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齐地遗址遗迹/齐文化旅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淄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人文景观底蕴厚重,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故都的所在地,那里有着浓厚的齐文化积淀,悠悠遗址诉说千古神韵,巍巍古冢英灵光照千秋,累累馆藏展示往昔辉煌,由此你也可以了解很多的齐文化。

目录

普及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历史责任 范跃进/1

悠悠遗址:诉说千古神韵

沂源猿人觅踪/3

新石器早期文化:后李遗址/8

大汶口文化遗存:浮山驿/12

龙山文化瑰宝:桐林遗址/15

於陵——周村道古今/19

祭祀坑里藏甲骨:史家遗址/25

禺师齐祖太公祠/29

齐国故城遗址/33

齐故城排水道口 /41

午里巍峨齐长城 /44

尽善尽美齐韶乐 /50

稷下学宫聚英才 /56

古齐冶炼遗址/60

昌国故城忆名将/64

郑公书院遗址/69

千姿百媚的博山石刻/74

漫说淄川古瓷窑/83

孝妇河源文姜祠/88

天孙台上望牵牛——沂源织女洞/93

杨寨古塔:尽历千年风云/98

淄博古桥大观 /102

鲁中重镇话颜神/l10

华夏第一砖坊:四世宫保坊/118

蒲松龄书馆/122

高阁晴霞话“文昌”/129

太河惨案纪念地/133

马鞍山抗日遗址/138

巍巍古冢:英灵光照千秋

古墓大冢齐都行/145

奇才长眠牛山下/156

晏婴冢前话名相/161

殉马奇迹天下无/165

二桃三士话古冢/168

东周殉人墓/1721

田齐二王冢/1761

四王冢前话齐王/180

西汉齐王墓/184

稷山洞室墓群 /189

累累馆藏:展示往昔辉煌

淄博市博物馆 /195

齐国历史博物馆/201

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205

桓台博物馆/210

淄博陶瓷博物馆/216

临淄石刻馆/221

王渔洋纪念馆 /226

蒲松龄纪念馆 /232

赵执信纪念馆 /238

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243

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248

焦裕禄纪念馆 /255

致谢/259

后 记/261

试读章节

沂源县石灰岩溶洞穴发育良好,在沂河源头一带有着广泛的分布。这里陆续发现的许多古人类文化遗物、遗迹和脊椎动物化石,表明这一地区的地貌和环境十分有利于早期人类的繁衍生息。骑子鞍山人类化石的发现,对于诠释我国东部地区古人类之间的关系增加了新的资料,更填补了山东地区人类化石地理分布的一项空白,把山东地区的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40多万年。骑子鞍山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中更新世的鲁中地区地理生态变化,研究南北动物群的对比及地层的划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沂源猿人和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一样,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之一。

从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引起轰动,到1981年9月18日在山东沂源县发现沂源猿人再次引起轰动,这间隔了半个多世纪的两次发掘,都是人类学史上值得纪念的大事。沂源猿人化石不仅是淄博市的市宝,山东省的省宝,也是中国的国宝。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代猿人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对于研究北京猿人、安徽和县猿人与东北古人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证明山东古人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

当历史的车轮刚刚驶进2l世纪的时候,又从省城济南传来好消息:以沂源猿人遗址为中心的“沂源猿人溶洞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这一由大自然创造的、包含了重大人文因素的千古奇观,在层峦叠嶂的沂蒙腹地,为当今的游人提供了一处寻幽觅胜的妙境。历史即使再遥远,也毕竟在崇山峻岭间留下了它那悠长的回声。P7周村最有名的商业街——大街从明永乐年问始建,到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 初步奠定了基本规模。它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叉处,北至朔易门,横跨中部的北极阁把大街分为南北两段,而南段几乎被完整保留下来,全长400米,宽8~10米。今天,这些古商业街已经成为游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当你徜徉在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这几条曾经辉煌多年的古商业街上时,扑面而来的明清风格建筑物和著名商号旧址,会把你的思绪拉回到当年“日进斗金”的岁月。这些传统建筑多为硬山坡屋顶、青瓦,墙体以青砖石为主,木结构建筑的木材部分着漆为黑色或者暗红色,显得十分古朴素雅。门市别致精巧,格局错落有致,匾额与招牌富丽多采,加上充溢着浓厚商业气息的街道名称,堪称中国古代商业街的活标本。虽说都是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但在具体建筑形式上又呈现不同特色。如银子市街旧时多为钱庄,建筑物一般都具有防护功能,门窗开口较小,立面稳重;大街与丝市街零星店铺居多,门窗开口比较大,宽敞明亮。20世纪90年代中期,著名导演张艺谋以他独有的一双慧眼,把这里选定为影片《活着》的拍摄基地,让周村人对身边几条延续了数百年的老商业街有了全新的感受。世纪之交的2000年,全国文物保护委员会组织专家到此考察,高度评价了这一片保存完好的古商业街,对地方政府的文物保护意识赞不绝口。著名建筑学家、曾经力主保护和开发周庄、平遥古城的阮仪三先生非常感慨地说:“没想到在江北有这么一个保存完好的地方!”

在淄博地区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乾隆皇帝在一次下江南时从周村附近路过,正赶上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茫茫夜色中,乾隆一行远远望见前方一座城市中灯火通明,五彩缤纷。P23

序言

普及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历史责任

  范跃进

从公元前ll世纪开始,在现今以淄博市为中心的这方热土上,齐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太公建国,方略荫及后世:桓公治齐,雄居五霸之首;威宣盛世,侪列战国七雄。历经800多年岁月沧桑,在人杰地灵的海岱之间积淀了尚贤、崇法、兼容并蓄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秦汉以降,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齐文化的传承几近湮灭,齐文化研究也一直处于被冷落的境地。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海内外学人为挖掘、研究、开发齐文化资源作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尤其是近20多年来,一批批关心支持齐文化研究的领导、学者更为齐文化研究做了大量筚路蓝缕的工作。

在淄博市委、市政府各届领导和海内外专家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淄博市的齐文化研究一直在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各文化机构和学人对临淄齐国故都文化、博山孝文化及管子学、蒲学等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984年,国内唯一一家专门研究齐文化的机构——齐文化研究所在我校前身之一的淄博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并很快在全国引起了关注。齐文化研究所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孙树木、李金海、张光兴、赵蔚芝、l王德敏l、王志民、宣兆琦、张宇声、战化军等诸位教授、研究员,都为齐文化研究付出了辛勤汗水,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齐文化丛书》的出版,代表着20世纪末期以前齐文化研究的基本水准。1999年l1月,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淄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齐文化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齐文化研究院。同时,淄博市委、市政府又决定把全国唯一一份专门的齐文化研究学术刊物——《管子学刊》整建制从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划转到了我校齐文化研究院主办,为齐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2000年1月,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作为山东省七大社科规划重点科研基地之一正式成立,挂靠在我校,我任基地负责人。当时,我与时任该基地首席专家的王志民先生商量,准备以齐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加大齐文化应用研究的力度,并产生了编纂一部齐文化旅游丛书的构想;并由王志民先生牵头组织课题的论证和规划,当时任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的陈公水同志负责具体组织工作。但项目启动不久,王志民先生奉调山东师范大学任副校长,陈公水同志调任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我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又忙碌于山东理工大学的筹建工作,这项计划就暂时搁浅了。山东理工大学正式成立后,齐文化研究院的领导宫元海、宣兆琦同志写报告给我,请我把这个项目抓起来,以免半途而废。我不是齐文化研究的专家,但是一个齐文化研究上的支持者,于是便承担起了这个任务。我请王京龙同志任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丛书的组稿、统审等工作,请姚德、邵先锋同志具体负责丛书的出版等工作,该项目得以正式启动。同时,我向淄博市委书记张建国同志,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慧晏同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峰同志,就编写这套丛书的目的、思路、框架作了详细汇报,市领导对这部书的编纂和出版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刘慧晏市长还专门到齐文化研究院对齐文化旅游的研究与开发问题进行了调研。

经过诸位编者近两年的努力,这套丛书终于编纂完成了。该丛书是关于齐文化旅游的第一部大型普及性读物,包括:《齐地历史名人》(上、下 、《齐地山水名胜》(上、下 、《齐地遗址遗迹》、《咏齐诗文选注》、《齐地风俗特产》,五卷七册。这套丛书从大齐文化旅游观念出发,在开拓齐文化旅游研究方向、探索文化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推进文化旅游学研究等方面,做了一些坚实的基础性工作和有益的探索。全书理论和实际结合紧密,专业研究与通俗欣赏相得益彰,基础研究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成,对盘点齐文化旅游资源、调整齐文化旅游发展框架和推进齐文化旅游的深入研究,做出了务实求真的努力,为淄博市文化旅游事业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近年来齐文化应用研究中的优秀成果之一。我盼望着有更多优秀的齐文化研究成果尽快面世,使我们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并为淄博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普及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历史责任。在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变革精神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程度上,齐文化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作为生活在齐国故地的历史文化研究者,挖掘整理、深入研究、开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后人了解、认识当地文化的深厚内涵,继承并弘扬齐文化的精华和要义,是理应承担的义务和使命。在21世纪我国加快发展先进文化的氛围中,我一直在思考齐文化研究如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和鲁文化以文化旅游走向世界相比,齐文化的资源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研究,因此,齐文化的进一步弘扬与光大,急需找到一个激活资源研究和开发应用的突破口。文化旅游无疑是一种大力弘扬齐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化和淄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从淄博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来看,以齐国故都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急需翔实的文献资料和专门性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这套丛书的出版.应该是做好这些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也将为今后的齐文化旅游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山东省掀起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建设高潮,淄博市提出在山东中部率先崛起的发展目标的新的历史时期,我殷切盼望我们的齐文化研究者以普及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勇于贴近社会,敢于学术创新,加大开发应用研究力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承担起历史文化研究者的责任和使命。

值《齐文化旅游丛书》即将付梓之际,权以此为序。

  2003年7月17日

后记

《齐文化旅游丛书》作为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的重点项目,在各分卷编著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已杀青出版。

该项目的完成,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同仁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们衷心感谢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给予的各方面支持和帮助;感谢齐文化研究院在工作上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华书局在出版过程中给予的支持;感谢山东新华印刷厂临沂厂承担并及时完成了印刷装订任务。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书中难免存在不当或纰漏之处,敬请方家、读者指正。

 编

  2003年7月1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齐地遗址遗迹/齐文化旅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能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40029
开本 32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03-07-01
首版时间 2003-07-01
印刷时间 200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2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