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有个毛泽东(青年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谁能点燃热情?谁能唤醒希望?谁能扭转乾坤?历史在选择——大潮奔流,淘尽了多少英雄,不用责怪历史的严酷,因为中国需要扭转乾坤的巨臂,筛选的是巨人中的巨人。改变中国的巨人就是毛泽东,它从无名的韶山冲,走过井冈山的革命风云,遵义会议中的众望所归,大生产运动的辉煌奋斗……终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曙光!

目录

引言 神州日出/1

第一章 韶山,走出了一个农民的儿子 /4

 一 农民的儿子 /4

 二 资质俊秀奇少年 /8

 三 封建世俗的叛逆者/12

 四 年十五六而志于救国/14

 五 奇杰伟男的自我锻造/18

 六 组织家的天赋/23

 七 小试锋芒惊天下/27

第二章 湘江,大潮中崛起的建国才 /33

 一 毛泽东握住了倚天剑/33

 二 在缔造党的日子里/37

 三 骄杨之恋/40

 四 工人运动的总司令/45

 五 在国民党里做高官/49

 六 农民运动的王/53

 七 霹雳一声暴动/57

第三章 井冈山,毛泽东点燃燎原之火/62

 一 走,去做革命的“山大王”/62

 二 天下第一山/68

 三 朱毛会师井冈山/73

 四 一个伟大的发现和创造/78

 五 红军之父的一段传奇/84

 六 前头捉了张辉瓒/88

 七 横扫千军显神威/93

 八 蒋介石自叹打不赢/98

第四章 遵义,历史终于选择了毛泽东/104

 一 马克思主义者的胸怀/104

 二 逆境中的艰难奋斗/109

 三 “崽卖爷田心不痛”/114

 四 “通道转兵”,红军初脱险境/118

 五遵义会议,众望所归/124

 六毛泽东用兵真如神/130

 七北上,北上 /135

第五章 延河之滨,升腾起民族的大救星/140

 一 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140

 二 “赶毛驴上山”/143

 三 窑洞·预言·神话 /146

 四 全党归心,群星拱北辰/152

 五 大生产运动:一部恢宏的奋斗史/157

 六 整风:共运史上的第一回/16l

 七 《讲话》:开拓新的世界 /165

 八 毛泽东的旗帜/169

第六章 重庆的浓雾,终于散了/175

 一 为了和平,毛泽东毅然入虎穴/175

 二 柳亚子:“还得您来做太阳” /180

 三 竹子和铁柱的较量/185

 四 蒋介石最终还是占不到便宜/190

 五 重庆,刮起了毛泽东旋风 /195

第七章 西柏坡,一座耸立云霄的纪念碑/20l

 一 昆仑纵队,不过黄河/201

 二 蒋介石终于发现了毛泽东的战略意图/207

 三 毛泽东严令林彪:“关门打狗”/211

 四 淮海大点兵: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217

 五 平津决战大写意/221

 六 动员令:一则著名的希腊寓言/226

 七 面对这位巨人,历史显得渺小了/230

第八章 紫禁城,辉煌的岁月/236

 一 毛泽东升起了五星红旗/236

 二 反动派的预言破产了/241

 三 毛泽东扔下烟头:出兵朝鲜 /245

 四 开国第一刀 /252

 五 心系六万万“穷棒子”/256

 六 “吃苹果”和“吃葡萄”/260

 七 展开翅膀,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264

第九章 神州大地,攀登险峰的艰难跋涉/27l

 一 “s”形的探索开拓之路/271

 二 伟大品格的力量/279

 三 土豆和原子弹/284

 四 系着彩云归/289

 五 毛泽东,改变了世界格局/293

 六 大潮奔涌中的擎天柱/297

结语 太阳之歌 /302

后记/308

重印后记/310

试读章节

他读书之奋发踔厉是有名的。白天不用说,即使在晚上熄灯铃响后,他还要到茶炉室、走廊里,借微弱的灯光看书。为了锻炼在任何环境都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和思考的本领,有时他只身到学校后山的妙高峰上学习,叫“静中求学”;有时又故意到人声嘈杂、车水马龙的长沙城门口去看书,叫“闹中求静”。他爱惜时间,认为“现在时局危急,求知的需要迫切”,必须刻苦攻读。为了心不旁骛,他与朋友们约定“三不谈”,即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间的问题,不谈家庭琐事。“毛奇”关心的是“大事”,即“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他激烈地说:“西方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已耳。若人生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无价值!”他像个苦行僧一样醉心于自己的追求。他对感官的享乐是鄙视的。有一次,他去一个同学家里,那个同学即叫仆人去买猪肉,并连买肉买什么部位、什么样式都一一仔细叮嘱。毛泽东大感其俗气,从此拒绝与其往来。毛泽东种种离奇之处,常被传为佳话。但他气质沉雄,胸怀宽阔,骛高远而卑流俗,大有九天睨视之概,又不能不让同学敬佩而仰视!

在研读各种书籍之余,毛泽东还十分热心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便是指社会实际。毛泽东对无字之书的读法是奇特的。旧社会有些落魄文人利用给人家写字作对联,以此糊口。这种变相的行乞俗称“游学”。毛泽东喜欢用这种“游学”方式,走向社会底层进行考察、调查。毛泽东当过好几次这样的“乞丐”。P21

毛泽东爱雪。在重庆谈判时,千古绝唱《沁园春·雪》的发表,曾使山城纸贵就是明证。1951年冬,北京落了一场大雪,毛泽东喜不自胜。茫茫雪原,令这位潇洒、浪漫、传奇式的诗人精神振奋。警卫战士担心毛泽东出门时摔跤,忙抓起扫帚去扫路,沉醉在雄奇壮丽雪景之中的毛泽东急切地喊:

“不要扫!”

战士不解其意,茫然地看着毛泽东,以为是没有扫干净,没有尽到责任,忙给毛泽东解释:黎明时已经扫过两次了,但雪一直下,所以扫不干净。

“一次也不能扫,把扫帚扔了,她的伤口刚合上你就忍心又割她一刀么?”

战士连忙丢下扫把,他理解不了具有浓郁诗人气质的毛泽东那特殊的情怀,毛泽东以雪为友,他爱雪的纯洁、冷峻;爱雪的飘逸、挥洒;爱雪的不拘一格,给大地送来祥和、瑞气。雪,是不凋的诗,也是毛泽东心灵的形象写照。

建国初期,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正值盛年,他精力充沛,对建设新中国充满了信心。国民经济正处在极端困难的恢复时期。这年的10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议题主要是研究朝鲜战局的发展趋势和对策。毛泽东提出了“战争必须胜利,物价不许波动,生产仍须发展”的方针。由于国家财政困难,为了渡过难关,会议决定开展全国性的增产节约运动。

这场经济领域运动的深入发展,令人触目惊心,从揭露出来的许多事实看,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的现象十分严重。P252

序言

这是个风雨如磐的长夜,黑沉沉绵延了百年。

生活在这个长夜中的中国人,被前所未有的民族大劫难所惊骇:他们亲耳听见了鸦片战争的炮声,亲眼看见了英法侵略者焚掠圆明园,亲身遭受了八国联军的欺侮。当日本强盗在旅顺口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时,他们中有些人被留下来抬尸首;当沙俄制造海兰泡和江东64屯惨绝人寰的大血案时,他们是侥幸泅水过江的幸存者;而竖在中国土地上“华人与狗不得人内”的牌子,他们不仅亲眼目睹,而且在心灵上感受过深深的刺痛。他们背负的苦难太沉太沉,他们经受的痛苦太深太深。在他们的记忆里,蓝眼碧发的洋鬼子跟阎王爷一样的可怕,中国人的性命跟蚂蚁一样的不值钱,而那些皇帝大官,只会卑躬屈膝割地求和。

祖国在受难、母亲在呻吟、同胞在惨叫、国土在沦丧。昔日神州,变成了偌大一片苦海:白昼没有了太阳,夜间没有了星辰。浓重的黑暗之中,只听到四万万人在齐声痛哭,哭那个曾经四海宾服、万邦景从的中国,哭那个濒于亡国灭种、任人宰割的中国……

在这支悲怆愤激的民族悲歌中,无数中华儿女被惊醒、被感奋、被激发。他们举起了反帝救亡的旗帜,立下了兴邦立国的誓言,投入了空前壮烈的民族自救运动。他们沉痛峻急而又慷慨激昂,就像从地心燃出的火在奔突,就像弥天的雷霆在震怒。他们要用自己的生命托起神州落日,复燃华夏光明。

可惜,洪秀全没能把握住历史的契机,“天国”终于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扼杀在摇篮里。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可歌可泣。可歌者其悲壮的斗争,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中国不容易;可泣者它盲目排外到反对一切机器生产,落得个被慈禧太后所利用所出卖。戊戌变法寄希望于明君圣主,人民只好呆在一旁看“六君子”被砍掉脑袋。

孙中山为救国救民奔波了一生,人民却觉得革命是革命家的事,就像打铁是铁匠的事、做衣服是裁缝的事一样,辛亥革命除了推翻了皇帝,革掉了一根辫子,其他依然如故……

社会的黑暗太甚,民族的积疴太深,人民的苦难太重。在这崇山危崖般的困难面前,非集四万万同胞之合力,谁也无法将命运改变。

——谁能点燃热情?谁能唤醒希望?谁能扭转乾坤?

历史在选择——

选择是那样的沉着冷峻,又是那样的焦灼热切,历史大潮奔流,淘尽了多少英雄。

不用责怪历史的挑剔,它需要的是扭转乾坤的巨臂,筛选的是巨人中的巨人!

1893年12月26日,这个使群山开颜、江河欢腾的日子来到了。一个横空出世、倚天抽剑的巨人在韶山诞生了。他植根于神州大地,由亿万民众的血泪智慧所哺育。他从南湖起航,他以巨大的引力,使群星环绕;他唤醒了沉睡的山林、田野、村庄和城市,筑起了新的长城;他手擎血火磨炼锻造的贯穿中西的倚天长剑这一极锐利的武器,并把它交给了四万万同胞,向遮天蔽日的三座大山砍去,三山崩折,云散雾开……这倚天长剑,终于化作了一颗照耀着神州的永远不落的太阳!

后记

怀着深深的敬意,我们在毛泽东的人生历程中流连忘返,寻觅探求。在他那不朽的岁月长河里,掬起那最为光辉夺目的珍珠玛瑙,掀开那一页页难忘的记忆,用我们这枝愚拙的笔,怀着纯真的情,熔铸成《中国有个毛泽东》,在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献给我们的青年朋友们。

面对着毛泽东——中国和世界人民十分崇敬的20世纪最著名的历史巨人;面对着本书的读者——对毛泽东知之甚少的当代青年。我们深知,无论是我们的描写对象,还是读者对象,都给这本书的写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毛泽东的伟业、功勋、品格、思想及其影响,绝非这本20余万字的书能写得全、写得完的。要通过这本书,使我们的青年朋友了解毛泽东,热爱毛泽东,学习毛泽东,正确认识评价毛泽东,在写作上也非下工夫不可。我们深感任务艰巨,我们知难而进,竭智尽力而为。

本书选题由林学勤提出并策划写作。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将该书列为江西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青少年读书活动的主题书。为了确保本书的写作质量,成立了以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钟起煌任主任委员的编委会。编委会就写作总体原则作了研究。林学勤具体策划,组织实施,承担了引言、后记和和全书的总纂;王建元承担一、二、三、四章起草;沈世豪承担五、六、七、八、九章和结语起草。初稿出来后,编委钟起煌、黄庆来、黄定元、熊向东、刘国藏、邱明生、周榕芳等审阅初稿,提出修改意见,由林学勤斟酌修改后,上报审批。最后,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审订,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参阅了不少图书资料。谨此对这些著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不妥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赐教。

 本书编委会

 

1993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有个毛泽东(青年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建元//沈世豪//林学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16861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1-49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09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