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军多年的将军,一直笔耕不辍,著述颇风,他喜欢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山水之美,到名胜古迹中去访古探幽,到各类历史文物中去寻找乐趣。本书收录了他的《长城断想》《西部哨兵的呐喊》《早生的蝴蝶》《游黑水国》《海南岛印象》等诗歌。这些诗歌记录了他在流连山水、访古探幽和寻找历史文物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图书 | 飞天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位从军多年的将军,一直笔耕不辍,著述颇风,他喜欢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山水之美,到名胜古迹中去访古探幽,到各类历史文物中去寻找乐趣。本书收录了他的《长城断想》《西部哨兵的呐喊》《早生的蝴蝶》《游黑水国》《海南岛印象》等诗歌。这些诗歌记录了他在流连山水、访古探幽和寻找历史文物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内容推荐 一位从军多年的将军,一直笔耕不辍,著述颇风,他喜欢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山水之美,到名胜古迹中去访古探幽,到各类历史文物中去寻找乐趣。本书收录了他的《长城断想》《西部哨兵的呐喊》《早生的蝴蝶》《游黑水国》《海南岛印象》等诗歌,全书共分两部分。 目录 西部,西部 长城断想 西部哨兵的呐喊 酒泉·飞天 啊,巴音布鲁克 早生的蝴蝶 失眠 过枪瘾 西行任职 静夜思 观音乐电视有感 一个哨兵的自白 我在敦煌 化石 游黑水国 香妃墓 优素甫墓 喀什街景·班超城 飞船,你年龄有几多 贺某型导弹试飞成功 清水西行杂记·落区部 地球村 贺神舟一号飞船上天 迎神舟一号飞船归来 哨兵抱树大哭 游布达拉宫 盐源县即景 口占澳门回归诗一首 我看大江截流 观“厦新”有感 灭火器的委屈 锚泊 晨骤雨 弹头与水柱 学校实验室是什么 两个字的片面评价 太一与以太 关于鸡年的联想 本性 酒是什么 诗人的困惑 悼郑华堂同志 八一短信 什么是不好的诗 读诗偶感 索然 病号服 凌晨强记 抗SARS断想 酉年说鸡 丙戌年新春贺卡 静思,静思 锚泊长江口 一夜乍暖 海水三变 晕船歌(二首) 醉诗 太平洋赤道 赤道雨 孝子心 长沙十日 两周年记 读晋江“9·21”大火有感 万米空投飞船 祝贺铱星首次发射成功 烟火晚会 闻月球有冰之感 游览南普陀 厦门有个马塘村 挖苁蓉 夜阑得句偶题 登张掖木塔寺 示岚儿 和静黄榆沟即景 误看《清风亭》 观高庙 进校园 旧屋有感 梨花节 夜思 一周难见太阳 元旦即占 升旗仪式(外二首) 六十感怀二首 悼念万忠战友 五一抒怀 李芳荣饿肚记 林芝世界柏树王 米拉山口 谒大昭寺 螺髻山 黑龙潭 从西昌至盐源 海南岛印象 述怀 乙酉中秋贺卡 试读章节 长城断想 走近长城 我出生在长城脚下 成长在长城故里 家有长城草 地漫长城沙 吃的是长城饭 喝的是长城水 穿的是长城衣 种植在长城内外 放牧在长城草原 说我不了解长城 简直是不可思议 然而 当你走进长城博物馆 当你细读几本长城专著 你就会发现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悲哀 这些年 我曾去过八达岭 五登慕田峪 春临山海关 夏攀嘉峪关 秋寻秦汉烽燧 冬觅长城遗迹 目的只有一个 弄清长城何时有 弄清长城何所用 弄清长城到底有多长 弄清长城到底是什么 然而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却没搞清长城的真正含义 长城是什么 有人说,长城是好玩的地方 有人说,长城是古战场 有人说,长城是牧区和农区的分界 有人说,长城是古人抵御袭扰的屏障 北京的小学生说 长城不就是八达岭和慕田峪吗 中学生说 长城不就是地图上那条断断续续凹凸弯曲 的黑线吗 奶奶说 长城实际是一堵墙 封住这堵墙是两个村 打开这堵墙就是一个乡 爸爸说 那是老皇历了 现在的“长城”是电脑 现在的“长城”是商标 现在的长城是旅游胜地 现在的长城是中华国宝 现在的长城是文明的使者 迎来五洲朋友竞折腰 现在的长城是国防实力 是人民解放军的飞机、火箭和大炮 这么多说法都对吗 还是一位教授说出了其中奥妙 长城不再是雄伟的军事防御体系 长城也不再是烽燧、驿站、边界、国道 长城苍茫、纯朴、伟岸 是中国人坚毅性格的写照 长城粗犷、豪迈、奔放 体现了华夏子孙的精神风貌 长城有春的妩媚夏的火热秋的成熟冬的严酷 它包含了各族儿女的聪明才智和英勇勤劳 万里长城啊 你真实地记录着 万民痛怨的疾苦 南征北战的硝烟 屯田戍边的艰辛 丝路商贾的喧闹 你详细地记录着 人地结合的完美 建筑艺术的奥妙 诗情画意的逼真 惊天动地的创造 中华民族的文明 世界艺术的瑰宝 你是农耕畜牧交流的见证 你是南北文明相互融和的礼炮 你是城镇发展的催化剂 你是情报信息的“早知道” 你是交通运输的先行官 你是天灾人祸的警报 你是民族团结的纽带 你是华夏文明的天桥 一句话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长城有几多 有人问 长城有几多 我回答 不就是一条万里长城吗 这个答案是对还是错 专家纠正说 修筑长城起于东周 止于明末 蜿蜒纵横数千里 少说也有几百条 你是否认为长城是汉族所独有 其实少数民族修筑长城的功绩不可磨灭 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金朝 都是少数民族当政并修筑长城 而金朝长城仅次于秦、汉和明朝 你是否听说过 “楚长城”在河南 “先秦长城”在鲁国 你是否知道 长城不只是纵横东西 南北纵向的长城也不少 你是否知道 长城并不都是砖垒成 你是否听说过 “因地制宜,据险制塞”的修筑奥妙 你是否听说过修长城的方法有很多 你是否知石砌法、砖砌法、 砖石混合法和泥沙土石草木混合法 你是否知道 石头砌的石长城最少 泥沙堆的土长城最多 你是否知道 长城跨越16省 长城穿越数千年 你是否想过 长城早已超越了时空的云烟 你是否知道 “秦始皇长城”过万里 战国长城纵横交错 汉长城东起辽东 西到临泽 远远超出秦长城的规模 隋唐宋元修筑长城建树不大 明长城修筑得雄壮巍峨 它不仅长度过万里 而且工程之浩大 结构之坚固 功能之齐全 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从嘉峪关到山海关 当今保存最完整的长城 多是明朝人民的杰作 问不完的长城事 “你说长城有多长?” 万匹飞马难丈量 超过十万八千里 环绕地球双城墙 你说长城有多高 百米之上无数条 军情紧急报警日 烽火狼烟照天烧 你说长城隧道有多少 关隘有多少 军马有多少 驿站有多少 粮草有多少 围绕长城究竟有多少个问号 围绕长城有多少个骄傲 伟人来到这里看到了平凡 巨人来到这里明白了渺小 长城是限制文明的桎梏 还是传播文明的丰碑 是封闭保守的象征 还是开放发展的礼炮 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产物 还是各族团结的杠杆 是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院墙 还是限制文明空间的镣铐 是喜剧还是悲歌 是无能还是骄傲 是进步还是倒退 是强大还是懦弱 是坚固的防御还是无效的辛劳 无论学者们怎样争论不休 当长城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的今天 作为民族征战与融合的象征 作为化干戈为玉帛的见证 作为建筑史和军事史的奇迹 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 作为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长城的功过自有评说 长城的地位不可替代 长城的丰功伟绩不可磨灭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吼声 将使伟大的长城永垂不朽 万古长青 西部哨兵的呐喊 当兵三十年 全在西部哨位上辗转 如今转业回到东海之滨 一时间生活反而很不习惯 莫非“人在曹营心在汉” 灯红酒绿对愁眠 不知为什么 想起我们大西北 总想呐喊 东方的有识之士 请去祖国西部看看 长江三角洲富了 珠江三角洲发了 渤海湾在振翅腾飞 黄海岸在飞速发展 东海之滨成为改革开放的先锋 东南诸省变成现代化的摇篮 祖国东部的成就 可以让你眼花缭乱 当然 这巨变归功于党的好政策 归功于东部人民的实干巧干 但是 你想过没有 这里也有祖国西部的一份贡献 长江的源头在哪里 黄河之水何处来 这些年为什么旱灾严重,水患不断 这些年为什么风沙肆虐,环境污染 当刨根问底 应追本溯源 请关注一下祖国的西边 西部雪线在上升 西部冰川在消融 西部草原在退化 西部荒漠在加剧 西部森林被乱伐乱砍 西部的植被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蹂躏 我曾在楼兰遗址站岗 守护在罗布泊身旁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不见水草和牛羊 而当年的楼兰 商贾驼铃响叮咚 丝绸之路好繁忙 楼兰后裔告诫我 别忘了 管住风沙 植树造林 保护草场 制止水荒 否则,你们也会家破人亡 我曾在黄河源头站岗 当年的雪山多么雄伟 多么漂亮 扎陵湖水美碧如蓝 鄂陵湖水清深似海 而今水面锐减 水源恐慌 更可怕的是 连接两湖的河流已干涸 偌大的玛多县竟没有一棵树 这是黄河源头的最后两湖水啊 莫非真的想要中华母亲河永远断流 彻底消亡 我曾在青藏高原站岗 那里还发源了长江、怒江 金沙江、雅鲁藏布江 喜马拉雅山的环境多迷人啊 珠穆朗玛峰的冰雪真漂亮 可是,这些年却眼睁睁地看到 冰雪在过多的溶化 森林在逐步的减少 天气变暖了 风雪量少了 风沙狂虐了 植被枯黄了 污染在加剧,河水在变质 请想一想 假如黄河不再有水 假如荒漠逼近东南沿海 那才是天崩地裂 国破家亡 这不是危言耸听 这不是哗众取宠 听一听大熊猫的哀鸣 成群的山鹰秃鹫哪里去了 恐惧的牦牛羊群在奋力抗争 上万种植物濒临灭亡 数千种动物将要绝种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植物是动物的生命 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的共同摇篮 善待地球 保护环境 珍惜动植物 人类才能得到永生 一个军人 站在东海之滨 不是杞人忧天 不是呓语说梦 只是多喝了几杯闷酒 在“酒劲”烧起来时 才呐喊几句 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 请到祖国西部去看看 今天不去 你会后悔一辈子 来年不去,你会留下永久的遗憾 有力的出力 有钱的出钱 没钱没力也可以出个主意 没有主意就像我一样呐喊 祖国东南西北中都是兄弟啊 各民族需要共同富裕 全中国需要大团圆 祖国西部 更需要科学文化 祖国西部 更需要人才、物资和金钱 祖国西部 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祖国西部 新中国振翅腾飞的摇篮 P3-1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飞天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于庆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31964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