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沙考古(太阳神鸟重现)
内容
编辑推荐

突然湮没的传说中的古蜀文明,在唐人充满浪漫情调的诗句中曾被形容得扑朔迷离。那些富于想象力的叙说和描述,往往引起后来读者的无限遐想。习惯于寻根问底的人们是很难满足于这种自我搪塞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着揭开巴蜀之谜,想弄清传说中的古蜀究竞是怎么回事。那么,现在机会来了,就让我们从考古发现开始,去揭开长期笼罩在古蜀文明上面的神秘面纱吧?

内容推荐

北纬30度,一条神秘的纬线。在它的两侧,屡屡诞生奇迹,饱含着自然和文明的资讯。这里有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远古文明,最早绽放出人类文明的光彩。四大文明古国集结于此,世界五大宗教发源于此。这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海沟。这里有世界上最神奇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英格兰的“巨石阵”、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  

在北纬30度,有一座自战国时期以来,未曾迁移,也未曾更名的城市;守护着它的,是都江堰堰底古老的石牛,是三星堆的青铜之光,是金沙振翅翱翔的太阳神乌……这座城市的名字亘古不变——成都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考古发现揭开了湮没的文明

第二章

象牙透露的信息

第三章

青铜雕像诉说的故事

第四章

太阳神鸟的魅力

第五章

金蛙寓意的解读

第六章

神秘的金冠带之谜

第七章

崇虎的部族

第八章

坚石雕琢的巫师

第九章

来自良渚的玉琮

第十章

灿烂的文化和昌盛的古蜀都邑

后记

试读章节

定居于金沙遗址的占蜀族,开始可能人口不多,部族也比较弱小,在神权和王权方面都要听从共主政治秩序下二早堆工都的统辖。到了商周之际,金沙遗址的古蜀族已经非常强盛了,尽管使用的祭祀器物在等级与规格上仍然较低,但在各方面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则是不争的事实。考古发掘揭示,这个时期金沙遗址已经有了相当繁荣的礼会牛活,已形成了由氏族巫师和部族首领构成的统治阶层,经常举行各种大型的祭祀仪式,己出现了多种行业的明确分工,陶器的生产和玉器的制作以及金器的加丁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半,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已大为发展,畜牧和狩猎的活动也很可观,当时金沙遗址范围内(包括十二桥遗址和周边区域)的人口己大为增多,整个社会从物质到精神部允满活力。无论是从遗址宏大的分布规模,或是从文化内涵的繁荣发达程度来看,金沙遗址都呈现出了日渐兴旺、后来居上的趋势。P126

序言

突然湮没的传说中的古蜀文明,在唐人充满浪漫情调的诗句中曾被形容得扑朔迷离。那些富于想象力的叙说和描述,往往引起后来读者的无限遐想。其实在汉晋时代一些学者撰写的著述中,曾有不少对古蜀历史的追述,比如扬雄《蜀王本纪》和常璩《华阳国志>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而且有很高的引用率。但也毋庸讳言,扬雄和常璩生活的汉晋时代,距离湮没的古蜀已颇遥远,他们的追述已带有较多的推测成分。除此而外,我们别无更多的文献记载可作依据。也许《山海经》是个例外。据蒙文通先生考证,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有多篇为蜀人所写,但《山海经》浓郁的神话传说色彩表明它并非信史,其中内容天南海北包罗得实在过于宽泛,已远远超出了古蜀的范围。古蜀文明突然湮没了,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文字留下。殷商的废墟中尚有甲骨文可供后世学者进行发掘和释读,湮没的古蜀除了后人的追述和推测却什么也没有,这不能不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也难怪近现代人们只好用“巴蜀之谜”来形容了。

习惯于寻根问底的人们是很难满足于这种自我搪塞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着揭开巴蜀之谜,想弄清传说中的古蜀究竞是怎么回事。热衷于做这种事情的除了文人学者,也包括很多研究领域中的“票友”和文史爱好者。特别是从20世纪初叶以来,这种专业的和客串的研究探索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如果没有后来的考古发现,这种探索恐怕很难超越前人的樊篱,仍将停留在联想与推测之中。而1986年和2001年的学术界实在是太幸运了,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的惊人发现,使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不说别的,仅仅是天下为之瞩目和奔走相告的情景,就足以载入史册了。

湮没是一种偶然,发现也是偶然。当偶然与偶然时空交错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便产生了意想不到的震撼。

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创造过多姿多彩的灿烂文化。在古老的东方,位于长江上游内陆盆地的古代蜀人,也同样开创了辉煌的青铜文明。我们曾经说广汉三星堆是一块风水宝地,其实成都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三星堆,而且是后来居上的。

出土资料告诉我们,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古蜀文明,并不单纯是一种物质形态,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张扬。过去我们对这些所知实在是太少了,我们应该感谢考古发现,弥补了文献记载的阙疑,终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可以自由地穿越时空,去追溯湮没的历史,去寻觅消逝的古都,去解读璀璨的文物,去感受那些引起心灵共鸣的永恒魅力。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从考古发现开始,去揭开长期笼罩在古蜀文明上面的神秘面纱吧?

后记

采用丛书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宣传成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刨意,也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工作。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成都这座大都市的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那些古老的街区正在消逝,传统的民俗民风也在不知不觉间为新的时尚所取代。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不应该淡忘的,它们不仅是这座西部名城的根脉之所在,更是天府之国真正的魅力之凝聚和体现。对于每一个钟爱这片热土的文人学士和市民百姓来说,如何大力弘扬成都的魅力,永远都是一个值得自豪和应该认真去做的事情。

当肖平君打电话给我为丛书约稿的时候,我立即就答应了。正是出于为弘扬古蜀历史文化之魅力而略尽绵薄的心愿,我放下了正在做的课题和其他稿约,开始了本书的撰写一尽管仍有无法推脱的许多杂事,但写作的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每日常常工作到深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金沙考古确实是非常值得去写的一个题目。我还记得2 001年春天听到发现金沙遗址消息时的情景,文博界和学术界的同仁们都奔走相告,那份惊讶和惊喜交织在一起的兴奋心情,真是难以形容。对于那些对研究古蜀文明有着深厚情结的学者们来说,金沙遗址提供的大量考古资料实在是太重要了。无论是对揭示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或了解成部“母本之城”的崛起,金沙考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持金沙遗址考古发掘的成都市考古队是文博战线一支开拓性很强的队伍,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风华正茂的精兵强将。令人敬佩的不仅是他们的工作进度,还有那种完全开放的态度和将学术视作天下公器的襟怀。在王毅先生和其他同仁朋友们的支持下,我利用公布的材料对金沙遗址进行了一些研究,也是较早将心得体会撰写出书的作者之一。我的许多抛砖引玉的学术见解,都写在了《古蜀金沙——金沙遗址与古蜀文明探析》(巴蜀书社2003年11月出版)书中。这次本书的写作,又给了我一次探讨和思考的机会。根据丛书策划的要求,此书在文本的形式上,采用了更为通俗流畅的叙述,同时也确保了学术的底蕴和文化的品位。由于篇幅的限制,从考古发现的介绍到出土文物的鉴赏,都只能浓缩在有限的章节中。但我相信,文本的简洁和图文并茂的好处,将为读者提供一种最为便捷的阅读,而这也正显示了这套丛书的韵味和特色。

作为一位多年文史两栖的写作者,在新作即将问世之际,我最想说的便是由衷地感谢所有真诚关心和支持的朋友们,同时也诚挚地希望此书能赢得读者们的喜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沙考古(太阳神鸟重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剑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52050
开本 16开
页数 1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2.711.4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5
15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