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节/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内容推荐

春节之于中国人,如同圣诞之于欧美人,都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春节的由来、春节的文化意义、春节习俗、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以及海外华人的春节习俗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千年第一节/1

 大年与春节的由来/3

 春节的文化意义/6

第二章 春节习俗漫话/11

 迎年习俗/11

 欢欢喜喜过大年/54

 拜年/101

 正月娱乐活动与祭祀活动/111

第三章 少数民族春节/155

 北方少数民族春节/157

 南方少数民族春节/170

第四章 海外华人春节/191

 亚洲华人春节/19 3

 欧美华人春节/196

重要参考文献/200

试读章节

大年与春节的由来

作为农历岁首新年的“春节”,在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以前的数千年中,岁首被称为新正、新岁、元日、元旦、正旦、三元日等,民间习惯称为“年”或“大年”。

岁首的祭祀与庆贺是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的民俗习惯,我们从《诗经·豳风·七月》中可见周朝人岁末在公堂上除旧迎新,“称觞举寿”的庆祝情形。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如史书所说:“官有朝贺,私有祭享。”在朝贺与祭享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增强与更新着各种家庭、社会关系。

辛亥革命以后为了改封建正朔,打破王朝纪年,在时间上与世界同步,于是推行西历,使用公元纪年。由于农历合乎农时,便于民生,因此在中国农历与公历并行,并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其实,春节本来并不指岁首,古代的春节为立春之节。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首节,它是迎春的节日。立春在传统社会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农业是民生的主业,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春天对于传统社会的民众来说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一年之际在于春”。古代帝王为了表示对天时的尊重,在立春到来之前的三天,即开始斋戒,“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礼记·月令》)。在基层社会有“鞭春”的习俗,鞭打土牛的仪式一般由地方官员主持,以显示政府对时间的把握及对农功的督导。

夏历是阴阳合历,人们在历法创始时就注意岁年与时令的配合,“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由于用闰月的方法,弥补了阴历年与太阳年的岁差,所以农历岁年与四时节序基本上是同步循环,就是说新的年度周期的开始,即新一轮季节循环的开端。这样,立春与岁首或前或后相差不过几天,新年适逢立春的时节比较少见,俗有“十年难逢初一春”之说。但立春与新年毕竟在同一时段,而民俗又重新年,所以人们在庆贺新年的同时喜迎新春。天时与人时即自然时序与人文时序交融,因此说现代的春节包括了近代以前的立春与岁首两大节日,而这两大节在民间很早就有了交融与勾连,所以用春节称谓新年可谓名正言顺、合情合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大节,除了汉族以外,还有诸多少数民族也过春节,如满族、蒙古族、鄂温克族、回族、土族、侗族、瑶族、壮族、白族等民族都有春节。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春节仪式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人们在享受着春节文化的同时也表演着民族的节日文化。民族文化正是在节日这一特定的时空设置中得到传承与弘扬。

P3-5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节/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放//许明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3557
开本 32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1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