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洋探险(求索发现的历程)/生命的摇篮
内容
编辑推荐

海洋带给人类太多的谜题,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漫长的道路,更美好的前景。希望迟卉编写的这本《海洋探险(求索发现的历程)》带给你的,不仅有知识和快乐,还有更多的感悟与回想、精神与创造。

内容推荐

迟卉编写的《海洋探险(求索发现的历程)》内容简介:人类自诞生以来,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的探索。当一群勇敢的人走出家门,走向广阔的新天地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居住的世界并不是一处小小的花园,而是一个宏伟博大的宇宙,它的神奇奥妙无与伦比。《海洋探险(求索发现的历程)》从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和新大陆、首次环球航行、北极探险、南极探险等方便展现人类探索海洋的过程。

目录

新航路的开辟

 亨利的扩张野心

 好望角的风景

哥伦布和新大陆

 西班牙人的黄金梦

 坎坷的探索经历

 亚美利加洲

首次环球航行

 王后侍童的梦想

 寻求新生活

 麦哲伦之死

 第一个拥抱它

北极探险

 寻找最短的航路

 坚持自己的目标

 生活在因纽特人中间

 打通航路

 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皮尔里

 突如其来的打击

南极探险

 探索神秘的大陆

 争夺王冠上的明珠

 到达南极极点

探险在继续

试读章节

新航路的开辟

在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从东方到非洲航路的那些年月里,欧洲航海家们主要在地中海里航行,或者沿非洲西海岸缓慢地南下。他们没有找到抵达东方的海路,心中充满了苦闷和彷徨。葡萄牙王子亨利就是其中一个著名的代表。

一天,亨利亲王得到了一本书,在王宫里专心致志地阅读。他时而在书上勾画,时而闭目冥想,仿佛书中的情景把他带入了另一个奇异的世界。这是一本游记,名叫《东方见闻录》。

亨利废寝忘食地读着,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当他读完最后一页。兴奋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派船队到中国、印度去!”语气非常坚定。

那么,游记里究竟说了些什么,使亨利如此激动?他又为什么一定要派船队到中国、印度去呢?

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

亨利的扩张野心醉心于海上扩张的亨利亲王读到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心情非常激动。那时候,葡萄牙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为了寻求香料、丝绸、黄金和占领海外殖民地,极力鼓励人们进行海洋探险,寻找一条通往富庶东方的道路。因为1 5世纪中叶以来,土耳其帝国的建立,阻碍了亚欧之间早已开展起来的陆上交通,于是,急需寻找一条前往中国和印度的海路。亨利是这一政策的积极追随者和具体执行者,他没有继承王位,而当了一个通商和移民大臣。为了这个目的,他亲自钻研造船技术,学习航海知识,后来又办起了航海研究所,雇用了当时意大利最优秀的制图学家和领航员。当时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并不发达,只能在离岸大约儿千米以内的近岸海洋上航行。兴办了这个航海研究所后,给葡萄牙的航海事业以很大的刺激,航海技术得到迅速提高,能够到比较远的地方去航行了。从此,亨利亲王便不断派船前去探险,并且亲自参加探航工作,赢得了“航海者亨利”的称号。当他从马可·波罗的书中详尽地了解到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繁荣富庶的情形后,远航扩张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

他不断派船沿非洲西岸南下。但是,尽管当时航海技术有了提高,而造船事业还不是很发达,造出来的仍旧是些小帆船,不能抵御大风浪的袭击。每当船只航至博哈多尔角(今西属撒哈拉西岸)时。滔天的巨浪总是无情地挡住航船的去路,无法越过。于是,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流传开来。人们真的以为博哈多尔角就是大地的边缘,再往前去,船只就要掉进海洋无底洞。

当时,欧洲人只熟悉地中海周围的世界,更远的地方就不熟悉了。他们知道地中海的东面有个亚洲,印度、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的国家,也知道地中海的南面有个非洲。他们认为,从亚洲再向东去.从非洲再往南行,就是大地的边缘,而地中海西边的汪洋大海,也是通往大地边缘的水路,不能走得太远了。有人还特地在地图上画上一个手持路牌的巨人,拿着“到此止步,勿再前进”的牌子。说是前面有个无底洞,再往前航行,连人带船要一齐掉到无底洞去。

具有一定地理知识的亨利并不完全相信这些传说,他的强烈扩张欲望驱使他继续派船南下,但十几年来都没有获得成功。难道就此止步吗?不,一定要造更大的海船,往更南的地方航去。于是他找来一批精通造船的工匠,精心地建造了一只较大的帆船;又招聘了一些富有航行经验的水手,物色了一个有更大冒险精神的船长,希望他能驾着这只大船,冲破博哈多尔角巨浪的阻挡,去探明从非洲向南究竟伸长到多远。1434年,这位船长果然没有辜负亨利的期望,他不顾一切危险,越过了博哈多尔角。说也奇怪,渡过那片风浪区后,海洋又开始平静下来了,既没有妖怪出现,也没有掉到无底洞去。实际上,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大浪区域,完全用不着害十白。这位船长登上了非洲海岸,采了几朵玫瑰花,带回葡萄牙,献给亨利。亨利非常高兴,向南挺进的决心更大了。

他派了更多的船只,沿非洲西岸不断向南挺进。船长们从更南的非洲大陆带回的金砂和黑人俘虏,促使商人们纷纷前去从事掠夺黄金和贩卖黑奴的罪恶勾当。但亨利对此并不满足,他希望船长们能替他找到一条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航路。然而,非洲海岸是如此漫长,以至没有一个船长敢冒险无限制地把船向着渺茫的远方驶去。他们能够做的,只是缓慢地、不断地把航线向南伸延。尽管这样,亨利仍然耐心地等待着,坚持把航行继续下去。后来,有一个船长到达了北纬160的塞内加尔河口,逆河而上,在两岸见到了许多散发着香气的果树和黑人居住的茅屋。他报告给亨利,亨利高兴极了,以为沿着这条河流就可以横穿非洲,航行到中国和印度了,但结果仍然令他失望了。P1-3

序言

人类自诞生以来,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的探索。当一群勇敢的人走出家门,走向广阔的新天地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居住的世界并不是一处小小的花园,而是一个宏伟博大的宇宙,它的神奇奥妙无与伦比。

人类通过探险,逐渐认识了自然,特别是认识了海洋。

探险是什么?可以这样回答: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探险就是去探索世界上新的生命和新的文化,勇敢地去人类从未到过的地方!到充满艰难险阻的地方!

在“天圆地方”观念流行的时代,新旧两个平行世界,各自沿着自己的轨道,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花朵,各自有各自的王国。我不知道你,你不知道我,只因为中间隔着干重浪、万重波。

是谁勇敢起航,穿过了这道隔离的水墙?是谁发现了未曾谋面的印第安王国?

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历史送给人类一份厚礼。东半球加上西半球,旧世界加上新世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地球,一个加倍的世界,多么令人兴奋啊!

对真正的探险家而言,名誉和财富不过是过眼云烟。海洋有多深,生物有多少,危险有多重,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究竟是什么?对科学真理的执著追求,才是促使他们走上探索新世界的荆棘之路的动力。在人类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的历程中,他们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功绩将永垂史册,他们的名字不应该被后人忘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神奇的海洋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我们对探险精神的内涵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追求。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已不是所谓的征服,而是追求人类与海洋的和谐相处,在和谐的氛围中,从新的视角感悟生命,体味人生,净化心灵。

海洋带给人类太多的谜题,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漫长的道路,更美好的前景。

希望这本书带给你的,不仅有知识和快乐,还有更多的感悟与回想、精神与创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洋探险(求索发现的历程)/生命的摇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迟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82524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7-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6
154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