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董永传说/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您一定熟悉黄梅调“夫妻双双把家还”吧?您知道董永是如何感动天女下凡的吗?您了解董永与七仙女凄美的爱情传说吗?开宗明义,这本书将解开您心中的谜团!

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在对大量董永传说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基础上,采用更多鲜活的民间因素,向大家展示一个更加立体、形象、完整的董永形象。全书语言浅显,通俗易懂,集故事性、趣味性与研究性于一体,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在对大量董永传说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基础上,采用更多鲜活的民间因素,向大家展示一个更加立体、形象、完整的董永形象。

相信看了本书后,读者所了解和感受的不仅仅是董永孝顺父母和与仙女真诚相爱的美好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是那生生不息、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中国文化!

目录

第一章 孝子的典范/1

第一节 董永其人/1

第二节 孝养父亲/12

第二章 神女助织/19

第一节 仙女现身/19

第二节 浪漫邂逅/23

第三章 伦理与爱情/35

第一节 官方线索/35

第二节 民间脉络/43

第四章 敦煌的神奇相遇/53

第一节 《董永变文》/53

第二节 变文解构/60

第五章 董永的家庭生活/77

第一节 宋代话本/77

第二节 话本解构/86

第六章 感人至深的戏曲传唱(上)/101

第一节 元代散套/101

第二节 明《织锦记》/106

第七章 感人至深的戏曲传唱(下)/121

第一节 地方戏曲/121

第二节 黄梅选段/136

第八章 娓娓动听的民间故事/145

试读章节

我们的董永,在汉代的时候,可不是一个爱情的代言人,他是一个标准孝子的典范。

他最早出现在东汉的武梁祠画像之中(约为公元147年到200年),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嘉祥县的武翟山。在武梁石室的第三石第二层右数第三幅画面之中,我们见到了董永和他的父亲。画面的中心是一位长者——董永的父亲,他坐在放有盛水小罐的辘车之上,左手拿着一根饰有鸠鸟的长杖,右手前指,似乎在指点董永耕作。董永父亲的右边是一棵大树,树身左倾向车。董永是个纯孝之人,他特意选择了一棵树荫浓密的大树,让父亲舒舒服服地看着自己种田。董永站在左侧,右手执农具,在耕作的时候好像还不太放心自己的老父亲,回首观望。这是非常感人的田间劳动场景,也许在现在广阔的田野上,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一幕,因为中国本来就具有孝养的传统。

这幅画上还有文字,在长者的上方有“永父”二字,而在董永的右边,有”董永千乘人也”六字。明确告诉大家,董永和他的父亲是千乘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博兴人了。

这幅画还有一些神奇之处。在董永的左上方居然有一头长鼻高昂的象,右上方飞舞着一只带有花纹的鸟。而董永父亲右边的树上,有一物攀爬在上面,看不出到底是什么,不过好像正在用力使树倾向辘车,好帮助董永照看父亲呢。

整个画面就是这样,充满着田间劳动的细节,又笼罩着一些神奇的色彩。

如果我们进入汉代平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理解或者同情孝子董永的。

汉代主要是乡村社会,那时候还没有具体的市民与农民的划分,董永一家就是那个时代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农产,他从事的产业是上层最提倡与重视的。在他的周围,有着不同的阶层:大家、中家、小家或是下户。当时人们把百万家产以上的称作大家、上家或者豪右,而4万以上家产的为中家,3万以下为小家或下户,当然,还有那些根本没有产业的奴隶。而董永生活艰辛,应该属于小家或下户。

下户们过着辛勤糊口、入不敷出的日子。他们与大家、中家的区别还在于,下户是没有被选举权的。

那时农民每年都负担着沉重的赋税,赋税中的田税是十五税一;人口税分算赋、口赋两类。除此之外还要缴户籍税,户籍税其实是人头税的一种重复,不论贫富,每户每年二百。这些制度有时也会有所更改,但不会有太大的、令人惊喜的变化。

除了赋税,董永还需服徭役,若不服徭役,必须缴纳免役钱,即当时所谓的走卒钱。在这些之外,买盐买铁、酤酒坐车等等,都是需要交税的。

董永同所有的农民一样,他们没有时间去想这些苛捐杂税是否合理。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辛勤劳作——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暑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寒冻。一年四季,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他们在大多数时间里,看到的是辽阔的田野与一起耕田的同伴,生活在与皇帝对立的“民”的世界中。与他们直接接触的是那些办理赋税、徭役、兵役等一切事务的乡官、里吏。另外,他们需要每年秋天去一次指定的地点接受户籍的调查。

董永与父亲曾经有过一段平静而愉快的生活,那就是后来武梁祠壁画中的一幕:董永推着他们很少家当之一的独轮车,父亲坐在车上,他们有说有笑地去田边劳作。那时的田边种着一些果树或是桑树,属于农民的副业。董永把独轮车推在树荫下,父亲可以远远地看着董永进行耕作。那时的齐鲁一带,还属于比较发达的地方,已经用上了铁制的农具,这使得耕耘变得更加方便。他们每天带的东西,除了农具之外,还有装水的瓦罐,一切都想得很周到。除此之外,最值得他们骄傲的东西,是那根装饰着鸠鸟的王杖,这可是天子特赐的,只有年至七十的长者才能得到。在调查户口的那一天,父亲被赐予了这根王杖,从此父亲天天都拿着它。看着自己的父亲,董永既高兴,又担忧。他从小丧母,是父亲把他拉扯大的,不像那些有钱人的孩子,他没有机会去乡里的学校读书。所以也没有正式读过《孝经》,但是他天性至孝,对他来说,孝敬父亲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乡里的三老或是身边的里吏总会有一些教导劝善的言语,而且,对于那些辛勤耕田、孝敬父母的,乡里还会发给匾额,以示褒奖,整个社会的风气正是如此。让董永担忧的是,虽然辛勤劳作,总也交不完那些赋税,更何况还要维持两人的生计。每年总有一些必需的花费毫无着落。父亲毕竟已经老了,以后的事想都不敢想,养老的钱不说,最致命的是那笔昂贵的丧葬费,当时重孝道的一个重要表现可是厚葬呀,也许暂时可以向高利贷借一些钱,但拿什么去还呢?

对于生活,董永与他周围的同伴有几种选择:或者苦苦维持、或者出外逃荒、或者沦为依附人口、或者去当奴隶,甚至索性揭竿起义。事实也确实如此,身边的许多人都已破产,他们有的离开了家乡,不知去往何方。P1-P5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董永传说/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郎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3588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3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7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