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经
内容
编辑推荐

生活是碌碌而匆匆的,所幸有一壶好茶能让我静心坐下来,

仔细品尝茶中性味,仔细品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生和茶是一样的,有苦、有甜、有回味才是真正的好茶、好的人生。

本书是一本关于古代茶书著作的合集。涵概了自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以来的十余本古籍茶书,文白对照,原文+译文+注解的整体布局使得本书简约而不简单。它是每位善饮茶者之必备宝典。

本书包括的茶书有:《茶经》、《茶录》、《品茶要录》、《大观茶论》、《农书·茶》、《茶谱》、《茶》、《煮泉小品》、《茶疏》、《论茶品》、《续茶经》以及《茶说》等十多部作品。让读者更加了解古代饮茶之道,进而把握现代饮茶的乐趣,享受诗意化的生活。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关于古代茶书著作的合集,涵概了自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以来的十余本古籍茶书,文白对照,通俗易懂。本书简约而不简单,是每位善饮茶者之必备宝典。本书包括的茶书有:《茶经》、《茶录》、《品茶要录》、《大观茶论》、《农书·茶》、《茶谱》、《茶》、《煮泉小品》、《茶疏》、《论茶品》、《续茶经》以及《茶说》等。

目录

茶经

 一 茶之源

 二 茶之具

 三 茶之造

 四 茶之器

 五 茶之煮

 六 茶之饮

 七 茶之事

 八 茶之出

 九 茶之略

 十 茶之图

茶录

 序

 一 茶色

 二 茶香

 三 茶味

 四 藏茶

 五 炙茶

 六 碾茶

 七 罗茶

 八 候汤

 九 爝盏

 十 点茶

 十一 茶焙

 十二 茶笼

 十三 砧椎

 十四 茶钤

 十五 茶碾

 十六 茶罗

 十七 茶盏

 十八 茶匙

 十九 汤瓶

 后序

品茶要录

 总论

 一 采造过时

 二 白合盗叶

 三 入杂

 四 蒸不熟

 五 过熟

 六 焦釜

 七 压黄

 八 渍膏

 九 伤焙

 十 辨壑源沙溪

 后论

大观茶论

 综论

 一 地产

 二 天时

 三 采择

 四 蒸压

 五 制造

 六 鉴辨

 七 白茶

 八 罗碾

 九 茶盏

 十 茶筅

 十一 茶瓶

 十二 茶杓

 十三 茶水

 十四 点茶

 十五 茶味

 十六 茶香

 十七 茶色

 十八 藏焙

 十九 品名

 二十 外焙

农书·茶

 茶谱

 一 茶略

 二 茶品

 三 艺茶

 四 采茶

 五 藏茶

 六 花茶诸法

 七 煎茶四要

 八 点茶三要

 九 茶效

 释名

 集解

 一 气味

 二 主治

 三 发明

 四 附方

 五 气味

 六 主治

 七 附方

煮泉小品

 序

 引

 一 源泉

 二 石流

 三 清寒

 四 甘香

 五 宜茶

 六 灵水

 七 异泉

 八 江水

 九 井水

 绪谈

 后跋

茶疏

 一 产茶

 二 采摘

 三 炒茶

 四 中制法

 五 收藏

 六 置顿

 七 取用

 八 包裹

 九 日用顿置

论茶品

 综论

 一 采茶

 二 藏茶

 三 煎茶四要

 四 试茶三要

 五 茶效

 六 茶具十六器

 七 总贮茶器七具

续茶经

 凡例

 一 茶之源

 二 茶之具

 三 茶之造

 四 茶之器

 五 茶之煮

 六 茶之饮

 七 茶之事

 八 茶之出

 九 茶之略

 十 茶之图

茶说

 综论

 一 择器

 二 择茶

 三 择水

 四 煎法

 五 饮法

 余论

试读章节

三 发明

原文

王好古日:“茗茶气寒味苦,人手足厥阴经,治阴证。汤药内入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阳。大意相似《经》云:‘苦以泄之。’其体下行,所以能清头目。机日:‘头目不清,热熏上也。’以苦泄其热,则上清矣。且茶体清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利头目盖本诸此。”汪颖日:“一人好烧鹅炙□,日常不缺。人咸防其生痈疽,后卒不病。访知其人每夜必啜凉茶一碗,乃知茶能解炙□之毒也。”杨士瀛日:“姜茶治痢。姜助阳,茶助阴,并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热,调平阴阳,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良。生姜细切,与真茶等分,新水浓煎服之,苏东坡以此治文潞公有效。”

李时珍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沈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阉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妇妪受害更多。习俗移人,自不觉耳。况真茶既少,杂茶更多,其为患也,又可胜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时时咀啜不止,久而伤营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叹惋。晋干宝《搜神记》载,武官周时,病后啜茗一斛二升乃止,才减升合,便为不足。有客令更进五升,忽吐一物,状如牛脾而有口,浇之以茗,尽一斛二升,再浇五升,即溢出矣,人遂谓之斛茗瘕。嗜茶者观此,可以戒矣。陶隐居《茶录》言丹丘子、黄山君服茶轻身换骨,壶公《食忌》言苦茶久食羽化者,皆方士谬言误世者也。按唐补阙毋炅《茶序》云:“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获益则功归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乎。”又宋学士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人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因苦能坚定消蠹,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茗为酪奴,亦贱之也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蠹,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茗为酪奴,亦贱之也。时珍早年气盛,每饮新茗,必至数碗,轻汗发而肌骨清,颇觉痛快。中年胃气稍损,饮之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冷洞泄。放备述诸说,以警同好焉。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漏泄为阴之义,非其性能升也。

译文

王好古说:“茗茶气寒味苦,到手足厥阴经,能够治疗阴证。往汤药中加入茶,能够去除格拒在外的寒气,治疗潜伏在身体里阳盛的疾病。大致的意思跟《经》中所说的相似:‘苦可以泄火。’身体的火气下泄,所以头目就会清爽。机说:‘头目不清,是由于热气上熏所导致的。’用苦来泄热,头目就会清爽。而且茶叶本身很轻,采摘的时候,茶芽刚萌发出来,正赶上春升之气,味道虽然很苦但是气却很薄,是阴中之阳,可升可降,对头脑和眼睛有利也就在这里。”汪颖说:“有个人喜欢炙烤的烧鹅。每天都不能没有。人们都怕他会长痈疽,结果他却无疾而终。后来得知他每天晚上必定要喝一碗凉茶,人们这才知道茶叶能够解除体内的热炙之气。”杨士瀛说:“姜茶能够治疗痢疾。姜有助于阳,茶有助于阴,并且能够消除暑气,解除酒食里面的毒气。而且一寒一热,能够调和阴阳,无论赤白冷热,用了之后效果都好。将生姜切细,与真正的茶叶取同等的分量,用新水一起煎服,苏东坡用这个法子来治疗文潞公很有效果。”

李时珍说:茶叶的本性苦而寒,是阴中之阴,最能够降火气。火能够导致百病,火气消除之后人就清爽了。但是火有五种,还有虚与实的区别,如果是年轻肠胃健全的人,心肺和脾胃里面大多有火气,所以用茶最合适。趁温热的时候喝下去,火因为茶的寒气就能够下降,趁热喝的话茶叶就能借助火气而升散。又加上茶能够解除酒食里面的毒,使人的神思爽然,不会昏睡,这些都是茶的功劳。如果是虚寒血弱的人,长期饮茶,就会导致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能制水,精血亏损,就会出现痰多、腹胀、痿痹、黄瘦、呕吐、腹泻、肚子痛、疝气等疾病,这都是喝茶的害处。老百姓每天被茶所伤的非常多,而老妇人受到的坏处就更多了。只不过是因为习俗的缘故,人们自己没有警觉到而已。况且真正的茶叶本来就很少,杂茶却很多,茶的危害,说也说不过来啊!有的人嗜茶成癖,总是在不停地饮啜,时间长了就容易伤害到营血精气,血色不好,面色变得蜡黄憔悴,自己得了病却仍然不知道悔悟,实在是让人惋惜。晋朝的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武官周时,生病后喝了一斗二升的茶水,如果喝少一点的话,就觉得不够。有客人让他再喝五升茶水,他忽然吐出一个物体,形状如同牛脾一般,上面还有口,浇上一斗二升的茶水,再浇上五升茶水,才溢了出来,人们于是叫它作斛茗瘕。喜欢喝茶的人看到这些,可以戒掉了。陶隐居在《茶录》中说丹丘子、黄山君服用茶水之后觉得有如脱胎换骨一般,壶公在《食忌》中说长期喝苦茶能够羽化登仙,那些都是方士的谬传。按照唐朝的补阙毋炅在《茶序》中所说的:“消除体内滞留的东西和身上的疲劳,一天之内是有好处的。但是瘠气侵袭人的精气,累及终身才是大事。得到好处就归功于茶叶,被它所害却不去责怪它,这难道不是眼前的好处容易知道,而长远的灾祸却不容易见到吗?”还有,宋朝的学士苏轼在《茶说》中说:“茶能去除烦恼和油腻,世上固然不可以没有茶叶,然而它暗中害人却也不少。如果空肚子喝加了盐的茶水,水直接进入肾经,并使脾胃受凉收缩,跟引贼入室是同样一个道理。只有在饭后,用浓茶来漱口,既能去掉烦腻,又能让脾胃感觉不到。而且能够使牙齿更加坚固,这样便得到了喝茶真正的好处。”古代的人称茶叶为酪奴,这也说明并不看重它。时珍年轻气盛的时候,每次喝茶,都要喝很多碗,发出少量的汗水从而使肌骨清爽,觉得很痛快。到了中年胃气稍损,喝了之后就觉得有害处,不是胸闷作呕,就是腹冷洞泄。所以说这些,是为了告诫有同样爱好的人。另外浓茶能够使人吐,这是因为酸苦泄露成为阴气,并不是由于它的性能有所上升。  P102-10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陆羽
译者 卡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40486
开本 16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5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7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40:29