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门神传说/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壮家为何不兴贴门神?陈仓女为何能斩得韩信?赵云是灯笼星转世投胎吗?魏征程咬金怎样成门神的?宋太祖为什么怕史官?穆桂英如何大摆迷魂阵的?和合二仙又有着怎样的动人传说?……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为你讲述民间关于门神的传说。

在被人民群众奉为门神的历史人物中,有的是忠心耿耿的忠臣,如岳飞;有的是勇猛杀敌的武将,如赵云;有的是出没杀场的巾帼英雄,穆桂英……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使他们在人们心中,有了同神一样的地位。在人民群众口碑当中流传着的这些人物,就是他们自己的代表。

内容推荐

辞旧迎新之际,家家户户贴门神祛灾祈福,这是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门神信仰习俗形成的年代久远,流传的地域广阔,至今被人们所传承。

门神人物众多,出身、经历各异,人们根据需求和门神各自的特点,将它们贴在不同的位置:武门神形神威猛,手握兵器,一般贴于临街大门,以御鬼怪及灾害入门;祈福门神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多贴于厅堂门上,以求招财进宝,多子多福。还有因传说而处于特殊位置的,如《西游记》中,魏征计斩小白龙后,为防小白龙骚扰唐太宗,由秦尉二将军守住前门,小白龙又伺机从后门而入,于是魏征被派去守后门,而成为后门神;孟良、焦赞因系强盗出身,后投杨家将抗辽成了英雄,因此,他们的像常被人们贴在牛棚、马厩和猪圈,保佑六畜兴旺。

在被人民群众奉为门神的历史人物中,有的是忠心耿耿的忠臣,有的是勇猛杀敌的武将,有的是出没杀场的巾帼英雄。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使他们在人们心中,有了同神一样的地位。在人民群众口碑当中流传着的这些人物,就是他们自己的代表。

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为你讲述民间关于门神的传说,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值得一读。

目录

第一辑 门神的来历/1

门神和桃符的来由/2

门神/6

门神学艺/9

供张仙打狗的传说/11

门神驱邪/12

周公和桃花女/15

门神有灵/20

麒麟送子/22

喜画/28

门神菩萨毒官兵/30

灶司和门神/32

壮家为何不兴贴门神(壮族)/34

高畈春节不贴门神/36

第二辑 钟馗的传说/39

钟馗杀鬼/40

门神爷的传说(满族)/46

第三辑 孙膑和庞涓的传说/49

无烟柴/50

孙膑改锄头/53

靴头鱼的故事/55

孙膑靴冢的传说/58

孙膑与黄牛/61

第四辑 韩信和萧何的传说/65

韩信得天书/66

手帕千军/69

韩信瓜/71

陈仓女斩韩信/74

萧何制律/77

萧何无斩律无严/83

第五辑 马武和姚期的传说/85

落草与马武/86

马武寨/88

姚期出山/91

第六辑 赵云的传说/95

赵云是灯笼星/96

智斗恶和尚/98

赵云拜师/101

第七辑 秦琼和尉迟恭的传说/105

门神打昏君/106

门神赶鬼/108

救公主/110

敬德与八封山/112

黑虎下界/1 14

第八辑 魏征的传说/119

魏征程咬金怎样成门神的/120

魏征智斩小白灰/123

魏征访妻/125.

对对儿请青天/127

第九辑 薛仁贵的降说/131

小万山石人与薛仁贵/132

薛仁贵招亲/135

白袍将军/138

第十辑 赵匡胤的传说/145

一文钱提醒英雄汉/146

赵匡胤救京酿/148

赵匡胤吃小豆腐/150

宋太祖怕史官/152

第十一辑 穆桂英的传说/155

穆桂英山/156

穆桂英聚沙为米/159

穆桂英大摆迷魂阵/162

第十二辑 孟良和焦赞的传说/171

孟良焦赞霸寨/172

孟良和焦赞投军/174

孟良坐与孟母址/178

第十三辑 岳飞的传说/181

欢潭/182

焦饭团/184

驻马铺/186

第十四辑 刘海的传说/189

刘海得宝/190

刘海戏金蟾/192

刘海移井/196

刘海帮工/198

第十五辑 和台二仙的传说/205

和合二仙/206

和合二仙造石灰/208

和合二仙传友情/210

后记/216

试读章节

    陈仓女斩韩信

汉高祖刘邦登基后,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爱才如命了。他整天为刘家的天下着想,不久就产生诛杀功臣的念头。最使他不得安宁的是兵马大元帅韩信。

“韩信足智多谋,是一代奇才。现在又掌握着兵权。如果他起兵谋反,我刘家的江山还不是让他给推倒了?我怎能把他留在身边呢?”从此刘邦就三宣韩信人未央。可是,宣来宣去杀不掉韩信,高祖心中还是不得安宁,心想:“这个三齐王韩信,我曾封他三不死,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我不死;并且还封过所有的兵器上若有‘信’字都杀不得韩信。这怎么办呢?”

他想来想去,让手下人假报南方有人起兵谋反,自己借机先夺了韩的帅印,亲自挂帅领兵去平叛。他临走时给萧何传了一道密旨。让他和吕后想办法在朝中除掉韩信。

刘邦到南方后,有一天萧何来到三齐王府给韩信传旨,说高祖爷有要事要和三齐王相商,要他快去。韩信说:“我主高皇不是领兵去到南方平乱去了吗?他咋又回来了?”萧何说:“万岁爷贵体欠安,又回来了。现在宣你到内宫去议事,大概就与这事有关。”韩信说:“为啥不去金殿上议事,而要到内宫去?”萧何说:“你是我主恩封的天齐、地齐、人齐的三齐王,是重要内臣,到内宫有啥不能去呢?如果是别的人,万岁当然要宣他上殿议事。你咋能和别的人相比呢?万岁现在龙体欠安,到不了大殿上,你就放心去内宫吧!”韩信听萧何说得有理,就和萧何去见高皇。到了内宫门口,萧何说:“万岁只宣你一人,现在你去,我就不进去了。”说罢,他就转身走了。

韩信进了内宫,不见高皇,就连叫几声:“我主高皇!”但仍听不见动静。他想:“是不是我主等得时间长了睡着了?”他走到龙床前把帷帐往开一揭,见吕后一人睡在床上。他想:“这下我可中了奸计了。”忙放下帷帐,准备往出退,但已经迟了。吕娘娘见韩信中了自己的计,一下从床上跳起骂道:“大胆韩信,竟敢私自闯入内宫!是否心想图谋不轨!快给我把这贼拿下!”这时早已安排好的武士,听见娘娘的号令,一拥而出,把个韩信捆了个结结实实。吕后就给韩信定了个“欺娘娘之罪”,要立即推出午门斩首。可是她一想:“高皇曾封他三齐王有三不死: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高皇不死。这怎么办呢?”就叫人用瞒天网把天遮住,用芦苇铺在地上,遮住地。然后对韩信说:“现在你喊高皇,如果高皇听见后答应了,你就可以活命;如果高皇不答应,我就非斩你的头不可。”韩信心想:“我为刘家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高皇不可能眼看着我蒙冤被斩吧?”随即他就高声喊道:“我主高皇,快来救臣一命!”但是喊了半天却连高皇的影子也不见。最后吕娘娘说:“你不要白费气力了。高皇早已去南征,今天你非死不可。”韩信心想:“看来我真的中了奸计,高皇是救不了我了。但是所有的兵器上都有韩信的‘信’字,你们还是杀不了我。”就说:“即是我主高皇不能救我,但高皇爷也曾封过:只要所有的兵器上都有我韩信的‘信’字,就不能用它来斩我。我看谁能把我斩首呢?”吕后心想:“我就不信没有斩你的人和兵器。”随即就大喊:“谁能斩韩信?”问了半天不见一个人应声。最后,内宫的一个小丫环说:“我能斩韩信!”韩信听了心想:“这么多的人都不能斩我韩信,这个黄毛丫头有何能耐敢来斩我?”就问:“你叫什么名字?”那丫环说:“我叫陈仓女。”韩信听了心想:“这陈仓女和我一无仇二无恨,为何要杀我?”想来想去猛然记起十二年前偷渡陈仓时,曾遇见一个老樵夫,向他打问了到汉王营的路后,怕他走漏风声,就杀死了他。眼前这陈仓女恐怕就是那陈樵夫之女。就问:“你今年多大岁数?”“十三岁。”韩信心想:“我渡陈仓杀陈樵夫一十二年,这丫头一十三岁,罢!罢!罢!是我的仇人到了。但不论是谁,都不能用有‘信’字的兵器杀我,我看你有何办法?”就说:“天下所有兵器都有我的‘信’字,我看你用啥杀我?”陈仓女笑了笑说:“天下所有兵器,都有你韩信的‘信’字,可我这把切面刀却刚好没有‘信’字,我就用它来杀你,难道还不行吗?”韩信没有办法,只好闭上眼睛长叹一声,让陈仓女把头割了下来。

这天正好是九月十三日,韩信被杀后接连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雪。黎民百姓念韩信死得可怜,都说:“天降鹅毛大雪是因为忠良的死而愁肠。”后来人们就编了这样一首歌谣来纪念韩信:

九月十三韩信丧,

天下鹅毛降浓霜。

百姓个个都乱嚷,

保国忠良无下场。

讲述者:褚成栋

搜集整理者:高忠雄 马海林 许昭禄 魏浩文 白素尤

流传地区:宁夏隆德

        P74-P76

序言

    序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 刘魁立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后记

辞旧迎新之际,家家户户贴门神祛灾祈福,这是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门神信仰习俗形成的年代久远,流传的地域广阔,至今被人们所传承。

门神人物众多,出身、经历各异,人们根据需求和门神各自的特点,将它们贴在不同的位置:武门神形神威猛,手握兵器,一般贴于临街大门,以御鬼怪及灾害入门;祈福门神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多贴于厅堂门上,以求招财进宝,多子多福。还有因传说而处于特殊位置的,如《西游记》中,魏征计斩小白龙后,为防小白龙骚扰唐太宗,由秦尉二将军守住前门,小白龙又伺机从后门而入,于是魏征被派去守后门,而成为后门神;孟良、焦赞因系强盗出身,后投杨家将抗辽成了英雄,因此,他们的像常被人们贴在牛棚、马厩和猪圈,保佑六畜兴旺。

在被人民群众奉为门神的历史人物中,有的是忠心耿耿的忠臣,有的是勇猛杀敌的武将,有的是出没杀场的巾帼英雄。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使他们在人们心中,有了同神一样的地位。在人民群众口碑当中流传着的这些人物,就是他们自己的代表。

门神的产生初期,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在它流传的漫长岁月中,也随着社会的文明而发生着变化。人们把自己所喜爱的人物和为未来美好生活所描绘的图画,当作门神,使其具有了现实意义。门神这一民俗信仰在民间广泛流传,长久不衰,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文化生活的普遍要求分不开的。当春节来临,人们张贴门神,以它生动的图案,鲜艳的色彩,装点门户,为节日增添了喜悦的气氛。同时,也是对过去一年中辛勤劳动及成果的回报和对来年更大收获的期望,它成为春节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门神传说/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晓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3793
开本 32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7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