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走近和走进现、当代作家冯骥才、接触他心地最软和的那一部分吗?想概要的领略这位极有才干的文坛多面手的文学经脉吗?这部洋洋洒洒400余万字的16卷本便是一扇门和一条路径,这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能全面展示他卓然成就的小说、散文、剧本、随笔、绘画、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更有我们从未谋面的首次面世的作品!
图书 | 文化批评/冯骥才分类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你想走近和走进现、当代作家冯骥才、接触他心地最软和的那一部分吗?想概要的领略这位极有才干的文坛多面手的文学经脉吗?这部洋洋洒洒400余万字的16卷本便是一扇门和一条路径,这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能全面展示他卓然成就的小说、散文、剧本、随笔、绘画、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更有我们从未谋面的首次面世的作品! 目录 文化责任感/9 文化的粗鄙化/12 当代大众的文化菜单/16 文化四题/20 谁在全球化中迷失?/30 谁消解了我们的文化?/34 --从春节的失落感谈起 弱势文化怎么办?/39 发扬东方文化的独特性/42 中国城市的再造/46 --关于当前的"新造城运动" 神州遍地小洋楼/55 手下留情/58 保护城市古典民居刻不容缓/63 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68 地名的意义/71 当前城市的+大雷同/73 对名城应建立黄牌和红牌制度/77 甲成天津老城踏访记--一次文化行为的纪录/79 历史的拾遗--关于天津历史文化的第三空间兼作《天津老房子·东西南北》序/85 小洋楼的未来价值--《天津老房子·小洋楼风情》序/89 挽住我的老城/95 老街抢救纪实/102 老街的意义/120 文化政绩/126 关于耿彦波的民居博物馆--一种创造性的民居保护方式/129 整旧如初/134 我为"古城会倡议"鼓而呼/1 37 致中国古城会/141 旧与老/1 43 传统与地域性/146 什么是现代家居? /149 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到了紧急关头/151 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呼吁书/154 抢救与普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158 庄重的宣布--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167 到民间去! /172 思想与行动--自序/175 守望在田野178 晋地三忧182 癸未手记/188 武强屋顶秘藏古画版发掘记/236 榆次后沟村采样考察记/252 大理心得记/268 长春萨满闻见记/285 苦乐参半的画集/295 --自序 田野呼唤理论/298 民间审美/301 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304 旅游性破坏/307 深度旅游/312 伪文化之害/315 长江,一个可能的文化灾难/318 三峡工程和库区问题的置疑与释疑--访问重庆市副市长甘宇平/322 从潘家园看民间文化的流失/330 唐装与中国结/334 春节晚会是跛足的新民俗/338 过洋节的中国人/341 节日不是假日/344 博物馆是改革开放的盲点/347 文化收藏/351 文化眼光/354 拒绝永恒与点子文化/358 年画退隐剪纸登场/362 天后宫剪纸--为一种复兴的民间艺术叫好/369 手工是一种遗产/374 年文化/377 年画与民意/382 过年和辟邪/384 年,不能再淡化了--从杭州鞭炮开禁说起/387 禁炮不如限炮/393 此举甚妙亦甚好/396 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398 年画是民间艺术的龙头--在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400 三地年画目击记/411 南乡问画记/423 探访缸鱼/427 杨家埠的画儿/432 关于苏州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的一封信/437 武强年画略说/440 魂归来兮,年画! /444 年画古版《鹤龄老会》发现记/448 古版《三鱼争月》考析/453 贾氏古版解读/456 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465 试读章节 责任感这个词儿已被当今文学界所厌倦。以流行的看法,它像绳索——如果出于作家自身,写作就会如同自我捆绑起来,不得轻松,难以随心所欲、呼风唤雨地过把瘾;如果是来自某某人的要求呢,则是外加的束缚,更谈不上写作的自由了。于是,责任感几乎被当今文学推出门外。以致八十年代初那种“为民请命”的作品,干脆被定性为非文学。 前不久,牛津大学一位博士生写来一大堆问题叫我回答。其中一个问题是,中国作家太注重责任感,因此扼制了艺术创造。问我是否如此。看来,整个世界的文学都讨厌责任感了。 可是,到底什么是责任感呢? 中国作家大喊责任感是在“文革”刚刚终结的七十年代末。之所以这样大声鼓噪,首先是为了使文学对社会生活有“说不”的权利——是为了文学的自由,而不是不自由;同时还为了唤起同行,唤起良知,以笔为旗,以笔为矛。在那个时代,文学的责任感主要是社会责任感,因为那时社会问题压倒一切。倘有人弄些性美的,再高超也不会被理睬;虚无飘渺的武侠言情更会被人们弃置一旁。尽管那种充满责任感、充满激情的文字,常常直白浅露,但这样的写作,是发自内心的呐喊,一样会有进入自由状态的快感,让人“过瘾”,只不过不是在玩文学。因为它神圣地充溢着社会良心。 不要把那个时代文学的直白归咎于责任感。直白恐怕正是那时代的一种需要。于是,我对那位牛津的博士生说—— 责任感说到底是一种社会良心。当然作家写作的出发点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出自良心或责任;而责任也并不单是社会责任,它还具有深广的内涵。人道主义同样是一种责任。再有,文化责任感也是一种社会良心。更准确地说,应叫做文化良心。 正像八十年代初我关注畸型社会中种种小人物的命运一样,进入九十年代后,我特别关注在急速现代化与市场化中文化的命运。一方面,由于文化问题跑到台前,变得紧迫和危急;另一方面也许我是文化人,便自觉地关注甚至关切到文化本身。如今,现代化的负面造成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的问题,正在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文化——比如正在被大规模的“城改”所涤荡的城市的历史文化性格问题,至今依然被漠视着。可以说,每一分钟里,我们的城市中都有大批文化遗存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被摧毁。历史遗存和原始生态一样,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毁灭,无法生还。生态关乎人的生存,所以容易被看到;文化关乎人的精神,就常常不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当前城市正走向趋同化的飞速演变中,我相信自己的一种可怕的预感,即三十年后我们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城市文化将会所剩无几。清一色全是高楼大厦。这是多么迫在眉睫又水深火热的文化问题!文化的魅力是个性,文化的乏味是雷同。那么,为此而呼,而争,而辩,而战,不应是我们的责任? 责任感是一种社会承担。 你有权利放弃这种承担,但没有权利指责责任——这种自愿和慨然担当的社会道义。为了强调这种文化责任,我更愿称之为文化良心。 我们这个白诩为文化大国的国家,多么迫切地需要多一些虔诚又火热的文化良心!P9-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批评/冯骥才分类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骥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8249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8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30.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28 |
宽 | 153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