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此情犹思(第5卷)/季羡林回忆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季羡林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是我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在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季老饱经沧桑,走过了崎岖不平的人生之路。回首这条人生之路,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历史足迹。

  本套书是对94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近一个世纪曲折人生回忆文章的汇集,包括日记、怀旧文稿、游记以及一些专门记录先生与友人相知相处美好经历的文字,其中不乏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这正是季羡林先生文化和思想精华的凝汇,是他的生活、情感经历及思想历程客观、生动、全面的集大成者。本书将引领我们走近这位永远受人爱戴的“布衣泰斗”。

内容推荐

  季羡林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是我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在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季老饱经沧桑,走过了崎岖不平的人生之路。回首这条人生之路,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历史足迹。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五卷本《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哈尔滨出版社出版),是对94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近一个世纪曲折人生回忆文章的汇集,包括日记、怀旧文稿、游记以及一些专门记录先生与友人相知相处美好经历的文字,其中不乏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  该文集分为5卷10编,即“求学清华”“留学德国”“汗洒北大”“感愤‘文革’”“遥念师友”“情系故土”“游历天下”“老有所悟”“耄耋抒怀”“学海探珠”。前四编侧重反映先生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中三编集中体现殷殷真情;后三编则突出先生对人生意义、人与自然、未来社会的思考和展望。  所述往事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述往事的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旧社会和新社会,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等;涉及的学科,包括语言学、比较文学、诗歌散文、文化学、未来学等。这部思想性、历史性、知识性兼备的厚重著作堪称一部“百科全书”。  全套文集近200万字,配有200余幅珍贵图片,在构思、内容、编排体例、装帧设计等方面深具匠心。尤其特别收录了先生近年来的新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发展趋势等重要问题,季羡林先生在其文章和讲演中提出了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并蜚声海内外,而该套文集正是先生文化和思想精华的凝汇,是他的生活、情感经历及思想历程客观、生动、全面的集大成者,将引领我们走近这位永远受人爱戴的“布衣泰斗”。

目录

编者前言1  

自传——代总序1

【第玖编 耄耋抒怀】

八十述怀/3

新年抒怀/7

一九九五年元旦抒怀——求仁而得仁,又何怨!/13

虎年抒怀/15

百年回眸/20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22

梦游二十一世纪/25

千禧感言/27

希望二十一世纪家庭更美好/29

豪情半怀迎新纪/30

迎新怀旧——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元旦感怀/32

欢送北大进入新世纪新千年/36

新世纪新千年寄语/38

我的家/39

九十述怀/42

《千禧文存》自序/49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51

《西学东传人物丛书》序/53

我和东坡词/55

目中无人/57

大放光明/65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69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87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9l

我写我/96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97

人生/99

再谈人生/100

三论人生/101

不完满才是人生/102

爱情/104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107

赞“代沟”/108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111

漫谈伦理道德/116

老年谈老/120

老年/124

谈老年/126

老年十忌/131

忘/142

长生不老/145

长寿之道/146

谈礼貌/148

《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序/149

《名家绘清华》序/152

知足知不足/155

有为有不为/156

隔膜/157

《记者无悔》序/159

清华大学九十华诞祝词/161

《人生小品》序/162

在北大外院语言学研究所成立

大会上的讲话(书面)/164

读《人生宝典》/166

漫谈皇帝/168

《华林拾珍》序/169

从南极带来的植物/170

《大漠孤烟》序/173

祝贺母校山东大学百岁华诞/175

《敦煌佛画》序言/178  

思想家与哲学家/179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读后感/180

漫谈刘姥姥/182

科学应该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184

病房里的感受/185

【第拾编 学海探珠】

《胡适全集》序一还胡适以本来面目/195

《汤用彤全集》序/212

《赵元任全集》序/215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前言/223

试读章节

           千禧感言

稚珊来信,要我写一篇关于世纪转换的文章。这样的要求,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已经接到过不知多少次了,电台、报纸、杂志等等,都曾对我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但是,我都一一谢绝了。原因不是由于这样的文章难写,恰恰相反,这样的太容易写,只须写上几句大话和套话,再加上几句假话,不费吹灰之力,一篇文章就守成了。这样的文章,除了浪费纸张和人们的时间以外,一点效果也不会有。

但是,稚珊的要求我没加考虑就立即应允了。原因是,《群言》是一份比较敢讲一点真话的杂志,而我又与《群言》有多年的友谊。为《群言》写点什么,是我的光荣,也是我的义务。我也想通过我写的东西多少能够反映出像我这样平民老百姓的心声,对我们的领导机关会有益处的。我写的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都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

旧日每逢新年,总有贴新门联的习惯,门联词藻美而丰富,最常用的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仗工整,含义深刻。但是,汉语是一种模糊性很强的语言。我们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往往习以为常,不去推敲。即如上面这两句话,说的是具体情况呢,还仅仅是希望?我个人的语感是,这仅仅是希望。一元虽已复始,眼前万象还未必就能更新。我现在要说:世纪——甚至千纪——复始,万象更新,也绝不是说,2000年的第一天同1999年的最后一天,其间会有天大的变化。就以常识而论,那也是绝不可能的,这不过是表示我的愿望而已。21世纪的特点是一定出现的,不过决不会一蹴而就。 

我对21世纪究竟有什么希望呢?

先从大的讲起。首先,我希望世界和平,民族团结。但是,我自己立即否定了这个希望,这是根本办不到的。眼前的世界大国,特别是那一个惟一的超级大国,一点也没有接受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仍然自我感觉十分良好,颐指气使,横行霸道,以世界警察自居。我希望,我们中国人民不要为巧言花语所迷惑,奋发图强,加强团结,随时保留一点忧患意识,准备对付一切可能发生的外来的侵略,保卫我们的祖国。

其次,是对我们国家的希望。改革开放确实给我们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政局安定,人民生活有了提高。总起来看,确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但这仅仅是一面,也不是没有令人担忧的一面。我不懂经济,但是我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则外国评论中国经济的报道,其中讲到中国国有经济在某一些方面给中国带来了一些麻烦,详情我不清楚,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参考消息》敢于刊登,其中必有依据,我们的最高领导班子对这个问题是十分清楚的,也正在采取措施。我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尽早地尽善尽美地得到解决。

从人类生存的前途来看,多少年来,我就提出了一个看法:西方自产业革命以后,恶性膨胀逐渐形成的对大自然诛求无餍的要求,也就是所谓“征服自然”的做法,现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对环保问题异常重视,但是却没有什么人追究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我认为,这是一种缺少远见卓识的表现。我一向主张,中国的,同时也是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人类要与大自然为友,不要为敌的思想,能济西方思想之穷。我这种想法,反对的人有,赞成的人也有;我则深信不疑。我希望,21世纪走到某—个阶段时,人类文化会在融合的基础上突出东方文化的作用,明辨而又笃行之。

还有一件让我忧心忡忡的事,这就是:中国公民中某一些人素质不高,道德滑坡的现象。谁也无法否认,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是,在伟大的后面也确有不够伟大的地方,对此熟视无睹是有害无益的。例子用不着多举,我只举一个随地吐痰的坏习惯。这样做是一切文明国家所没有的,然而在中国却是司空见惯,屡禁不止。前不久,中国庆祝建国五十年的喜事,北京市政府和各界人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北京打扮得花团锦簇,净无纤尘,谁看了谁爱。然而,曾几何时,国庆后不到一个月,许多地方又故态复萌,花坛和草地遭到破坏践踏,烟头随处乱丢,随地吐痰也不稀见。还有一些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连风光旖旎的燕园内也不例外。这种破坏对肇事者本人一点好处也没有,对群众则带来了莫大的不方便。我真不了解,这些人是何居心。这样的人,如果只有几个,则世界任何文明国家都难以避免,可惜竞不是这样子,看来人数并不太少。这一批害群之马,实在配不上是伟大民族的一部分。救之方法何在?我觉得,过去主要靠说教,事实证明,用处不大。我认为,必须加以严惩。捉到你一次,罚得你长久不能翻身。只有这样才能奏效,新加坡就是一个例子。在此万象更新之际,我希望在2l世纪某一个时候,这种现象能够绝迹,至少是能够减少。伟大的中华民族真正能显出伟大的本色,岂不猗欤休哉!

我在20世纪,有“世纪老人”之称,到了21世纪,绝不可能再成为“世纪老人”了。但是,我对21世纪却不知道有多少希望。凡是20世纪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我都寄希望于21世纪。希望太多,只能举出上面说到的几个,以概其余。在世纪之初,本来是应该多说一些吉利话的。但是,我在上面已经声明过,我不说大话,不说假话。我认为,那样做,既对不起《群言》,也对不起全国人民。其实我的话,不管听起来多么不顺耳,里面却有大吉大利的内涵。如果把那些弊端除不就是大吉大利了吗?我真希望,大吉大利能降临我国;我真希望,国泰民安;真希望,人民的素质越来越提高;我真希望,人民越过越幸福;我真希望,我国能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文化大国,巍然立于全世界民族之林中。

                      (1999年11月1日)

P27-29

序言

季羡林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他在多学科、多领域长期耕耘,树立起一座座丰碑。他的“人品”、“学品”——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就,被广为称颂,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我们能为季羡林先生出版他的《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共五卷)感到很荣幸。我们把出版这套书视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神圣职责,也视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套回忆文集,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全书近二百万字,二百余幅图片,分五卷十编,即“求知清华”、“留学德国”、“汗洒北大”、“感愤‘文革”’、“遥念师友”、“情系故土”、“游历天下”、“老有所悟”、“耄耋抒怀”、“学海探珠”。

所述往事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述往事的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旧社会和新社会,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等;涉及的学科,包括语言学、比较文学、诗歌散文、文化学、未来学等。这部思想性、历史性、知识性兼备的厚重著作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在编辑出版中,我们深感能力之不逮,知识之贫乏。好在季老的两位高足、两位专家,本书的两位主编胡光利、梁志刚先生,协助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才使我们完成了本书的出版工作。

正是由于这套书的作者和内容具有上述特殊性,在对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作以下几点说明:(一)书中有上世纪30年代的作品,如“清华园日记”,真实地记录了季羡林先生在清华求学时的学生生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但存在缺字、错字,有的语句不通顺,还存在很多口语、简化语的情况。由于这是七十多年蓟的文字,又是“日记”,我们把它当做“历史资料”看待,不作改动。(二)书中有很多季老的习惯用语,如“累累垂垂”、“赤睹”、“历乱”、“历历乱乱”、“背乡离井”、“舞笔弄墨”、“受惊若宠”等,仔细思考其意思是明白的,又有自己的语言特色,我们认为没必要改动。(三)书中存在不少季老家乡山东临清的方言,如“寻了媳妇”、“洑水”、“家来”等,还有不少季老常用的古语,如“旧雨”、“新雨”等,可能有人看不明白,但不算文章有毛病,更没必要改动。(四)书中有一些字、词过去使用是正确的,现在又有了新用法,如决——绝、呆——待、朦胧——蒙眬、濛——蒙、萎——委,等等。由于季先生这些文章多属名篇名著,过去多家出版社出版过,我们认为不动为好。

这样处理的指导思想是:不以现代人的现时标准改写历史、要求前人,不做“画蛇添足之事”,“不为维纳斯安假臂”。坚持季羡林先生作品和人格的真实性,保持其原貌、原汁原味,因为这种“历史的真实”,对今后的历史、文化、人物研究极为重要。否则,可能留下“历史的遗憾”。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时,我们特表明真实思想和用意,希望能得到出版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理解,并达成共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此情犹思(第5卷)/季羡林回忆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羡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95082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7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29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