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太平狗/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之一,分为太平狗、吼秋、火烧云、牧歌、神鹫过境、豹子最后的舞蹈、松鸦为什么鸣叫、狂犬事件这八个部分。本文作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内容推荐

本书是《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之一,分为太平狗、吼秋、火烧云、牧歌、神鹫过境、豹子最后的舞蹈、松鸦为什么鸣叫、狂犬事件这八个部分。本文作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目录

太平狗

吼秋

火烧云

牧歌

神鹫过境

豹子最后的舞蹈

松鸦为什么鸣叫

狂犬事件

后记

附录

试读章节

程大种烦乱得直吼,自家的狗不知怎么跟上了他。他是出外打工的,可他带着一条狗。嘿嘿!哭笑不得哟!

天气还好,路上尽是尘土,头上、身上裹着一层磷矿粉。他搭上了磷矿的一辆顺风车,走过了两个县的地界,根本连想也没想到狗会跟着他。他那时站在远安县苟家垭的岔路口上——汽车把他甩下往另一条路走了。他看天空,舒筋骨,再拦车,就看到后头远远地向他奔来一只紫铜色的狗,溅起一路灰尘,鼻子里喷着糟气。

“太平!”程大种惊叫起来。我咋没见着你呢?一路在车上往后看哩。你,你是怎么跟来的……

几百里地,离家已有几百里了,它就这么在汽车的屁股后头跟着——我上车时它藏在哪个旮旯呢?

“快回去!快回去!”想起自己前脚才迈出门槛,后脚就有家里的东西跟上来了,这不是不让你走嘛!这鬼狗,比人还讨厌——幺儿还能哄了,说我回来给你带糖吃,幺儿就不赶你的路了。

可那狗不服撵,一脚踢去,踢走了两步,又依依回了头,还向你摇动着谄媚的尾巴。狗不跟着主人跟着谁呢?这让那狗有点迷惘。狗是条神农架的纯种猎狗,当地叫赶山狗,嘴头粗,尾巴直,下巴上两根箭毛,是同村的蔡三爹捉来给他的。蔡三爹过去是个打匠(猎人),最多时家里养了八九条狗。狗通红的鼻子,从小就很好看,腿长,眼像镀了层金子似的,炯炯有神;每天睁着警惕的眼睛,对着山、鸟、虫子、老鼠狂嗥,连虱子也不敢进他家。它就是一百把安全锁,所以就取名太平。话又说转来,咱丫鹊坳的哪条狗不是太平狗?没有野牲口咬伤人畜的事件,盗贼闻见了它们的气味,一泡尿百分之九十撒在裤子里。可我现在不要你,太平,你这哑糊苕!我这不是走亲戚,是去城里找活儿干的!滚滚滚!滚!回去!

试了几次,一来二去,赶不走,黏上了,就火了,怒从心起,操起路边小卖部门口的一把锨,劈头就照狗砍去。那狗哪晓得主人会对它下如此毒手,防都没防,腰椎就咔嚓一声断了,打落尘埃,发出悲恸的惨嚎,爬不起来了。

主人准备继续赶路,懒得理这狗了。别人把它拖去剐皮煮肉那是别人的事,与他无关。狠心了结了一桩事,还一阵轻松。人在外,心就狠了,像毒蛇。可狗在后头哭泣着,挣扎着,那小卖部里的老倌子还出来心疼地观看,一个陌生人打一条陌生狗。看狗时,狗又晃晃悠悠地爬起来了,狗很怪,怪模怪样的,一看就是深山里的怪物,与野兽们一起长大的。那怪狗叉开四条长腿站起来,平衡了一下身子,用舌头舔了一下鼻子里流出的血泡——鼻尖通红,不是血,这狗就又向那个陌生的施暴人撵去,夹着粗壮笔直的尾巴。可那人依然不依不饶,一双山魈眼横竖看不惯它,又跑过来操起那锨,又是一锨。这一下,是尘埃落定了,狗再也爬不起来,呜咽着悲愤和绝望,听那时断时续的哀鸣,是在喊痛哩,或者还有什么,控诉一般的。那个施暴人在路上暴躁地走着,拦车,什么车都拦,自行车也拦。后来拦到了一辆长途客车,跳上车去。车就被自己轮子搅起来的漫漫黄尘给吞没了,就像一条沟里的鱼搅浑水藏起自己一样。

一团黄尘在蜿蜒起伏、颠簸如浪的公路上渐行渐远。

半夜时分,昏昏沉沉的程大种从梦中醒来,感到一个暖热的膀子挨着他,这是卧铺客车,心想着旁边的人是个男的,不会离自己这么近,各自在臭熏熏的毯子里睡觉嘛。一睁开眼,一张狗脸在黑暗中闪现。狗,太平!这狗何时爬上客车来了?半路上是停过几次,人上上下下,还拉屎、加油,狗就蹿上了车?狗不是已经给打死了吗?

程大种心像刀子割,这狗可是只异狗,狗皮膏药粘上自己了。他就势一掀,将那狗掀到过道里,还踢了一脚。狗嗷嗷大叫,好不委屈。一声狗叫,吓得那在半夜漫游的司机从鸿蒙中惊醒过来,差点撒了方向盘。只见车一个尥跃,在路上摇晃了几下,满车人也都给惊醒了,从毯子里伸出头,一双双通红的眼里全是遭劫般的觳觫。这时就见一条狗从人的头上跃过,撵狗人在过道里高捋着袖子,咬牙切齿,骂骂咧咧。这激怒了一车人,司机在民意的支持下动了怒,将人与狗双双驱逐下车,将他们丢在了荒郊野地。

两天以后,程大种与他的狗才到达汉口。

他是把狗装入一个蛇皮袋子里,紧紧扎着,像装一块石头一样,怕狗乱叫,又将狗两脚踹昏了,这才上了另一辆汽车。

到了汉口,那叫太平的狗还没能吸一口城里的空气,还蜷在自己的屎尿里,在黑暗憋闷的袋子里煎熬着。但从车上下来后,它已经醒过来,浑身疼痛难忍。一阵冷水,浸到心中去了——那是主人程大种在一个自来水管前浇它——是怕它有股子臭味。这样就背到了程大种的一个姑妈家里,这可是亲姑妈。这姑妈是随自己在神农架林场的丈夫进城的,在省林业厅一个下属的木制品厂做技术活。那男人——也就是程大种的姑父早死了。姑妈住在一栋灰不溜秋的老房子里,从楼房外一个砖石砌的楼梯上去,进黑咕隆咚的走廊。找到姑妈家,就说:

“姑妈,我给您背一只狗来了。”

那意思是说,您杀了吃吧,神农架的特产,肉狗啊。程大种倒出那狗来,那狗像得了软骨病一样,已经快不行了。哪知姑妈误会了他的意思,以为是让她养这只狗——这只巨大的、长相怪异的猎狗,立马变了脸色,大怒狂呼道:

“还不甩出去!”

狗像一床破棉絮被扔了出去。这神农架赶山狗太平趴在楼梯口那个露天平台上,费了好大的劲才清醒,一看是异乡世界,它心里火烧火燎,几天没吃没喝啊。

又站起来了,狗的生命力是顽强的,特别是猎狗,野兽只要不把它的身体吞吃,只剩下一块肉,这块肉也能行走。现在,它急切地寻找它的主人,它踅回去,抓门,啃门,无济于事,就趴在了门口,依然不吃不喝。不见到主人,它是不会吃喝的。这狗倔。

半夜之后,城里的风渐渐加大了,喧嚣小了,冷得不行。水泥地忒冷,像趴在冰窖里一样。太平就用两只前爪垫着自己的肚皮,也就垫了自己的身子。肚子里咕噜咕噜地乱叫,嘈嘈切切,吵吵嚷嚷。它就站起来,想松松筋骨,又疼痛难忍,在黑暗中嗅看着这走廊里有没有可吃的东西。一个洋铁罐里有一些臭水,太平喝了几口,不对味,还烧心。一只老鼠从蜂窝煤堆里探出头来,又缩了回去。太平在那儿守了半夜,没见到老鼠再出来。东窜西窜,竞在一个塑料袋装的垃圾里寻到了两块骨头。因为害怕,又吃得急切,骨头没嚼碎就吞进了肚里。那骨头就戳着它的胃,戳着肚皮,用爪子一摸就能摸到,可难受了。太平真想把那骨头抽出来重新咀嚼一遍,没什么危险嘛,何必这么慌里慌张呢?

再趴下来时,胃更难受,就像吞进去了一堆碎玻璃。三月的风蛮横无理,比神农架的风大多了。话又说回来,神农架再大的风,它也有一个草垛呀,有个狗窝呀。在城里却没有。

P1-5

序言

新时期以来,《小说月报》为构筑当代文学事业的宏伟殿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历史进入了21世纪,为进一步繁荣当代小说创作,同时也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欣赏需求,我们特编辑出版《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

这套丛书选取近年来在中国的小说创作领域已产生一定影响,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实力派作家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将其汇编成册。这些作家的创作题材各异,但都彰显出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并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扎实的文学功力,悄然撑起了当代文坛的一片蓝天,引起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成为小说界新的风景。这套丛书既是对他们以往创作成就的总结,也是研究、鉴赏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个最佳途径。

本丛书的每本作品集中,均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继已推出的作品集外,今后我们将陆续出版符合入选标准的其他作家作品,以使这套丛书更加完善。《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的出版,也是对《小说月报》系列出版物,如“《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及“《小说月报》年度精品集”的补充和丰富,相信这是为广大读者朋友奉上的又一道精神盛宴。

在本丛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诸位作家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小说月报》编辑部

2006年8月

后记

乡村是我们的前世今生。乡村是我们永远的痛。因为她疼痛太久,伤痕累累,像个弃儿,如今终于有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抚摸,虽然来得迟了一点儿,但社会总算醒悟了。不过,要抚平我们对乡村的创伤,我以为任重道远,甚至要经过十分漫长的年月。不要轻信任何欢呼声,没有立竿见影的妙药。唯有切切实实、一点一滴做起。

我关注乡村或者说“底层”,是自2000年,我突然想到一个远离城市的深山去,与农民待在一起。这当然是受了托尔斯泰的巨大影响。于是我去了湖北最偏远的、与川、陕交界的神农架。我曾是一名知青,三十年前的乡村我是熟悉的;我出生在一个小镇,四十年前的乡村我也是熟悉的。我爱写乡村生活,却对当前乡村的一切有着很大隔膜,这不仅是我,可能也是许多在城市里的作家们写作的窘境。我到了风景绝世美丽的神农架,却看到了生活绝对贫困的农民。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在为温饱和生存而斗争,家徒四壁,远离这个世界,仿佛是另一个荒凉星球上的人。在土地私有化的旧中国,乡村里还会出现几个富有的地主,在解放了的五十年之后,这里的乡村一律地均穷。时间在这儿是停止的——当我读到当年在这儿剿过匪的老革命者的回忆录,他们叙述的当年山民生活的各种场景,现在几乎完全一样地在我面前重现。

神农架因为有大山,可以喂猪,因此有肉吃。天天有肉吃的农民却不能交出两块钱的特产税,因为他们没有现钱——也称为活钱。他们几乎没有收入来源;一个农妇,丈夫得病死了,小孩守秋时被熊咬死了,县扶贫办去看她,给她一百元钱,她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给钱的人很纳闷,后来才清楚,这农妇不知道这是一百块钱,因为她从来没见过一百元的钞票,见到最大的是十元的。

我愿意抄录当地政府盖有大印的农民生产生活调查报告。一份报告称:“××村距乡政府五十多公里,四面环山,方圆百公里渺无人烟,此处不通公路,仅有一条能通向××乡政府的人行小道,山路崎岖陡峭,蜿蜒阴森,年轻小伙出山一趟得两天走路,不得歇息。老人、小孩根本无法出山。没有购物小店,农民生产、生活必需品都得靠肩扛背驮,祖祖辈辈、年复一年的奔波度日。由于山大人稀,居住分散,没有电灯,没有通讯,听不到广播,看不见电视,信息闭塞……全村仅一所一至三年级复式班小学,十多名学生,一名乡村教师,小学四年级就要离开父母到百里之遥的××乡中心学校住读,有的被迫失学。全村没有医疗卫生所……”

我曾在一部小说中这样写到过一个乡镇长的忧虑:

取消农业税并不能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在我们这样的山区,人均农业税只有三十元。如今已取消这个三十元几年了,他们富了吗?不可能,富不起来。那么每人每年补助三十元呢?还是不能富起来。每人补助三百元呢?依然富不了……除了加强对这片山区的管理,我们给了农民什么?而听从澳大利亚回来的人说,人家那里只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它只负责农场管理、农产品销售和农村结构调整,完完全全为农民增收服务,而不是像我们一样在行政上牢牢管住农民。如果我们也这样,把各地乡政府的一些机构转变成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所有的乡镇干部成为精通农业技术和农产品推销的技术员,想一想吧,整个中国农村大地将会是一种什么生机!……问题的关键是,谁去进行这方面的试验?有没有这样的空间?

我一个小作家,是无力改变它的,但我要反映它,写它。允许苦难有出声的机会,是一切真理存在的前提。深山农村的现状对我内心的强大冲击——她的美好,她的苦难,她的一切一切,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震醒和滋养,为此,我写了《松鸦为什么鸣叫》、《望粮山》、《狂犬事件》、《乌嘶岭血案》、《太平狗》等一系列被称为“神农架系列”的所谓“底层叙事”小说,其中《马嘶岭血案》甚至被称为“底层叙事”的代表作品和标志性作品。这些作品表达了我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忧虑,并且以预言形式,说出了城乡由于巨大差距和隔膜可能会导致的社会危机,也同时对我们的农民给予了椎心泣血的同情与理解。

同时,我也想用我的作品,我的深入底层的姿态,对文学界,对作家给以呼吁:希望大家都来关注我们的精神家园——农村,我们的兄弟姐妹——农民,我们的生命根基——农业。

我将继续关注疼痛的乡村,看她慢慢在我们的抚慰中露出与乡村景色同样美丽的笑容。

陈应松

2006年8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太平狗/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应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4867
开本 32开
页数 4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9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3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5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