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香秋韵(共2册)/儿童文学典藏书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有着"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之称的《儿童文学》杂志,以读者为本,与青春作伴,以雅而不板,趣而不俗的形象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四十年。它只收录纯而又纯的纯文学作品,冰清玉洁,品味高雅,可读性强,既教读书,又教做人,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读者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本书为《儿童文学》2004年年度精选本。

目录

序/王泉根(1)

小说

荒泉/邱勋(1)

山路弯弯/李树松(4)

我们不是井底蛙/尹元钧(8)

投圈游戏/曾智平(12)

和李云龙去流浪/谢华良(17)

找牙/常新港(27)

一滴泪珠掰两瓣/黄春华(32)

永远的蝴蝶/谢学军(90)

少年刘大公的烦恼/张之路(93)

黑夜里的放逐/立极(131)

走猫步的老鼠/袁欣(136)

凤凰涅架/胡炎(143)

我爸我妈的爱情故事/王锐(146)

毁灭--永恒/姬雪焱(150)

乘凉/孙朝梅(166)

一只狼的14天/王族(177)

香豌豆的春天/三三(213)

兼职教师/黄春华(225)

浅水鱼深水鱼/羊斌(231)

没有妈妈,那又怎样?/姚鄂梅(237)

蓬蓬裙春天降落/雨君(284)

唇膏的秘密/岳勇(302)

新娘和羊/刘黎莹(307)

朱三皮/张留留(311)

蓝关的最后一场雪/鱼在洋(322)

古屋幽猫/幽幽(328)

没有尾声的故事/王熙章(336)

 

散文

严冬海猎/陈秉汉(341)

铁桥那边的林子/薛涛(348)

青春的独白/何腾江(351)

外婆的歌谣/陈词(355)

老祖母的嫁衣/贾为(365)

门前有株报春花/肖憧(370)

大峡谷撷趣(三章)/湘女(373)

熊·杜鹃·食物链/杨保中(386)

夜别枫桥/林彦(394)

童年的花路/依然(407)

试读章节

这年秋天,团瓢一家老少三口出门采集山果和柴草准备过冬,只有儿媳和小孙孙在家。老娘牵挂着小孙孙,太阳老高就先回来了。转过山口,就听团瓢方向传来儿媳吓煞傻了、急疯了的哭喊声,又见一道灰白色影子从团瓢里冲出来,急急忙忙朝山后去了。不好!那是一只小狼崽子,口里叼着一件东西。老娘立即周身放了大汗,因为她看出狼崽子叼的是不满一岁的小孙孙。就见她扔掉手里的口袋,也像老狼一样长啸一声撒腿朝山后奔去……

天黑后爷俩回来,在十几里之外的后山找到了老娘、孙孙和那只狼崽子。小孙孙被咬断了喉咙,已经没气了。那只健壮的狼崽子也死了。它被赤手空拳的老娘抓住脖颈,死死地摁在地上,竖着一对獠牙的长嘴深深地插进沙土之中,身体已经僵硬了。老娘——不,这位老奶奶,脚上的山鞋早已不知去向,两脚血肉模糊,10个手指捅穿狼崽子的皮毛,深深地刺进它的皮肤和骨肉。她的身体早已僵硬,儿子费了好大力气,也没能把她10个手指抽出来。

爷儿俩把两把柴刀磨得锋利,一是为报仇,再是防备报复。但是发现,从这天起老狼一家四口,再也无影无踪了,就像从山间蒸发了一样。又过了几个月,团瓢一家也不知去向,没有踪迹,也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团瓢塌了,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又成了一堆乱石。石壁缝里那铜壶滴漏一样的水滴,还是那么半天一滴半天一滴,永不间歇地滴滴答答落下来。落满了石窝,就从一旁溢出,湿润了旁边的一片泥土。于是,每年春风吹来,野草绿了一茬又一茬……P3

序言

素有“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之誉的《儿童文学》杂志,在进入“四十而不惑”的英年岁月之后,接连编辑出版了《一路风景》、《盛世繁花》、《岁月留香》等三套浓缩了40年来在该刊发表的精品力作。这几套选本丛书风行各地,一印再印,深受广大小读者与大读者的欢迎。这一现象引起了儿童文学界以及少儿报刊同行们的热切关注与深深思索:在今天这个影视、网络游戏、动漫横行天下,纸质文学类刊物发行低迷,甚至有人哀叹“文学将亡”的时候,究竟是什么使《儿童文学》办得如此红红火火?《儿童文学》编辑部手中到底握有什么魔方?作为一名儿童文学研究者,我自然也会关注和思考这一问题。当我通览了2003、2004两年刊发的24期《儿童文学》后,我的心里豁然亮堂了起来,并欣然提笔为该刊的年度佳作选作序。我终于找到了久久寻觅着的答案——“直面未来”,这就是《儿童文学》之所以能始终赢得读者,并确保“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地位的原因。

直面未来,首先是直面千百万《儿童文学》的忠实读者,始终高扬为儿童、爱儿童、全心全意服务儿童的文化旗帜。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未成年人。儿童象征着希望,代表着未来。今天的儿童在想什么、做什么、爱好什么、时尚什么?有什么憧憬、梦想、愿望、烦恼、痛苦与迷茫?有什么想要表达的激情、憋闷、疑惑和思考?今天儿童的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又有什么样的独特性?凡此种种,正是我们任何一家少儿报刊所必须关切和回答的问题。因为只有真正把握住了今日儿童的时代性、独特性,才能使我们的作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与情感世界,贴近儿童的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为他们所喜所爱,让他们获益获趣。《儿童文学》杂志的成功经验之一,我以为首先就在于把目光始终紧紧盯着我们今天的少年儿童,盯着他们的成长与烦恼、梦想与现实,盯着他们的精神生命世界。《儿童文学》精心组稿、编辑的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提出的话题、塑造的形象、审视的对象,是如此艺术地、生动地、全方位地传达出了当下少年儿童的精神生命与现实生活世界,代儿童立言,为儿童说话,写出了他们的眼神与心灵、流动的血脉与炽热的情感。2003、2004年度佳作所入选的各类文章有力地印证了这一判断。当编辑的心与儿童的心一起跳动时,我们的儿童怎能会不喜爱这份全情地为他们服务的刊物呢?

作为一份纯文学刊物,《儿童文学》直面儿童的理念与精神更具体地体现在对青年作家队伍的培养与扶持上。这是一件值得大书一笔的事。一茬茬青年作家的涌现与成长,是我们文学事业的未来与希望。青年作家不仅属于当下,更代表着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界还清楚地记得,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儿童文学》就把目光锁定在青年作家的培养上。1978年12月,《儿童文学》与《中国少年报》两家编辑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文革”结束后全国第一次“儿童文学创作学习班”。正是以此为起点,《儿童文学》发现、扶持、团结和培养了一大批在新时期儿童 文学界响当当的青年作家,这批作家的处女作、成名作或第一部作品集都是在《儿童文学》杂志上发表或经《儿童文学》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当年的青年作家如今都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军人物,如曹文轩、沈石溪、刘健屏、董宏猷等等。

进入新世纪,面对市场经济传媒多元化的激烈竞争,《儿童文学》进一步加强了培养、扶持青年作家的力度与举措。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儿童文学》为青年作家的“闪亮登场”提供充分展现其智慧与才情的平台,推出了“小说擂台赛”、“精短小说征文大奖赛”、“童话擂台赛”等特色活动。而“小说擂台赛”尤其值得称道。该栏目以已成名的作家为守方,初出茅庐的作者为攻方,在《儿童文学》杂志上一展身手,一决高下。跨2003、2004年两个年度的小说擂台赛打将下来,一批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青年作家与精彩佳作呼啦啦地浮出了水面。其中较突出的作家作品有:饶雪漫的《谁可以给谁幸福》、黑鹤的《饲狼》、刘婧的《家庭日记》、韩青辰的《水自无言》、黄春华的《心灵的眼睛》、郁雨君的《从沸点到冰点》、张国龙的《血疑》、肖曦的《胜子秋天里的心事》、王巨成的《第三只手》、伍美珍的《一桌小肥肥的交锋》、林浴虹的《沉沦》、范先慧的《梦徊梁都》、殷健灵的《七年》等。在“诗路花雨”的儿童诗征文中,我们同样看到了一个个脱颖而出的青年诗人的名字,如涂明求、何腾江、莫问天心、巩儒萍、陈莉、刘渊、魏捷、彭天喜、冬婴等。青年作者的小说、诗、散文和童话,带着阳春三月的晨露与草香,倾诉着如梦岁月的心曲和情愫,传达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成长事件中的深切感受,以及在这感受背后充满着这一代人对青春、对未来、对现实、对梦想的透视与思考。于是,一批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就这样通过《儿童文学》在中国文坛站立了起来。他们之中,或许将会走出未来的曹文轩、秦文君,以至叶圣陶、谢冰心。

希望总在于未来。《儿童文学》正在做着建设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鸿基伟业的基础性工作——为今天也为未来培养着一茬茬作家,服务着一代代读者。当我们翻阅着2003、2004年的《儿童文学》年度佳作选本时,我们分明看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听到了雨后春笋拔节的那种难言的感动与声音。

2005年3月17晚9:00

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香秋韵(共2册)/儿童文学典藏书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邱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74600
开本 32开
页数 8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6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9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