跟父母、姐姐生活在一起,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很幸运我拥有一个快乐的家庭,在这个家里,无论困难有多大,天空都是晴朗的;无论我走得有多远,心里部矗立着一座亲情的大山……”P8

序言

教育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千秋功业,是社会的大问题;

家庭教育的问题,决定着孩子的发展,事关家庭的幸福.是家庭的大问题:

家庭的大问题.对国家来说就不会是小事。因为孩子的未来,就是我们困家和民族的未来!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上说,对孩子的未来起更大作用的,是家庭教育,而不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正因为如此,《家庭》杂志,作为20多年如一日,一直殚精竭虑于构建和谐健康文明家庭、用心感动亿万家庭、中国最畅销的婚姻家庭类期刊,很早就把视点放在了家庭教育问题上,它独创的“现代家教”栏目备受欢迎,在读者评刊排名上一直名列前茅。

“现代家教”之所以受欢迎,固然有《家庭》的品牌效应使然,但更为重要的,却在于这些家教个案的真实性和典型性。真实的,才是最精彩的;典型的,才是最具普遍价值的。真实,典型,是《家庭》的招牌,也正是这个栏目的取胜秘诀。所以,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才会有这样的评价:“家教案例,堪称经典”,并用心地为这个栏目的结集做了点评。

这个栏目的结集取名为《一个故事一堂课——孙云晓妙评真实家教50案》。它是《家庭》2003和2004年“现代家教”栏目的结集,但又不是简单的结集。因为,编辑人的理念饱含其中,编辑的内涵体现于其中:按照不同的读者对象、不同的家教问题、不同的子女类型以及不同的教育理念,50个家教案例被分为八大群落,以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取向;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的点评,力透纸背,寥寥数笔就让人豁然开朗,引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好方法,可谓锦上添花。

50个真实的家教案例,几百段精当的专家点评,就好像让你听了几十堂精彩的家庭教育课,你可以从中受益,享用终生。

我也是孩子的母亲,我也随着女儿成长。陪着女儿一路走来,我深感家庭教育之必要、之重要、之需要。我很高兴地看到家庭期刊集团的图书编辑室编了这样一本对广大家长有益有用的好书。

愿《家庭》杂志和越来越多的这样的好书能时时陪伴你。

是为序。

2005年5月

(本文作者为家庭期刊集团管委会主任,家庭杂志社社长,知名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故事一堂课(孙云晓妙评真实家教50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家庭杂志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6025562
开本 32开
页数 4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7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