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歧路人生(犯罪心理专家评大案)
内容
编辑推荐

  分析犯罪心理,揭示犯罪人格--我国“犯罪心理画像”李玫瑾,和有着十五年法医工作经历的冯雪博士,点评刑事大案!书中记录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典型案例的侦破过程20篇,以暴力犯罪为主,同时约请犯罪心理学专家,对典型案例进行专业点评,从专业的角度对犯罪个体的成长环境、心理特征、个人素质等进行分析、点评,对预防犯罪、挽救青少年提出深刻思考和积极建议。

内容推荐

  本书汇集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典型案例20篇,以暴力犯罪为主,包括杀人、抢劫、爆炸、强奸、绑架等严重侵犯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案件,以及部分重大诈骗、盗窃等经济犯罪案件。这些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复杂案件,都能较为迅速、顺利地成功侦破,充分显示了公安刑警的专业功力和较高素质。本书在记录侦破过程的同时,约请犯罪心理学专家,对典型案例进行专业点评,从专业的角度对犯罪个体的成长环境、心理特征、个人素质等进行分析、点评,对预防犯罪、挽救青少年提出深刻思考和积极建议。

目录

毒枭刘天顺的蝉式人生/l

天涯命案 /21

疯狂父亲复仇酿大案/45

遁形人/61

逃犯陈四儿逃亡的日子/77

吸毒的女贼/97

绑匪代峥/107

婚外恋引爆春天大舞厅/137

从老革命到毒品贩子/151

闷棍劫匪 /162

劫匪本是亲兄弟/178

灵魂深处那半只碗柜/206

女高工的悲剧人生 /23l

十八岁的天平为何倾斜/245

透支青春:一个吸毒女人的情感经历/258

凶残的失主/271

一个少女的歧路花季/285

白骨惊魂/300

一个退伍兵的灰色人生/309

一个飞车大盗的“自救”奇术/325

试读章节

二oo三年初春,一段无心听来的闲谈让一个名叫姚峰的警察听者有心:一个常在赌场上混的闲人说,西安出了一个赌神。赌神的大名没人知道,只因此人一脸福相,耳大垂肩,江湖上人称“耳朵”。耳朵坐过三十年大牢,在牢里修炼成一个赌神。在缅甸的赌场里,耳朵用一千元人民币上台面,一气儿打爆了好几个场子,庄家当场都没钱赔他。耳朵最后赢了多少?两千万!不是缅币,是人民币。

姚峰最初也只是听个新鲜。赌神?不会是电影里的周润发吧?可连续从几个互不认识的闲人那里听到这个大同小异的故事后,姚峰的脑筋开始急转弯了:耳朵如果真有其人,会不会与毒品有关呢?

一种职业干久了,人就会形成职业习惯,特别是当警察的。又黑又壮的姚峰,官拜西安市公安局缉毒支队三大队的大队长。对于西安毒品市场的情况,他比对自己家门前的菜市场还要熟悉。不久前,一大队刚刚打掉了一个家族式跨国贩毒团伙,一次缴获海洛因六点四公斤,一举刷新了陕西省缉毒战绩的个案记录。可是,没过多久,毒品市场中断一时的缅甸货又被续上,其数量一点也不比原来少。不用说,又冒出了一个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冒死“办大货”的家伙。吸毒的人贩毒,一般都是小打小闹。而办大货的却都是大款,没钱怎么能办来这么多货呢?姚峰想到了“赌神”耳朵。耳朵也是在缅甸发的财,又是个坐过大牢的人,会不会有贩毒的靠上了这棵大树?

缉毒队里有位民警是从司法系统改行干公安的,姚峰让这位民警在省内的劳改场所打听一下,有没有耳朵这样一个人。因为,能一屁股把大牢坐上三十年的人可为数不多。信息很快反馈回来:铜川一所监狱的确关过这样一个犯人。

耳朵本名刘天顺,一九五六年出生,一九七二年元月因绺窃被强劳。此后,他又因伤害、袭警等犯罪行为一再被加刑,前前后后“转战”了十几个劳改场所,一天自由都不曾获得过。二oo二年四月十五日,耳朵获减刑出狱。几个月后,他穿着一身名牌回到监狱,在招待所一住三天,天天请客吃饭,出手十分阔绰,俨然一个暴发户。耳朵在这所监狱里已经成了一个如雷贯耳的人物,一点不亚于球迷听到罗纳尔多的名字。

可是,要找到耳朵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事实上许多闲人也在找他,有人想跟着耳朵做点事儿,耳朵吃肉他们喝点汤也行;也有的人往狠处想,想把耳朵制住,敲他一些钱。可是,耳朵与西安的闲人们不来往,连以前跟他有过交情的狱友也联系不上他。警察要想在西安市的七百万人口里找到他,不动点脑筋是不行的。

P1-2

序言

作为警察身份的记者,常常有机会接触大案要案,采访那些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犯罪嫌疑人。十几年来,我已经采访了近百个大要案嫌疑人。本书编写的案例中,涉及爆炸、投毒、凶杀、强奸、抢劫、抢夺、盗窃、诈骗、贩毒、等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形形色色,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犯罪心理。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人与我们普通人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环境,他们为什么选择犯罪,甚至以犯罪为“职业”?在他们经过的人生道路上,已经成为囚犯甚至死囚的他们,究竟哪几步路走错了呢?

我们看到——

一个少年扒手,锒铛入狱后,屡犯监规,竟一口气坐了三十年牢。出来以后,又修炼成“赌神”;继而疯狂贩毒,犯下大案。于是,在仅仅一年半之后,他又重新回归牢狱,最终走向了断头台。他本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为什么要选择“地下四年,树上一月”的蝉式人生呢?

一名青年教师,激情之下杀死了妻子。此后,在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无论调动工作,还是重新娶妻生子,他都不肯将早已腐烂的前妻的尸骨丢弃,竟而一直藏于碗柜中伴随着自己,直到东窗事发。十一年间,这个罪孽深重的灵魂经历了怎样的挣扎?

一个雇农出身,在剿匪战斗中勇救战友光荣负伤的老战士,一个一辈子兢兢业业、廉洁奉公的老革命,退休后竟变成了毒贩子,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接到判决书的一刹那,他竟还希望保住自己的党籍。这个把政治生命看得至高无上、须发皆白的老人,在走上犯罪道路的一刻,他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犯罪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结合的产物。每一个犯罪行为人都有其特定的人生轨迹,有其独特的心理素质。为本书撰写点评的两位犯罪心理专家,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深刻揭示了这些犯罪人心理病变的过程及其病变的原因和时段——如同医生为病人开出诊断证明,为同类型的病人开出救治处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被称为我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在本书中,她将犯罪人放在历史背景、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中进行全面分析,对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专业判断。由此,我们清晰地看到,正常人变成犯罪人,犯罪人形成犯罪人格,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特别与其早年的家庭环境有重大关系。因此,当一些家庭出现问题,当问题家庭出现了问题孩子的时候,社会应当对这样的家庭、这样家庭中的孩子予以救助。从李教授对刘天顺、伍继光的犯罪心理分析中,我们将会收获沉甸甸的反思。

对本书大部分案例进行点评的冯雪博士,是一位有着十五年法医工作经历的青年学者。由于在工作岗位上的突出成就,她曾经被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评为二oo三年度全国八位精彩女性之一。冯雪博士既有基层法医鉴定刑事案件的丰富经历和经验,又有医学、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因而她对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有着独到的研究。本书中,对于偷了表哥的辛苦钱与狐朋狗友大肆挥霍的那个十八岁小伙子,冯博士就从其“认识与情感的矛盾”、“认识与行为的矛盾”、“情感与意志的矛盾”和“自我意识的矛盾”等方面抽丝剥茧,层层分析;对于杀妻之后藏尸十一年的卢浩文,冯博士从其“情感特征”、“意志特征”和“犯罪时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犯罪人的变态人格做出“确诊”。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锋利地将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如何应对犯罪、预防犯罪,既是公安、法律工作者面对的严酷现实,又是全社会都应参与解决、进行综合治理的大课题。我们编著《歧路人生》一书,希望在这项事业中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如同犯罪心理专家所述,人在早年一旦走上犯罪之路,几乎无法再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上来。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任务,一旦错过早年的人生课程将终生难补。我们希望,我们的家长、教育工作者们能够从“歧路人生”的犯罪人身上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从而保证自己的子女、学生健康成长,正常地进入社会,走向人生。每一个有社会良心的人,都不希望看到,由于青少年早年的教育缺失,在他们进入社会后,成为犯罪行为人,以致使社会为他们付出警力、司法过程及监管等高昂代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歧路人生(犯罪心理专家评大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35548
开本 32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17.2
丛书名
印张 10.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